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2024/4/1 MBA智库

    

     文/小椰子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我一年只有7万收入,老婆却想要儿子读一年5万学费的幼儿园,她说圈子很重要,圈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题主在一个三线小城市4店做销售,每个月平均下来只有6千左右的收入。

     儿子马上3岁要选幼儿园了,老婆就一直说要选个好的,因为能结识到很多有钱有势的人。

     但他无力负担这么贵的家庭开支,房贷一年要3万,还有各类保险费用,一年到头基本剩不了钱。

     老婆就一直骂他没出息、没作为,没眼光和格局,他只好在知乎上提问求解。

    

     图虫创意

     回答区中,有个答主分享了他们家咬咬牙让小孩上了贵族学校的经历,获得了4.5万点赞:

     普通工薪阶层跳一跳勉强能够着的学校,进去了只是开始而已。

     六百元一节的钢琴课,有钱妈妈们为了节省孩子时间,出一千元让老师上门授课;

     耐克阿迪的新款、限量款鞋子都能在孩子们脚上找到,运动会上五颜六色的KENZO卫衣;

     有位同学有过敏性鼻炎,每年寒假,亚龙湾的酒店,从放寒假住到收假;

     有位妈妈说她发现女儿偷偷在家化妆,女孩子喜欢正红色,她就给孩子买迪奥999,因为普通货不放心孩子用;

     学校每年都组织海外研学活动,某年是美国,十五天四万多,第二年就是新加坡,你家孩子参加还是不参加?......

     读贵族学校的孩子,家境往往非富即贵。工薪阶级的人进去了,基本就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水平都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你硬让小孩挤入有钱小孩的圈子,有什么用?

     长久以往,不但不能让小孩成长得更好,反而会让他陷入自卑、焦虑的情结之中无法自拔。

     强行进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往往最终会以榨干自己、还捞不到半点好处为代价。

    

     2

     国产剧《三十而已》的热播,让贫穷的我见识到了上海富婆们的奢侈生活。

     30岁的顾佳,颜值出众,名校毕业,和老公创业开了一家烟花公司,之后当起了全职太太。

     为了让孩子进入顶级的私立双语幼儿园,硬是咬咬牙贷款换了套地段超贵的豪宅。

     家境殷实的她,想要挤进富太太们的圈子,却被残酷的现实打了脸: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

     第一次参加太太圈的聚会,她穿上最正式的礼服,背上她最贵的香奈儿包包。

     到了之后,她小心翼翼地把包放在自己身后的椅子上,却被旁边的富太太嘲笑:

     “你说那个凳子就那么一点点大,你还要放一个包包在后边,你这样坐着挤不挤啊?”

     顾佳环顾四周,才发现其他富太太们,全都把比她贵好几倍的包包随便扔在地上。

    

     《三十而已》

     聚会结束,富太太们合照,站C位的李太太,手里的爱马仕喜马拉雅包,价格超260万。

     顾佳只能露怯地把包藏在身后,神情僵硬地和其他富太太们拍了照。

     之后,她刷朋友圈时发现,其他富婆发的合照里,自己被单独截掉了。

    

     《三十而已》

     现实就是如此,即使勉强挤进上流圈,和她们同桌吃饭、学手工,也不被她们放在眼里,连发朋友圈都会被特意截掉。

     于是,顾佳为了获得富太太的正眼相待,硬是在公司欠着外债、房子抵押给银行的情况下,买了只限量版的爱马仕,这才算一脚踏进了富太太圈子里。

     “一根稻草,跟白菜捆在一起,那它就是白菜的价格;跟大闸蟹捆在一起,那它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于是,无数稻草,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硬是想和大闸蟹捆绑在一起。

     然而,圈子不同,真的不必硬融。

     生活不是电视剧,大多数人都不像顾佳那样双商在线,逐渐开挂。

     不是同一阶层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到最后只会自讨没趣。

     3

     YouCore创始人王世民,说过关于他太太的一件事。

     他太太有一位MBA同学,在读MBA期间几乎每一场活动都不缺席。

     无论是聚餐、校际比赛,还是企业参观、晚会,一周至少有3个晚上、1个周六或周日,花在这样的社交活动上。

     用这位同学的话说:“读MBA不就是为了积累人脉吗?”

