2024年,预期怎么变?钱又从哪里来?
2024/4/1 罗辑思维
12月5日,《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23-2024)》正式上线。这也是财富报告持续更新的第五年。从2019年开始,每个岁末年初,香帅老师都会在得到发布一份《中国财富报告》,专门回答大家关心的财富问题,比如:钱从哪里来?职业选择怎么做?房子怎么买?资产怎么配置?今天的内容,来自今年财富报告的第1讲,香帅老师主要分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2023的年度关键词:微利社会
微利社会下,未来的财富机会在哪里?以下是全文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
来源:得到课程《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23-2024)》
作者:香帅,著名金融学者
2023年的财富能力测试来啦,香帅老师邀请你一起来填问卷,这份财富能力测试,能帮你记录下2023年的财富轨迹,也能看到其他人对于新技术的反应。
完成后,你将得到自己今年的财富坐标信息,包含财富水平、抗风险能力、理财水平、风险偏好、抗AI冲击能力五大维度的分值和解读。
▽点击下图开始测试

你好,欢迎来到《香帅中国财富报告》,我是香帅。
01
关键词:微利社会
2023年中国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很多人觉得出人意料。10月份的时候,我把自己过去四年做的《香帅中国财富报告》系列和相关书稿重新读了一遍,这才发现,把每年的关键词连起来看,2019到2023年的演化路径是很清晰的。
每一年的关键词就是在当年所展现出来的未来趋势。比如说:
1.2019年的关键词是高垂之果。意思是经济增速开始放缓,随手可得的低垂之果已被采摘光了,剩下的是需要更多努力,爬到高处才能采摘的高垂之果。
2.2020年的关键词是K型分化。意思是过去几十年科技和金融的马太效应让社会趋向于中间层消失。而疫情冲击下,这个分化加速显现。
3.2021年的关键词是向南而生。强调的是中国经济重心在地理上将持续南移,而治理上将更加集中,所以未来的社会会更加强调规范、稳定、责任。
4.2022年的关键词叫岛链化。意思是全球化被“共识碎片化、有限连接、博弈大于合作”的岛链化取代。

这几个判断,已经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显性化。
顺着这几个关键词,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的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已经沧海桑田。所以某种意义上,“疫情”其实是个烟雾弹,让我们将很多在逐渐发生的变化进行了错误的归因。疫情是加速了一些变化,但它不是根本原因。
我想明白这事也是在2023年中,当时在“共潮生·香帅年度财富展望”中说过两句话:
1.当时代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基于历史的预期就成了包袱。
2.未来,应该以2023年为新的基准。
这个演讲之后很多人微信我,说这两句话把这两年感受到的困惑和纠结给捅破了,但是他们也都问,你说要以2023为新基准,那这个基准到底是什么?
这个基准就是,我给出的2023年关键词,微利社会。
你没有听错,微小的微,利润的利——微利社会。
其实定这个词的时候,我犹豫了几天,一方面确实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替代,另一方面这个词好处是真实,对于调整预期,校正行为会比较有用。毕竟我们这前后几代人都习惯的那种增长模式,商业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不把这种肌肉记忆摒除的话,最后反而可能吃亏。
但我心里的“微利社会”更多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而观念,其实是最终决定经济现象和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所以,观念如果发生结构性变化,对于原有的经济范式和商业模式可能意味着挑战,但同时也可能孕育新机会。02
微利社会 = 效用社会
我们先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微利社会,以及为什么我并不觉得这是个“悲观”的词语。
微利社会这个词包括经济含义和社会含义。
首先我们看“微利社会”的经济含义,这个含义也告诉了我们关于未来的合理预期应该在什么范畴。
微利的经济含义可以从放缓和分化两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个维度好理解。社会的平均投资回报是跟经济增速匹配的。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必然下行。中国经济从两位数的高增长转入低于5的中低速增长,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当然从“暴利”转向“微利”。
第二个维度则和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残酷现实密切相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伴随的是社会财富的K型分化,更准确地说,是头小身子大的K型分化。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人的财富、收入、回报率被极少数人“平均”了。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可能获得的利润其实低于社会的平均值的,所以更是微利。
之前我们也稍微推算过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速,在2019年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估算大概在4.5%-5%左右。但过去4年的变化,让我们要把这个数字调低。以较为平稳乐观的情形做判断,3%-4%可能算合理。
那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个体所能获得的回报率(增长率)会低于3%。而部分行业、部分资产的回报率可能会更低。
所以,预期从暴利、厚利转向微利,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调整的过程。2023年我的观察是,企业姿态已经调了很多—— 很多原来懒得做的项目,懒得花心血去拓展的小市场、小品类,都开始卷。
