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包子刺痛了亿万人的心:有多少父母,正在这样“毁灭”自己的孩子
2019/3/7 16:31:06 鹿苑精舍

    

     投稿邮箱:1722406600@qq.com

     特别提示: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有书(ID:youshucc)

     后台回复“书签”二字,每天都带给您满格的智慧和正能量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01

     最近,备受关注的第91届奥斯卡奖项名单揭晓,苦于华语电影获奖不多,中国影迷的期盼一年比一年更甚。

     然而在今年,情况出现了大改观,由华裔导演拍摄的动画短片《包宝宝》,喜摘最佳动画“小金人”奖。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这部时长不足8分钟的短片,没有一句对白,却让中国式亲子关系在网上引发热议。

     短片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一天,她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

     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悉心的照料,洗澡、喂食、逛街。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妈妈满是欣慰,也因孩子慢慢长大,妈妈的痛苦也随之来临。

     一天,“包子宝宝”想加入踢球的小伙伴,妈妈生怕他受伤,便阻止了他。

     回家路上,生气的他不再吃妈妈递来的面包,两人开始有了第一次分歧。

    

     渐渐地,不满被控制的“包子宝宝”,有了自己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被冷落的妈妈想挽回,可“包子宝宝”却视而不见,每天和朋友出去兜风。

     看着渐行渐远的儿子,妈妈非常气愤,认为儿子翅膀硬了,开始不听话了。

     终于有一天,“包子宝宝”回家了,母亲满心欢喜开了门,却迎来了他的新女朋友。

    

     更让她崩溃的是,“包子宝宝”是回来收拾东西,离开家。

     难以接受现实的母亲去阻拦,她不愿看到儿子不听话,更不愿儿子“逃出自己手掌心”。

     几次把儿子拉回来,但都无果,在“包子宝宝”再一次想要离开时,着急的母亲,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她一把攥住“包子宝宝”,张开大嘴,一口把儿子吃了下去。

    

     看到这惊人的一幕,我突然呆住了,脊背一直冒冷汗,这位母亲的“掌控欲”直接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视频传到网上,立刻引来了大批网友围观:

    

     很多网友都看哭了,直言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和短片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孩子们并没有被吃掉,但父母过分的掌控欲,也在无形中“吃掉了”孩子的人生。

     很多父母不解,为何自己的付出没养出感恩的孩子,反而给亲子关系带来困扰。

     其实是没有明白,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踏入社会,经历碰撞的过程中成长,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长大。

     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开手,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02

     还记得闹得沸沸扬扬的“台湾大学生孙安佐在美国被捕”的新闻么?

     新闻中的“嫌疑犯学生”,正是台湾影星狄莺的儿子。

     很多人好奇这个有钱的“星二代”,为何沦为制造恐慌的恐怖分子。

     但如果纵观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就会发现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狄莺参加综艺时,曾提及对儿子的教育,奇葩程度,惊诧旁人。

     她“规定”儿子上什么学校;“规定”考试的分数标准;“规定”儿子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规定”儿子18岁之后才能独自出门。

     除此之外,她还要求儿子吃饭必须吃到成人的量,儿子不愿意就盯着他吃,一天光盯他吃饭就长达七个小时。

    

     在外人看来,她的教育方式近乎变态,可她固执地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保护。

     当儿子抗议时,她还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地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啊。”

     被这样高压“保护”了20多年后,孙安佐独自一人到美国上学。

     孤僻的他很难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挫折和矛盾,便产生了枪击同学的恐怖想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很多父母以为的“爱”孩子,就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企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孩子规避可能遇见的风险,甚至安排他的终身。

     可孩子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正确的养育孩子,是让他们活出自己。

     03

     知名人生导师刘墉,有一双很有出息的儿女,但当被问及如何教育子女时,刘墉也坦言走过不少弯路。

     他说:

     “以前我对儿子,也是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发现这让他越来越叛逆。”

     有天刘墉问儿子刘轩:“你为什么这么叛逆?”

