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县城退烧药攻略”冲上热搜:他们的哭声,被忽略了…
2022/12/17 12:08:00 MBA智库

    

    

    文/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有句话说的好:大难临头,众生百相。

     这几天,随着疫情防控的开放,身边阳了的人越来越多。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于是大家都在积极的开展“自救”。

     很多“科普博主”,针对新冠每个阶段,推荐十几种药物,引得民众大量哄抢。

     许多人不是一盒一盒买,而是一桌一桌的囤。

    

     一片抢购声中,药店里但凡和新冠有一点关系的药品,通通都断货。

     有人在家里囤了一桌子的药。还没感染新冠,就拼命吃药预防,结果把自己吃进了ICU。

    

     有人因为手里的药太多,混吃、乱吃,以为能加强药效,结果把自己吃成了肝衰竭。

    

     当然,囤药的人多了,也自然就有很多人焦头烂额买不到药。

     于是,“异地网购药品攻略”被刷上了热搜。

     这两天,有博主做攻略指导大家,将美团等软件定位改到广西、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的县城乡镇里去抢药,下单让骑手去药店取货,然后通过快递运输到自己手里。

    

     这一下掀起了热潮。

     很多人抢购成功后,都主动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诀”,教别人去抢,搜索还有哪些地方有货,指导大家如何绕过限购:

    

     一时间,这似乎成了流量密码,但也引起了众人的愤怒。

     有当地人说自己想买药,结果什么都没了,抱怨一句还要被骂是小气。

    

     有骑手怒斥她们:你把别人城市的药买光了,让当地人怎么办?

     拒绝送货之后,她们威胁要举报骑手。

    

     自己买也算了,还要自作聪明的发出来显摆赚一波流量钱。

     被怒斥后还冷冰冰的回了一句:有本事别开美团啊!

    

     看下来一声哀叹。

     确实,买不到药着实让人焦虑。异地薅药的做法虽然争议颇多,但也合理合法、无可挑剔。

     但看看那些被薅的地方的真实现状,不免有些唏嘘。

     百色、灵山……这都是偏远地区,落后小镇,信息闭塞。

     年轻人基本都是外出打工,留在当地的大多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孩子,他们都是新冠容易重症的人群。

     他们很多人,甚至连手机都不会玩,网都不会上,都是生病了才会去线下药店买药。

     可等他们去了药店却发现,他们的救命药都被百公里外的大城市“精英们”早早买光了。

     不仅买不到,还要被骂上一句:“谁叫你手速太慢?”

     这一切未免太过冷漠。

     生病的人没药吃,健康的人在囤货。现在囤药仿佛成为了一种炫耀的资本。

     但他们不是输在穷,而是输在信息差。

     他们没有错,他们也有看病吃药活着的权利。

     想想那些留守的老人孩子,生病后满眼的无助,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危难时刻,最显人性。

     利己,是人的本性,如果不损人,那也无可厚非。

     但有些人,真是把精致利己的冷漠,展现得淋漓尽致。

     2

     最近,我们的视线都聚焦在北京、河北、广州等大城市的疫情上。

     可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

     所有人都要预见一个现实:

     如果80%的人都必将感染,那接下来最应该担忧的,不是那些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水平发达的大城市。而是那些医疗水平落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以及留守老人与儿童群体。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了一位乡村新冠患者的就诊实录。

     她所就诊的神垕镇中心卫生院,一共只有职工85人,其中执业医师只有18人,护理人员20名,床位只有99张。但是,神垕镇常住人口有7.3万……

     神垕镇只是上千个城镇的缩影罢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很多县城乡镇,只有一个卫生所,一两个医生,十几张病床,只能医治一些常见小病,连医疗诊断的机器设备都没有。

     最近的正规医院,可能就要花上一个小时的车程。甚至,很多县城,连个三甲医院也没有。

    

     相比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已经是天上地下。

     而如今,他们还要被大城市的人抢药。

     要知道县城不但医疗资源逊于城市,药店数量也是远远不够,存货稀少。

     而很多地方因为交通、海拔等等原因,一轮补货可能就需要花上很长时间。

     可这里还生活着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小孩。这些人没有你的洞察力,没有人帮他们提前预备,但他们也会感染,也会重症。

     他们是最需要被保护的脆弱群体,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应对疾病全靠家门口的药房。

     可如今,他们就这样被冷漠的“偷家”了。

    

     如果只是一两盒救急也就罢了,如今这种信息差已经被玩成了生意。

     已经有黄牛将魔抓伸向这些地方,成箱成箱的购药后高价转卖。

    

     而当抢药被一些人当成炫耀,做成攻略在网络发酵,那还只是一个个体行为吗?

     看看如今那些被“聪明”的博主选中的城市,药品被哄抢一空的现状,就能知道答案。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看它对弱者的态度。

     灾难有时就像一面镜子,将一些人的自私和高傲都暴露出来。

     面对灾难,囤积居奇、抬高物价,谋求私利。

     这已不再是单纯的抢走别人的药,这更是在剥夺那些老弱群体的“生命权”。

     3

     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是会涌现出大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那些远程薅药的人,其实自己何尝又不是别人案板上的鱼肉?

     如今许多药店为了赚钱,买药就像买奢侈品,需要“配货”。

     一个药品的大礼包,竟然售价高达888元。

     一盒原本20多的连花清瘟,现在单盒售价高达百元。

    

     抗原检测盒,也从5块钱炒到50多元,还有一堆人正在倒卖:

    

     一场疫情,让人看清了人间众生相。

     有人舍己为人、不计回报,不论生死。

     有人把灾难当作是时代红利,冷漠无情、精致利己、大发国难财。

     很多人赚了钱,却也失了良心。

     但最终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稳得住,就不会让有心人有可趁之机。

     抗疫是一场“持久战”。

     一场没有针对性药物,而是靠我们的免疫力和精神力才能打赢的持久战。

     我们最大的难点,不是如何抢夺资源,而是如何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现如今,药已经不是在治新冠,而是在治人们心中的焦虑。

     但其实新冠的病程基本一周,高烧吃药也基本三天左右。一盒布洛芬足以支撑三次阳性病程。

     专家们也不止一次的劝诫大家:相同类型药品无需重复购买,叠加使用甚至会导致致命危险。

     所以适当备药是理性,但囤药真的大可不必。

     当你大量囤药囤到过期,或许就让一个人辗转好几家店卖不到一盒。

     而那一盒药,之于某个人,可能就是救命。

     灾难面前要求人人大义本不现实。

     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希望大家能回归理性,怀有温情,学会共情。

     不跟风囤物资,按照指南按需购买,对发国难财零容忍。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科学防疫,理性生活。

     把药留给真正需要的人,用善意温暖人间。

     这是一场所有人都要面对的灾难,更应该携起手来,渡过难关。

     -THE END-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MBA智库好文精选:

     ●领导为什么讨厌准点下班的人?(干货)

     ●“高考700分和700万,选哪个?”你活得这么努力,是为了更多选择的权利●用5%的努力,去撬动95%的事情:原来这才是“有效努力” !(深度好文)●李诞给员工“画大饼”,这次打工人不干了:别拿你的前途,去赌老板的情怀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