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用体育为青春赋能
2022/9/15 6:00:00 鲁稚的阳台

    

     来源:体教联盟CSEA鲁稚的阳台 编辑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13.2%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网络游戏的过度投入对我国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负面影响。

     2020年,我国超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引发性格异化的现象呈增长趋势。游戏危害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共识,常常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指代。这一新型“毒品”却突飞猛进、发展壮大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01

     青少年影响触目惊心防沉迷难度不断加大

     游戏对学生影响较大是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影响到底有多大?

     四川省泸州市当地一所重点中学,主动设计问卷在全校学生中进行调查。班主任和家长督促全校2154名学生尽可能参与,共交回1929份问卷。

     问卷数据显示,两三天玩一次网络游戏的学生占比为26.23%,几乎每天玩网络游戏的占比为11.66%;每天玩游戏时长为1-2小时的占比53.91%,每天玩游戏时长超过5小时的占比达2.28%。《王者荣耀》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游戏,参与调查学生中经常玩《王者荣耀》的达47.59%。

     面对这一让人吃惊的数字,学校8年级12班的班主任刘老师直截了当地说:“学生接受调查时肯定有保留,实际情况远远比这个严重,班上60名学生完全不玩游戏的学生几乎没有,可控的有20人!”

     宏观数据更加触目惊心: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社交绑架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年底到2020年9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近2亿中小学生因上网课频繁接触手机和电脑,增加了接触网络游戏的机会。一些不良的网络平台和服务商,借机精心设计,使一些网课软件与游戏软件无缝切换,不仅下课后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游戏状态,而且在同学之间形成了攀比和竞赛。不打游戏的同学,很容易被其他同学孤立,或者失去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

    

     02

     过度使用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有双重负面影响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这些孩子有的厌学失眠、身体出现种种不适,有的沉迷网络世界逃避现实,有的甚至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网络既是富含信息的宝藏,也是混杂的垃圾场。

     未成年人分辨力较弱、自律性差,易被网络新鲜事物吸引;高度适配快节奏、碎片化的空闲场景,且动动手指就能和微信好友一起“开黑”,让《王者荣耀》获得了病毒式传播和无可复制的玩家粘性。“有同学曾经一天玩了8个小时王者。”

     03

     电子游戏,究竟如何吸引玩家增加“粘性”的?

     游戏是如何吸引玩家增加“粘性”,甚至激发心理弱点的?据一些游戏公司人士介绍,一些游戏公司聘用了大量专家专门研究玩家消费心理和心理弱点,用来设计提升游戏。

     《数据、社交绑架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指出,网络游戏的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参与其中的商家、厂家,必须想方设法在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设备和游戏的音乐、故事环节的设定、晋级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尽最大可能地抓住游戏玩家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专业化设计,尽可获取用户在时间、精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成年人如此,未成年人就更容易因为自己年龄、智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成为网络游戏算计、俘获和掌控的对象。

     04

     清醒点!远离电子游戏用体育为青春赋能

     根据权威数据机构统计,目前我国6-15岁青少年65%以上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移动端互联网和电子游戏上面,习惯性地忽略了户外体育运动。

     2019年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初中引体向上,全军覆没!我们在努力培养新时代的"东亚病夫"?》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在中考体育和体教融合政策被大力推行的当下,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依然触目惊心。

     究其根本,我国体育教育的应试痕迹依然非常明显。大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会因为应试而强迫学生完成定向运动,往往忽略了青少年体育终生爱好的培养。多项科学实验数据和经验显示,在青少年文化课学习之余,体育运动不仅能改善孩子们的体质,更能改变他们的内在品格和心理健康。相较于只需坐着纹丝不动的电子游戏,体育运动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尤其竞技体育所拥有的挫折-奋斗-成功-再挫折-再崛起过程,能让青少年对于自身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可以改变人的内心,克服社恐和抑郁等症结,让人变得更加自信,并证明自己可以为了某个既定目标变得更好。

     体育和教育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唯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高效的学习。

     最后提醒父母和孩子们,体育考前突击训练固然有效,但是体育教育的深远影响却是终生的。体育的作用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青少年体质,更重要是它对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磨炼。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体育就是玩,不该被扭曲成一种技能教育;体育远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更重要

     始于体育、赢在体育的美国教育,培养出了怎样的孩子?

     亲历芬兰小学运动会:不搞排场和名次,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体育教育

     笑到抽筋!当代体育差生图鉴,仿佛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milan-2126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鲁稚的阳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