     刘轩的回答让他吃惊:

     “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的,我也不想听你的了,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

     听了儿子的话,刘墉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的教育画风是这样的:

     “儿子哈佛研究所念一半,突然说要休学去阿拉斯加,我说:‘想好你就去!’。

     女儿毕业后去往北京,连工作都没找到,居然说要留在北京,一待就是三年,我也毫无任何阻拦。”

     有人问他如此“放任自流”,就真的放心吗?

     他的回答是:“我确实不放心,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能飞,就让他飞吧!”

     身为父母,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会“撒开手”,还要学会把孩子“推出去”。

     高晓松在《如丧》中描述了和母亲的一次对话:

     我:“妈妈。”

     妈:“你在哪?干嘛呢?”

     我:“我在厦门,没钱回来,你借我一千块钱吧。”

     妈:“我的地理知识没出错的话,厦门有码头。”

     我:“是的。”

     妈:“我没记错的话,你20岁了。”

     我:“是的。”

     妈:“一个20岁的大小伙子会在码头活不下去吗?”

     我:“好吧,我懂了。”

     有人会说高晓松妈妈“绝情”,但相信她和刘墉一样,领会到的是: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变成参天大树也好,变成废柴也好,这都是孩子的自由选择。

     诗人于戈说: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孩子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学会,让孩子自我成长。

     04

     音乐家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说,她一直思考亲子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后来她终于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亲子关系,不是平等关系,而是前后关系: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让他们自主选择想做的事,想走的路,父母能做的只有慢慢的目送。

     有一位笔名为三秋树的母亲理解到了这点,可惜已到晚年。

     退休后的她,还照顾儿子和媳妇的起居生活。

     还为此搬到了儿子的小区,每天为儿子烧饭、洗衣、打扫卫生。

     当有一天,打不开儿子的家门,她才意识到是儿媳妇换了门锁。

     老伴安慰着他,带着她去了从未去过的大草原。

     驰骋在大草原上,她有着从未有过的欢快和愉悦。

     再次回到家,她终于告诉儿子和儿媳:准备和老伴过晚年生活了,再也不为他们的事操心了。

     听到这句话,儿子长舒了一口气。

     很多父母,自从有了孩子就变成了“孩奴”,生活重心全部围绕着孩子,替孩子安排一切,甚至包办一切,一直到孩子成人成家还不松手。

     这样的父母,眼睛只盯着孩子,也正因如此,孩子的一生都活在父母的压抑之下。

     北大才女赵婕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为人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父母对孩子的人生介入越深,孩子背负的精神压力就越大,自由也就更少。

     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会走得更远,并且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愿每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年幼时给他足够的爱,而当孩子渐渐长大了,一定要去践行那一场,得体的退出。

     作者:明月,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微信又?叒改版了~

     更新后很多小伙伴都说找不到我们,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鹿苑精舍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鹿苑精舍”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转发一篇智慧和正见的文章就是在践行法布施,它可能触动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从此朝着光明前行。感恩您的随手点赞和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当下自在】老师原创:

     当下自在雪域闭关之行视频

     当下自在答雪域修行者十问(上)

     当下自在答雪域修行者十问(下)

     当下自在解脱祈请文

     老实说,我们比脸上画满符号的原始人并不快乐多少!

     一个“乞丐”向世间寄出的......

     回归清净之心|你在寻找究竟的安全感还是仅仅想做一次心灵SPA?

     如何才算是把握好当下?

     如何利用习气来积蓄福德?|当下自在2019年1月北京行谈话纪要

     就问你敢不敢做一个这样的修行者

     对照一下,你是否已经身处地狱了?

     只需要这一个测试,就可以验证你是否虚伪!

     只要出了这个岛屿,人们就会出现烦恼和焦虑

     到底是什么成就和发展出来一个刚强的自我?

