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世面的人,一点破事就发朋友圈”
2020/11/5 12:04:00 MBA智库

    

    

    文/谈心社 编辑/MBA智库琉琉

    

    

     因为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MBA智库的文章,请伙伴们读完记得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这样每次更新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哦!

     生活总有遗漏,“在看”一下就不会轻易错过!

    

     秀恩爱、晒娃、炫升职。

     朋友圈里,谁都是人生赢家。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该不该克制在朋友圈秀晒炫?

     姜思达说,朋友圈的这种行为很“low”。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看到朋友圈里的一波波“狗粮”、新手妈妈的无限“炫娃”心生反感。

     可到了自己,有什么想要发朋友圈“秀”的事情,还要纠结半天文案。

     担心自己变成那个朋友圈里“被反感”的人。

     毕竟,在很多人心里,只有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一点“破事”就发朋友圈炫耀。

     1

     那群朋友圈被反感的人

     “微信朋友圈中,有哪些行为或做法显得特别low?”

     知乎上这个问题有超过3万人关注,64万次浏览,将近7千条回答。

     聊起“最讨厌朋友圈什么样的行为”,似乎都可以吐槽个三天三夜。

     总有些人,仿佛在朋友圈里安了家。

     化了个妆,要在朋友圈发张自拍;

     没有化妆,滤镜、美颜、修图一气呵成,还要配上一段感性的文字;

    

     去看电影,朋友圈里必须晒个票根;

     去图书馆,先拍一张书的封面,再拍一张内页,最后加个定位;

     出去旅行,自拍、他拍、九宫格风景照连续不断刷屏,还要配上定位和五星级酒店内景,频率之高,让人足不出户就能走遍每一处角落,看遍所有风景;

    

     男朋友送了礼物,不仅要晒礼物,还要再晒一张手牵手、肩并肩合照,尺度大点的来一张接吻照。

    

     看过朋友圈,能完整还原他们恋爱的全过程。

     结了婚的就晒老公给自己发红包的微信聊天截图,以及具体的金额数目;

     已经有了孩子的,开启疯狂的刷屏模式,化身“晒娃狂魔”。

    

     这些朋友圈下,表面风平浪静,背后“暗流涌动”。

     我听过不少对这种行为的鄙视:

     心灵鸡汤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晒包、晒车、晒美食、晒旅行是虚荣拜金;

     比起微商,更想拉黑一个每天撒狗粮的人。

     在朋友圈“秀晒炫”,真的就那么十恶不赦吗?

     其实未必。

     2

     别忽略“秀”的背后

     蔡康永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身边的明星朋友,长得再美若天仙,也很少在朋友圈发自拍,反而是普通人,发的比较多。

     怎么解释?

     明星可以拍杂志、电影、MV,行踪也有媒体跟踪报道。

     他们已经被充分关注,有“被展现”的安全感。

     到了普通人这里,这份关注、这份机会,就只剩朋友圈。

    

     现代的人,太喜欢在人前藏起情绪:无论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

     那些悲伤,可能在某次大哭、某次彻夜长谈中被消化掉。

     那些快乐呢,其实也需要一个出口。

     考研党晒出自己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是在自习室埋头苦干了大半年的结果;

     双11剁手党们买的大牌护肤品的“都市丽人”,在公司加班熬过了无数个通宵。

     你没办法否认,这份结果对发朋友圈的人的意义。

     看到过一个学姐的故事:

     学姐很优秀,经常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动态。

     晒工作上的培训照,晒儿子蹒跚学步的可爱样,晒一家三口的出游照。

     年纪轻轻,活成了同龄人羡慕的模样。

     工作上,毕业之后考入了事业单位,做事认真靠谱深受到领导重视;

     感情上,和大学时帅气的男友相恋,水到渠成地嫁给了爱情;生了一个肉嘟嘟爱笑的儿子。

     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很是幸运。

     在风光的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心酸努力。

     上班、在职读研、带娃,学姐一个人同时做好了三件事情。

     经常无休息时间,忙着工作和作业,奔赴于单位与学校。

     工作上的忙碌,学业上的压力,以及初为人母的不适,最开始的那段时间也曾经苦闷抑郁过。

     但也只能靠自己调整心态,经常在孩子睡着之后才有空看书复习。

    

     你必须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 网友朋友圈

     《唐人街探案》里,王宝强说过一段话:

