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狠」话不多的父母,什么样
2022/8/24 6:00:00 鲁稚的阳台

作者:橙子妈妈001来源:青春期手册(ID:youngerdreamer)鲁稚的阳台 编辑
01
有些父母看着温柔似水,波澜不惊,但实际很坚定。在云淡风轻中,孩子有边界、有规则、懂自律、有条不紊。这样的父母,人「狠」话不多。
有些父母每天气急败坏,无比挫败。说得越多,效果越差,任你怎般说,孩子我行我素。甚至不等你话说出口,他已自动塞上了耳朵。到最后,你恨不得连自己都想拎起来暴打一顿。
和君子之交淡若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感情深厚,基础牢靠的家庭,关系看上去没那么浓烈,没那么炙烈,当然,也没那么剧烈。
02
比如。
和孩子约定了8点出门。已经8点了,你发动着引擎的车,在门口呼呼冒着热气。左等右等他还不来,连热气里都夹杂着生气。
你真的很生气。总是不遵守时间,总是迟到,总是无尽的等待,你实在忍受不了了。除了依旧忍受着等待。
他终于上车了,你发火,朝他大吼,责备他没有契约精神,你火冒三丈,后座上悄无声息,你从后视镜里看到他闭目养神,外加塞着耳机。
你竟然朝一个路人猛按喇叭。他并没有闯红灯哎,他只是在左顾右盼。你同时怒吼,下次再迟到我再也不会送你了!
下一次,同样的场景同样发生着,仿佛在复刻着什么叫日复一日。
你依旧等待,依旧暴怒,依旧把他送到目的地。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03
故事还可以有另外一个版本。
你和孩子约定了8点出门,那个时间你可以开车送他。
但他没有来。你等过他一次、两次,他依然在第三次没有来。
那么,你可以开走你的车。
接下来的事,由孩子自己去解决。他自行前往他要去的地方,他自己想办法。以及他为接下来可能遇到的一切负责。
你不需要暴怒,也不需要叫嚣,更不需要就规则和他争个你死我活,你只需要客观陈述,平静表达。
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你的行动规律,以便让孩子能清晰看出,你说的,和你做的,是一致的,即你不是随便说说的,你的决心是坚定的。
说一言九鼎,有点严重,但是,孩子知道你说的是真的,不骗人,不心软,有决心,有原则。在原则面前不心软,在决心面前不骗人。
04
做到这一点,父母要忍得住。
忍得住什么呢?
1、忍得住时间的浪费
没有了最效率的方式,可能会浪费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快到达你期待的那个「地方」,时间无法被节约出来。但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也许才是最节约时间的方式。
2、忍得住可能的牺牲
比如他就是没有赶上车,没有赶上课,他没有完成一个活动,他甚至没有能参加一个考试,看起来好可惜,看上去还有些惨烈,但这是为了他在更重要的活动中显得靠谱,在更重要的考试上不犯低级错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还会丢了更多孩子。
3、忍得住自己的愤怒和咆哮
你吼破了天,也吼不醒一个不想改变的人。但凡用吼来解决的,疗效都不得持久。别气了,乖乖听话。对自己好一点。买护肝片的钱省下来能买件好看的裙子呢。
以及。
做到这一点,也不代表在其他方面父母对孩子冷酷无爱。就事论事,在这个事的原则上,坚守。该爱,你还得爱啊。该柔软,你还得柔软啊。你立体,你泾渭分明,你百折不挠。
05
孩子才不听你说了什么。他根本就没在意你在说什么,或者在意了,他转头就故意忘了,或者他没忘,但他就是不往脑子里去。
但他真真切切地看到和感受到你是怎么做的。
他也不愿意揣测你行动背后的意图。大部分孩子,都会把你的行动做直接的演绎——你愤怒,就是对我不满;你愤怒了,你还是送我去我要去的地方,虽然你唠叨了一路,说明你还能容忍我的行为呗。那我下次还这样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呗。
那些“原来我爸妈当时那样说真的是为我好啊”之类的感悟,大概最早也要等到他有一天当了爹,当了妈才能真的明白。如果你习惯了和孩子之间的猫捉老鼠,你痛恨却也有不想跳出局面的可能性,因为,这也许也是你的需要。
如果你对此感到厌倦,你也觉得真的有改变的必要,那么你需要狠下心来。
狠人,话都比较少。
做个人「狠」话不多的父母。
这句话不中听,中用。
费口舌解决不了的问题,用行动作为指挥棒。
让孩子知道规则在哪里。
坚定地执行那个规则。
也许,你过去的做法,已经让孩子习得了一些不恰当的反馈 ,从现在开始重塑。这也许比较难,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一点点小事做起,慢慢来。不着急。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他真的变得靠谱,有自己的内驱力。

▍往期回顾诺贝尔经济学奖夫妇的教育经:没有规则的孩子不会阳光
学会谈判,我们才理解什么是民主
中学毕业前培养孩子17个习惯,一所美国学校的家教启示录
从女儿每天阅读一小时,到10岁出版第一本书,她对于习惯培养的建议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milan-2126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鲁稚的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