     难忘的《心经》:这是一次陌生的遇见,更是久别后的重逢

     五蕴:看清这一切的时候,所有射来的利剑都变成了鲜花。

     寻找菩萨(六)| 洞彻这个王国,从来没有什么可执着

     寻找菩萨(五) | 在海市蜃楼中觉醒,真理从来没有被生灭绑架过。

     寻找菩萨(四)| 在真理面前,世间的“空有”更像是一场惊险的过山车游戏

     寻找菩萨(三) | 五蕴可以是一场有趣的烟花表演

     寻找菩萨(二)| 融于光明是世界上最浪漫的追求

     寻找菩萨(一)| 在最后一缕烟火中了彻圣境

     来一场自由落体式的精神旅行!

     如果能在禅修中体验到“它”,你将对全世界的风景都不再好奇

     一封关于生死轮回的复信

     解脱从来不是幻想(二)

     解脱从来不是幻想(一)

     “当下”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无论你已经走了多远,都应该在时间中迅速觉醒

     看破这些障碍,转到实修的路上来

     当下自在:你在修行,还是在制作一支没有芯子的蜡烛?!

     当修行邂逅爱情终结篇 | 这是一个关于菩萨对啤酒看法的问题

     修行是一件走向自在的事情

     来自鹿苑精舍当下自在的新年祝福

     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成为一只寂静的狮子警醒而勇敢地前行

     鹿苑精舍赞叹梦参老法师,必证舍利成就

     佛菩萨有求必应为什么没有改善我的生活? | 自在问答录【0020期

     众生皆苦,人道该何去何从?| 自在问答录【0021期】

     如何对治习气?︱自在问答录022期

     最热门的10篇文章:

     十年前,一个德国弟子在殡仪馆扫骨灰的真实故事

     一个真实的寻子故事和一段不朽的报恩传奇:“是您救了我的孩子!3块钱,供养您三碗米粥,请您成全!”

     来自最老80后跨越半个中国的表白:最动人的爱是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慈悲相待。

     一个车祸现场四处发钱的“疯子”!

     宝贝,我就是这样爱你!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会一直这样爱你。

     她从天界来历劫,第一关就是毁容!

     她从天界来历劫,半夜“握刀”吓得小编魂飞魄散!

     她从天界来历劫,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她从天界来历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触目惊心!炮火下叙利亚孩子的“心跳”

     鹿苑原创学佛故事:

     几起真实的酒店惊魂事件,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酒店千万不要住……

     疯狂的报复:她把钉子活生生钉进蛇头剥皮烹食,从那以后可怕的事情接二连三……

     善有善报真实不虚:短短几个月,她就治好了折磨自己六年的抑郁症!

     不可思议!火灾幸存者亲口讲述文殊菩萨大无畏八字真言救他性命的神奇经历!

     孝感动天,这是前两天刚刚发生的事儿!

     2.7cm肿块一夜之间消失! 医生惊呼:还没手术,那么大的囊肿去哪了?

     9岁儿子意外溺水而死,10天后惨遭丈夫离婚,家破人亡的她孑然一身如何展开逆袭之路?

     一个被211高校录取的00后遭遇天眼神通后,竟道出他前世今生的重大秘密,我不是“凡人”!

     “你改行吧,不能再干了,要不会出大事!”她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恐怖果报....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我看到了“大士”行走在人间的足迹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角逐!就在持六字大明咒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震撼人心:她在夜间飞驰的高速上坚持抄经,竟感得天神双手合十!

     教你正知正见的修行:

     “观自在菩萨”,我有话要说!

     溶入法性地 即见大自在

     鹿苑精舍专题讨论:

     他受尽猜疑和中伤不愿苟且偷生悲愤自尽,而他却在遭受酷刑九死一生中重拾光明,同是名垂千古,你怎么看?

     向死而生终结篇|被一把茶壶击穿的真相,穿越生死的妙境,带你认知虚妄!

     向死而生|悲哀的不是怕死,恐惧来源于认知

     向死而生|那些死亡教我们的事儿

     向死而生|那些死亡教我们的事儿(续)

     向死而生|讨论篇:那些和死亡相关的见地

     向死而生—拿什么拥抱生命最后一个刹那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鹿苑精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