有次饭桌上一个企业家说,“现在蚊子肉也是肉”,当时哄堂大笑,但是也明显都心有戚戚焉。但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很多投资者尽管身体动了,心里没有动——还是想着“这是短期阶段性的,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但实际情形就是,整体上全社会的投资回报已经在下行的通道里。
另外一方面,“微利社会”并不代表“没有希望,或者说悲观的社会”。因为它的社会含义是从利润社会到效用社会,而效用这个词透露了未来机会在哪里。
其实经济学是一门讨论怎么在约束条件下实现效用最优化的学问。而效用Utility是什么?这个词很抽象,但大体上可以理解成“满足”。
作为正常人类,我们的满足(快乐)来自很多维度,包括财富、收入、兴趣、闲暇时间、爱、成就感,等等。对不对?收入和财富肯定是效用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但它的边际效用,其实是随着收入和财富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的。
但过去这些年,我们有意无意地把效用简化成了利润/财富,目标函数也从效用最大化直接变成了利润(财富)最大化。
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匮缺社会中,财富的重要性是压倒性的,毕竟吃不饱穿不暖很难谈到什么满足;另一方面,在高增长阶段,高利润的诱惑力和可得性也是压倒性的。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从匮缺社会发展到丰裕社会的高增长阶段,“财富、利润、利益”的最大化基本可以等同于效用最大化。
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两个逻辑同时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速放缓,即使“卷”也没有那么高的利润;同时社会也从匮缺进入丰裕,物质价值观逐渐转向后物质价值观,精神追求和多元化目标开始逐渐变得更为主流。
所以,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中国社会正在从一个单一目标的利润最大化社会,成为多元目标的效用最大化社会。03
未来机会就在“效用”中
听到这儿,你知道了在社会层面,“微利”可以理解为“效用最大化”取代“利润最大化”,我们就会发现,未来的机会其实也在这个转变里面。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讨论效用社会的过程中,我用了一句话,说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从物质价值观转向后物质价值观——其实今天中国经济中的短板、痛苦和机会都在这句话里面。
什么叫物质价值观?就是认为物质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好的,比如说高楼大厦、基础设施、制造业都是好的。
那什么是后物质价值观呢?就是觉得物质不是太大的问题,更重视那些非物质的感受,是否平等相处?是否重视我的意见?是否够酷?一句话,更重视自我价值的表达和表现。
很明显,我们区分一下代际就会发现很强的差异性,50后、60后是标准的物质价值观,70后、80后开始有变化,到90后逐渐转向后物质价值观,越往后的世代,后物质价值观越强。
这种代际价值观上的差异,就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从我们政策决策面来说,仍然是50后~70后担纲,所以物质价值观占主导;但是从市场角度看,消费和其他需求方的主力,已经逐渐转移到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三个世代已经占据了中国55%以上的人口,后物质价值观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数据来源: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需求端的后物质价值观和供给端的物质价值观中间,其实是有条鸿沟的。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经常说要提高民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大家要多听音乐会。这个大家都没有疑问,但在物质价值观下,就倾向花更多钱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大厅上。而后物质价值观下,就倾向于花更多钱在更好、更多元的乐队上。价值观决定了效用产生在不同的东西上。
所以,随着后物质价值观人群越来越占据社会主流,我们就可能会看见“好音乐厅过剩好乐队稀缺”的现象。你看,既是短板,也是机会。
这种鸿沟在公共服务上是最明显的,但在其他市场上也或多或少有影响。比如说商品消费市场就是存量博弈,卷性价比会变得越来越激烈,但服务和体验消费还有上升空间。
这样一看,2023年市场上发生的很多现象都可以得到解释,比如说旅游热、演唱会热,比如大家天天念叨的“情绪价值”等等。而这些地方的细微变化,可能就是未来商业是否能创造利润的分野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微利社会=效用社会”这个判断本身就是未来的机会所在。接下来的19讲课程,我也会花较大的篇幅来跟你一起讨论,价值观变化、技术变化,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机会,又让我们暴露在哪些风险之下。
好,简单总结这一讲的内容:
1.2023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微利社会”。微利社会意味着整个社会从暴利、厚利转向更低的利润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正从一个单一目标的利润最大化社会,成为多元目标的效用最大化社会。
2.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不同。它的背后是对物质不过度看重,但更重视自我实现的后物质价值观。中国50-60代物质价值观是主流,90-00后人群后物质价值观开始占主流。3.中国需求端的后物质价值观和供给端的物质价值观中间有条鸿沟,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部分消费市场上,而这些都是未来企业增长和个人职业的好机会。延伸阅读:
香帅:2024,财富机会在哪里?
《香帅中国财富报告(2023-2024)》正在更新中,欢迎你加入课程,和香帅老师共同开启一段“看十年、想三年、干一年”的新旅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收更多精彩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罗辑思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