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确认,不幸离世,非正常死亡
2024/4/1 MBA智库

    

    

     文/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最近,看到的一个让人十分悲痛的事情。

     河南平顶山一所学校的大三学生李昊,在连续五晚通宵后,再也没有醒来。

     连续五天的爆肝儿。

     不是为了放纵,不是因为娱乐。

     而是他刚刚找到的一份实习的工作。

    

     10月14号,李昊加入了郑州一家直播公司,成了一个游戏主播。

     底薪保底3000块。

     协议,每个月直播时长不得少于240小时。

     最开始,李昊每天在白天进行直播。

     11月5号之后,突然开始在晚上直播。

     直到11月10号,又一次在公司通宵直播近9小时后,他回到了出租屋休息。

     在睡梦中突然呼吸急促,室友发现情况,已经叫不醒他。

     120赶到,也未能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

     警方确认,属于非正常死亡,死因为“猝死”。

    

     一个那么年轻的生命,一个还未来得及真正开启的人生,就这样倒在了连续高压的工作之上。

     一个月前,父母收到的,还是儿子找到实习的好消息。

     一个月后,却已是阴阳相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痛。

     这几天,引起关注的还有另一起事件。

     广东佛山,一个35岁的男子,从车间出来4分钟后。

     去吃饭的路上,突然吐血而亡。

    

     同样是猝死,同样那样猝不及防。

     不一样的是。

     出勤记录上显示,在倒下前,他已经连上了23天的班。

     每天早上7点打卡,每天晚上7点才回家。

     这个事发8月的悲剧,到现在却仍未能终结。

     因为男子的死亡,未予认定工伤。

     因为,“不在工作岗位,不是工作时间”。

     可悲,可叹。

     一个20岁的生命走了,换来的是5000元的抚慰金。

     一个35岁的生命没了,等来的是怎样证明自己的工伤?

     除了寒心,除了惋惜,也再一次给所有人警醒:

     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我们以命相博,甚至拿命去换。

     2

     以前总感觉死亡离自己很远。

     也以为,疾病只会降临在别人的头上。

     可一次次世事无常面前,才感叹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哪个会先来。

     只是打开微博,输入“猝死”二字。

     显示的悲痛离别,已经太多太多。

     33岁的小李,是安徽滁州一家房产公司的销售主管。

     同事眼中,他为人正直善良,业务能力也强。

     每个人都觉得他未来可期。

     没有人预料到他会突然再没有未来。

     今年8月的一个晚上,小李从单位加班回到家,已接近10点。

     凌晨时分,突然心痛,头疼起来,送到医院为时已晚,被诊断为猝死。

     妻子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两个人打打闹闹的生活,他们原本很幸福。

     如今,家里却再也找不到丈夫的身影,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可当翻开妻子和小李的聊天记录。

     才发现,冰冻三尺,早已非一日之寒。

     一切,其实早有预兆。

    

     “开会、加班”,是他们聊天里最常见的关键词。

     “我快累死了”

     “我快憔悴死了”

     是丈夫一天发来几次的崩溃。

     妻子曾在这些下面安慰回复,“不行,就换个工作”。

     可小李还是坚持了下去。

     他以为自己能够撑下去,还是倒在了那个六点多还在外面发单页、摆展的日子里。

     无尽加班,疲累不堪,快马加鞭。

     总以为撑过那段日子就好了,可又有多少人倒在了这个时间里呢。

     以为拼命工作,就能换来更多幸福。

     最后,却成了一个家庭的轰然崩塌。

     那个连日奔波在路上,最后倒在车内,多日才被发现死亡的货车司机。

     家里的老父亲,再也等不到他回家。

    

     那个以过度加班为常态,最后猝死的28岁字节跳动员工。

     一夜之间,与妻子天人永隔。

     还在妻子肚子里的孩子,再也没有爸爸陪伴长大。

    

     3

     如果不是这样一个热搜:

     我真的想象不到,现在那么多的年轻人,正带病上班。

    

     有人办公室一半同事,查出甲状腺结节。

     有人在27岁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失去一个完整的器官。

     有人30岁,已经二次开刀。

     熬夜,加班,压力大,无法规律的生活……

     每一样都在身体里积蓄着,直到爆发。

    

     也直到这时,人们才真的顿悟:

     “我唯一可以做的,还是让自己开心一点,一点点就好”。

     才真的可以懂得那句:

     “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

     上个月,一位博主@姜博杨的一篇博文,引发了无数的讨论与共情。

    

     他说,自己工作快7年,才发现不知不觉掉入了一个本末倒置的误区。

     无尽繁忙,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

     渴望证明自己,结果到头来都是无用功。

     一点小事,就觉得天要塌了,于是陷入过度的焦虑中……

     直到到达崩溃的边际,他才终于明白:

     “工作无穷无尽,但健康只有一次。

     不要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

     我们时常自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却很少真正去思考,工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生活。

     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快乐。

     是为了让家人可以更幸福。

     可最怕的是,我们不知道何时已经深陷恶循环。

     拼了命的熬夜加班,在日复一日的996里不停内耗。

     用健康获取了身外之物,换取了名利权情。

     可接下来,又不得不用这些刚刚到手的财富,去重建健康。

     最后,无论眼下还是未来。

     都失去了意义,也不再是曾经憧憬的模样。

     “只要失去健康,生活就会充满压抑和痛苦,没有它,快乐、智慧、知识和美德都黯然失色,并化为乌有。”

     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

     没有一份工作,值得拿命和健康为代价和赌注。

     认真工作,必须以健康为前提。

     努力赚钱,必须建立在幸福之上。

     身体不舒服的生活,不要强忍强撑。

     心情抑郁难捱的时候,不妨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人们常把幸福读解成“有”:

     有车,有房,有钱,有权。

     从今天开始,希望我们可以给它重新定义:

     幸福应该是“无”。

     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人生寻求无数,平安健康,才是那个最大的福气。

     -THE END-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