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拆解:工艺缺陷变社交货币,万元“小布”如何拿捏精致中产?
2024/4/1 罗辑思维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健身、竞技需求,这届年轻人正在以不同原因入“坑”骑行。自行车,也正在由原先的代步工具,变成一项时尚休闲运动,并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货币”。在众多自行车品牌中,英国自行车品牌小布(BROMPTON),从去年起迅速在中产小资圈蹿红。在小红书上以“小布折叠车”为关键词搜索,多数博主并非分享骑行的专业体验,更多是骑着小布喝咖啡、街拍等日常内容。价格数万元的小布,宛如他们的一件“时尚单品”。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看看身价上万的小布,是如何破圈的。

     来源:得到头条

     作者:李南南

     最近开学季,出了个新鲜事儿。有位家在山东的同学,一路骑行,去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报到。全程将近1500公里,骑了整整一个月。差不多是从拿到通知书之后就出发,一直骑到了开学。

     网上对这个事,普遍比较佩服。但是,据说在骑行圈里,有些人的关注重点,不在这个人上,而在他骑的车上。也就是,这位同学骑的到底是一辆什么款式的自行车?有这个关注,并不奇怪。因为现在的骑行圈,在装备这个事上,太讲究了。讲究到什么程度?一辆号称是入门级的自行车,动不动几万块起。比如,有的自行车说自己是用碳纤维材料做的。再比如,有个自行车品牌叫闪电,把车子按照人的身高、腿长之类的指标,分了好多尺码,据说是能做到一人一车。你买了,你家里其他人都别想骑。在营销这件事上,自行车还是很懂得下功夫的。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话题,说说自行车品牌中的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这个车子全名叫Brompton,布朗顿,简称”小布“。小布主要做的是折叠自行车。它去年最火的时候,据说都具备投资属性了。你花一万五买一辆新车,转手到二手车市场上,就能卖一万七。还有人专门在那段时间,倒卖小布自行车。还有人买不到小布,最后只好买了小布的平替,国产的,价格大概是小布的三分之一。没错,小布居然有平替。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小布凭什么卖得这么贵?前段时间,一个商业媒体,叫金错刀做了分析。我看完之后有这么三个感受。首先,这里面肯定有营销的功劳。比如,小布一直对外宣传,自己的车有1200多个零件,出厂前要经过25名工人的手工焊接装配,而且三十年只坚持在伦敦生产。为了体现这个仪式感,他们还在每一辆车架上,印上了装配工人姓名的首字母。其次,这里面也有社交媒体的功劳。毕竟,一辆折叠自行车要一万多,这已经让这个车具备了社交名片的属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收入圈子。现在在小红书上搜索小布,有47万条笔记,是其他品牌的几倍。同时,小布还针对自拍的需求,推出了很多英伦风的配色设计,吸引了很多女孩子。目前。小布的用户里,有40%是女性。但是,这些都属于常规操作。我觉得小布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它懂得把劣势变成优势。小布的车子,说自己有1200多个零件,而且手工打造。这就意味着,它可能更容易出现小毛病。比如焊接工艺参差不齐,螺纹有公差,变速器精度偏低等等。而且小布的保养也比较繁琐,需要专门的技师手工调校之后,才能上路。这些事听着是不是挺麻烦?对于一辆自行车来说,这明摆着是缺点。但是,小布就想了个办法。你看,大家不是得来我店里做维修保养吗?既然来都来了,咱们索性交个朋友吧。结果,他们就在店里经常举办活动,动不动就搞个车主沙龙、车主瑜伽、车主冥想之类的,还会定期组织骑行。这么一步步操作下来,用户就越来越愿意去他们店里。用户的深度运营,这不就做起来了吗?一个产品,不怕技术上不完美,关键是看你在哪个层面上对待你的劣势。假如停留在技术层面,劣势就是问题,是待解决的麻烦。但是,假如换个角度,比如切换到人与人的社交层面,它也许就能变成一个新的机会。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品牌营销方法,欢迎你加入《跟华杉学品牌营销》,主理人华杉老师会用“原理+实战案例”的讲法,带你分析超级符号的原理、消费者特点、传播中的影响因素,给你一整套营销的心法,帮你打造自己的品牌。

     点击下图加入课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收更多精选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罗辑思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