     人家以为你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其实牙掉了咽肚子里,苦只有自己知道。

     生活开心有回报时愿意秀晒炫,但是困难只能自己扛过去。

     很多人认为留学生的日子很滋润,去国外吃喝游玩顺利拿毕业证回国。

     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

     因为生性不安分、爱看各种风景,会在朋友圈po英国周边国家的游玩照。

    

     但是回想自己留学的这一年,更多的是在写论文的DDL中度过。

     和同学微信语音通话的时候,“别问,问就是在写论文。”

     写不完的论文,回来之后发际线上移就是论文的摧残。

    

     网友说,那些朋友圈中的周边风景照,是对自己写完论文的精神安慰。

     很多人看到了朋友圈里的体面,却不知道这些风光,也可能是无数个夜晚不停奋战换来的成果。

     风光是真的风光,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3

     包容一下普通人的虚荣心吧

     你以为秀晒炫只在朋友圈里吗?

     不是的,哪里都有。

     结婚了发请帖、办喜宴,算不算秀?

     得了奖,参加颁奖典礼,算不算炫?

     算,都算。

     陪跑多年终于获得小金人的小李子向大家诉说喜讯,你会祝福他苦尽甘来,恭喜他终于得偿所愿。

     李荣浩杨丞琳结婚,大家纷纷恭喜,祝百年好合。

     女星生子,大家也是祝福声一片。

     明星们的“神仙爱情”、“神仙事业” 让人羡慕和祝福。

     我们很少觉得他们矫情虚荣。

     为什么?

     因为距离太远。

     对普通人的“小确幸”秀晒炫的不屑,究其原因,是因为那可能是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高度。

     可是,那些看上去轻而易举“小城故事”、“小镇爱情”,就不值得祝福了么?

     不是的。

     “今天我找到了下辈子要相守的人,她很平凡,但我还是想要向全世界宣告‘我爱她。’”

     “今天我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不多,但足够吃一顿我惦记很久的火锅,可以肆无顾忌地,多点一份肉。”

     “今天是我第一次尝试化妆,手抖了好几次,还好,最后成果还不错。”

     终其一生,我们可能必须接受自己的平凡、身边人的普通。

     我们可能必须接受,某些人轻而易举达到的高度,我们必须奋斗很久才能够得着。

     《疯狂的石头》里,黄渤饰演的一个农村来的憨贼——黑皮。

     穿着土气的衣服、留着稍长的头发,一身的气质都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在车上,他做了一个动作——甩头发。

     带着一丝高傲地、潇洒地,已经在这个城市泰然处之的那种态度。

    

     影帝就是影帝 / 《疯狂的石头》

     实际上呢?

     他害怕、自卑又窘迫。

     正印证了那句话:越缺什么,越要炫耀什么。

     那些拼命想要留住的的自尊、那些能体现自己稍微融入这个城市的证据。

     那些珍贵的、短暂的快乐和仪式感,哪怕是平淡生活里中了10块钱彩票的一点点运气。

     正是因为“缺”,所以才显得宝贵。

     也许在你眼中,看到有的人发秀晒炫的朋友圈,就像看到黄渤这样的“丑角”进城:

     没见过什么世面、又有点自以为是的,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动作。

     可是啊,平凡如你我,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和自尊心。

     希望体面、渴望认同。

     我是真的没有那么“精致”和“优秀”,所以只要有一点点,我也是真的想晒一晒。

     说到底,这样无伤大雅的虚荣心,其实没什么好坏对错。

     但乐意包容这样无伤大雅的虚荣心,是你我的善良。

     你可以选择反感、讨厌,觉得我虚荣又没见过世面。

     你可以从不捧场,甚至屏蔽、拉黑。

     可是,如果你愿意给一点赞同和肯定,我也一直会把这份善意和包容记在心里。

     “这世上每个人都辛苦且不易,每个人心口都流血,善良便是用来使它们结痂的尤物。”

     -THE END-

     ● 作者:谈心社。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MBA智库好文精选:

     ●“自杀式”社交,从热心肠开始

     ●知乎高赞:“哪种思维,你要越早戒掉越好?”

     ●辞职3天,我收到公司给的60万枚硬币:毁掉一家企业,就让它对员工百般刁难

     ●《夺冠》上映,“铁榔头”郎平的3次人生抉择:一个人的边界感,决定了他的高度

    

    左手点赞,右手在看,你最好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