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 处于牢笼之中,决不能忘记“希望”
2023/4/10 童年创伤

    

    【教育箴言】

     @王人平

     人很多时候无法选择自己的境遇,但至少可以选择自己面对此种境遇的态度和方式。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弗兰克尔认为,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处于牢笼之中,一个人不得不做出某种妥协,忍受某种屈辱,但心中绝不能忘记“希望”,否则很容易被“体制化”,从开始对牢笼的憎恨和诅咒,到逐渐的适应它,到最后习惯于依赖它,离不开它,乃至变成它的一部分。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为什么要把自己反锁在监狱图书馆的播音室里,用喇叭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因为他不仅自己心怀希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还想把这份“希望”和“美好”传播给更多的人。

     人很多时候无法选择自己的境遇,但至少可以选择自己面对此种境遇的态度和方式。正如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所写: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王人平

    

    

     扫码关注

     请大家做一件事,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慢慢的收不到推送。

     请将“童年创伤”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拜托了!

    

    今日分享 | 亲人之间是合作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今日分享 | “偷窃”也有它本身的意义

     今日分享 | 孩子的“恶”

     今日分享 | 要强调“爱”,而不是义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童年创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