     3年下来,确实人人都认识了他,他也时时以“人脉深厚”自居。

     经常在班上四处炫耀,前天跟某某师兄见面了,昨晚跟哪个教授吃饭了。

     然而,当他毕业答辩出现问题的时候,连一个出面帮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

     最后,他只能多修了一年,才拿到MBA学位。

     与之对比的,是王世民太太,这种隔了好久才有空参加一次活动的人。

     她论文打印出现问题时,好几个同学都帮着处理,赶在最后一刻成功答辩。

     讽不讽刺?拼命想要积累人脉的人,最后无人搭理;对人脉并不上心的人,反而收获了众人好感。

     美国一位社会学家在《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那位同学,读MBA的时间里光顾着忙于融入各类圈子,却唯独忘了提升自己的价值。

     而王世民的太太自身实力够强,自然有无数人愿意主动与她打交道,伸出援手。

     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的展现和交换。只有价值相当,才能等价交换。

     你的可交换价值这么低,就算硬要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也只会是个局外人。

    

     图虫创意

     4

     《认知突围》中有这样一对概念:劳动性人缘和资产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需要你时时刻刻维持在劳动的状态,也就是一直得对别人施恩。

     就像小时候班里都会有的那种同学,经常从家里拿一些好吃的干脆面或好玩的卡片来讨好别人。

     当他拿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大家就都围着他转,他很满足于这种众人拥护的感觉。

     然而,一旦好吃好玩的东西没有了,大家就一哄而散,对他冷淡了下来。

     这种情况下维系的关系是十分脆弱的,看似拥有许多人缘,实则一吹风就烟消云散。

     而资产性人缘,则是建立在个人的吸引力之上的,哪怕你什么恩惠也不施,仍有好人缘在。

     所谓的资产,可以是财富、权利、名气、美貌,也可以是才华、品味、性格魅力、有趣程度。

     就像小时候班里的那个尖子生,从没讨好过同学,同学却暗暗崇拜他,渴望跟他做朋友。

     慢慢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才能拥有资产性人缘。靠着不断施恩所能换来的,只会是虚假的情谊。

     李嘉诚曾说这样告诫过年轻人:

     “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

     应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多见见你的客户。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先修炼自己,才能找对圈子。厉害的人只和厉害的人做朋友,这是一种相互成全。

     只有当你足够优秀,才会有同样优秀的人来成就你。做自己的贵人吧。

     共勉。

     -THE END-

     ● 作者:小椰子。人气专栏作家,椰子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微博@小椰子专栏。已出版书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本文首发于精读(ID:jingdu99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濞e洠鍓濇导鍛閸涱剛杩旈柛娆忓€介埀顒€鍠涚槐婵囩▔瀹ュ棛鈧垶骞嬮幇顏呭床濞达絾娲戠粻锝咁嚈妤︽鍞撮柕鍡曠劍鐢綊鎳¢幇顓炵仐闁圭ǹ娲ょ槐鈺呭Υ閸屾稒鐎紒鏃傚Х婢ф寮堕崘銊ф剑濞存粌楠哥敮顐︽媼濡炲墽绋婇柡澶婂暕濮瑰鏁嶅畝鍐仧闁诡喓鍔忛缁樼▔閻戞﹩鍔冮柡鍌氭矗缁楀鈧绮忛~锕傚绩鐠鸿櫣绉垮〒姘☉閵囧洨鈧娉涢崢銈囨嫻瑜版帗顫夐悹鍥︾串缁辨繄鎷犻悜钘変粡濞寸姾鍩栭崹銊╂偨娴e啰妯堥梺顐f皑閻擄繝骞嬮幋婊勭拨闁挎稑鏈崹婊勭椤掍焦鏆柛鎺嶅嵆閳ь剚姘ㄩ悡锟犲触鎼搭垳绀夊ù鍏兼皑閻濇盯宕¢崘鑼闁诡喓鍔庡▓鎴炴媴濠婂啯鎯傚ù鐘插濠€鎵磾閹寸姷褰查柛鎺斿█濞呭酣濡撮敓锟�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