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压一间,不压一山”,说得有没有道理?山和间分别指什么
2022/12/18 23:16:00 逸风资讯

     广袤的天地间,总有一处地方是你最眷恋的地方。那就是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是那么亲切。每当步入自己的小窝,扑面而来的是温馨,迎接你的是幸福。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咿呀学语的宝宝投怀送抱,温柔贤惠的妻子端上桌的热腾腾的饭菜。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能令你有深深的满足感。

     承载这个小家的就是房子。有了房子,家的归属感就显得尤为强烈。家具摆放的井井有条,室内卫生收拾的干净整洁,这一切的一切都能显示出人们对生活态度。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住进了城区的高楼大厦。可在以前,人们建的都是以庭院式房屋为主。正房三间或者五间,以单数为最佳。正房左右两侧再建有东西厢房,厢房都是以双数为宜。这都是受到中国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庭院的格局讲究方方正正,左右对称。中国建房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就如有一条俗语这样说:宁压一间,不压一山。在这句俗语当中,间和山分别代表是什么?这句俗语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宁压一间,不压一山。

    

     在这句俗语当中,间,说的就是一间房。而山,说的可不是大家经常理解的“大山”。而是指的是“山墙”。相信很多居住在农村的朋友,对于“山墙”这个词并不陌生。山墙就是我们的房子的短轴方向的墙。之所以称之为“山墙”,就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建房时都有起脊,故此在房屋左右两侧的墙的顶端和房屋前后屋顶形成一个三角形。类似我们的象形文字“山”,故此称之为“山墙”。山墙有:内山墙,外山墙,排山墙等等。而在这句俗语当中的“山”,说的是“外山墙”。

    

     也许大家会迷惑了,在这句俗语当中的“压”,说的又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建筑学中的名词。在这句俗语当中,可以理解成“遮挡”。为什么这样说?

     在中国传统的建房习俗当中,规矩是非常多的。正房要高于左右厢房,这体现的是君臣尊卑之义。东厢房要高于西厢房。有一句俗语“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抬头望”,说的就是东厢房要高于西厢房。同时还有一句俗语“有正无厢,家内子媳空”。古人建房时讲究庭院要“方方正正,左右对称,前后有序,错落有致”。不可杂乱无章。

     在古人的建房理念当中。厢房建在什么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正房的雨水不要正好滴落在厢房屋顶之上,否则就为滴泪屋。这也就是在说,正房和厢房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可以为了节约空间,厢房挨正房太近。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俗语,说的是另一种空间距离。我们以坐北朝南的正房为例,当我们步入庭院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东西配房正好遮住正房的一间房子。这就是宁可压一间。有的人家,在建配房时,为了保证庭院的宽敞,故意把配房位置向后挪一些。这样,庭院宽敞了,也不遮挡正房的阳光。在我们的认知当中,这不是刚刚好吗?既腾出了空间,又有益于房屋的防寒保暖。可古人却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配房的位置要压住正房一间房的位置。不可以让正房的门窗正对配房的墙角。就比如为了扩展庭院的空间,硬生生的把配房的位置建在只遮住正房山墙的位置。古人就认为,配房的墙角正对着正房的门窗是不吉利的。同时,这样的建筑布局,古人认为不收气,容易漏财。

     宁压一间,不压一山。讲的就是建造配房的选址问题。宁压一间虽然会遮挡住正房一间的阳光,但是,相对于漏财和不吉利而言,遮挡住一间房的阳光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逸风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