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学生被室友极端霸凌:细节流出,越看越心惊!
2024/4/1 MBA智库

    

    

    文/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从来没有这么希望,一个新闻是假的。

     近日,山西的一个家长在网上发帖说自己的孩子被同班同学长期霸凌一年半之久,引发众怒。

    

     这些年,校园霸凌的事件并不罕见。

     但能得到公众这么大的关注的,却少之又少。

     为什么大家这次尤为愤怒?

     因为加害者所作所为,实在是超越了我们对一个孩子认知的底线。

     甚至,不配称之为人。

     据受害者家长描述,孩子上的是住宿制学校。

     最近从学校回来之后,一直哭诉着不愿去上学。

     甚至还出现了轻生的想法。

     家长逼问原因。

     这一问,简直是晴天霹雳。

     孩子说,自己在学校期间,一直受到同寝室两个室友的欺负。

     一开始,他们总是以对受害者小强(化名)辱骂、殴打为乐。

     后来,或许是看到没有人制止。

     两个男孩变本加厉,做出了畜牲一般的行为。

     他们会趴在小强身上做一些不雅动作。

     然后逼迫小强去舔他们的肛门和隐私部位。

     后来,一度发展到在小强的嘴里小便。

     最后,是性侵。

     这些放在成年人身上,都骇人听闻的恶行。

     没想到,竟然会出现在两个刚上四年级的小孩身上。

     而这样的事情,小强几乎每天都要承受。

     两个加害者威胁他,不准告诉家长和老师,否则见他一次打他一次。

    

     小强怕了。

     一想到一个10岁的孩子,心里却装了这么多恐惧和屈辱。

     作为父母的我,就忍不住地想骂娘。

     那两年,他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该有多少次祈求过能来个大人帮帮他啊。

     直到再也不堪重负,他想到了死。

     痛,实在太痛了。

     我们无法想象,对孩子来说这一年多是什么样的地狱,才会萌生只有死才能结束痛苦的念头。

     这根本不是霸凌,这就是犯罪。

     9月17日,两个加害者的家长,在小强父亲打印的事件经过材料上,分别代其子写下道歉话语。

     并表示愿承担相关检查费用。

     随后,大同市教育局工作组进驻学校,展开调查。

    

     我们相信,会等到一个详细的调查结果。

     但这件事,绝不能在这里结束。

     大人总是一厢情愿地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小天使。

     却不知道,因为天真,所以他们的恶,也格外残忍。

     “恶童”层出不穷,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也觉得无力。

     我们能保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做突破道德底线的恶事。

     可保证我们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真的很难。

     校园霸凌,比我们想象得严重得多。

     是真的要重视起来了。

     2

     这个世界上最混蛋的话,就是“他还只是个孩子”。

     正是因为有孩子这个身份作为护身符。

     有些恶童,才敢一次次做出击穿我们底线和认知的事情。

     最近这几年,校园霸凌事件不仅频发,而且几乎每一件,手段都超乎我们想象的残忍。

     2019年,宜兴一个初中生女孩,被四名同学霸凌。

     视频里,施暴者不断重重扇着女孩的耳光,逼迫女孩下跪道歉。

    

     今年3月,海南一名女孩被多名同学殴打。

     导致鼓膜穿孔,眼睛被异物插入。

     而因为父母是残疾人。

     在加害者“你逃跑我就去打你爸妈”的威胁下,女孩只能一次次忍受。

    

     7月,山西汾阳一未成年女生在地下室被8名未成年殴打。

     随后被逼脱衣,加害者还录下了视频。

    

     同月,一段“小男孩被几个同龄人逼迫吃粪便”的视频又刷屏全网。

     在大人的观念中,似乎很难将这些行为,和孩子联系到一起。

     可实际上,人性中的恶,并不会因为他只是个孩子,就消解半分。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

     “校园暴力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因为青春期(小学后期到中学)是孩子暴力行为的高发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或许已经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但并不健全。

     可能只是单纯的嫉妒。

     可能只是一次小小的争吵。

     都会放大他们心中那头凶恶的猛兽。

     让他们去肆意伤害别人,还以为不必付出代价。

     有些大人说,小孩之间,小打小闹很正常。

     有的觉得,孩子而已,再恶又能恶到哪里去。

     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难道是知道恶有恶报的成年人吗?

     不。

     没有善恶观,不知道自己的恶行,能造成多么大的伤害的孩子,才是最可怕的生物。

     最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要等到亡羊补牢的时候,才会醒悟。

     3

     幸运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在同龄人身上感受到暴力,排挤,遗留下来的痛苦,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漫长。

     有人赔上了自己一生。

     2021年,摄影博主鹿道森自杀,震惊世人。

     在遗书中,鹿道森写出自己小时候被霸凌的经历。

     “语言暴力,被排挤,被欺负,让下跪,被威胁,拦着路不让你走,一群人欺负你”。

     尽管成年后,他一直在尝试自愈。

     那些经历,长大后也不必再经历。

     但还是成为了陪伴他终生的恶魔。

     他说:“我的心已经无法再重新修复,我也不想再去麻木的假装自己没事再继续往前走。”

     随后,决绝而去。

     也有人,扭曲了心理。

     2018年,陕西省米脂县发生一起凶案。

     凶手赵泽伟,持刀在米脂三中校外的巷道里,疯狂捅刺刚放学的学生。

     造成9死,19伤。

     据调查,赵泽伟的杀人动机,一部分来源于他小时候被校园霸凌的经历。

    

     那时,他不敢反抗。

     而成年之后,懦弱的他仍对当年的事怀恨在心。

     最终迁怒他人,把毒手伸向了无辜的学生们,酿成惨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欺凌》里有一组数据。

     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欺凌,其中30%的人选择了沉默。

     大多数人,都会闭口不言,将痛苦默默吞下。

     可痛苦不会平白消失。

     一直隐忍不发,只会让它变成心里越来越沉重的大山。

     善良的人会默默自救,却易走上绝路。

     怨怼之人不知如何发泄,难免抽刀向更弱者。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而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

     我有一些想法,大家可以参考。

     首先,要教孩子保护自己。

     网上一直有一个争论,“如果孩子被打了,要不要让他打回去?”

     有人说不该打,因为太野蛮。

     狗咬你了难道你也要咬回去吗?

     我并不赞同。

     因为孩子并不像成年人一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大人被欺负了不计较,是因为我们有宽广的心胸和良好的涵养能够容纳傻X。

     可孩子呢?

     他的忍让在没有善恶观的同龄人来看,就是好欺负。

     我们鼓励孩子要谦让、要尊重,但那些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受到了明确的伤害,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肢体上的,一定要反击回去。

     这样,才会让那些施暴者有所忌惮,有所顾及。

     有时候,你的“有素质”,只会成为别人手里的刀。

     其次,请多留意孩子在青春期的变化,并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是他的后盾。

     前段时间,一个15岁的男孩,在被多次霸凌并向父母求助无果后,绝望跳楼。

    

     就在跳楼的前一天,他还给他给妈妈发了语音微信。

     说自己在学校被逼下跪喊爷爷。

     但当时父母只觉得是孩子之间的玩闹。

     没想到第二天和孩子就是天人两隔。

     很多时候,孩子遭受霸凌,并不会直接告诉家长。

     除了害怕被报复,也有对家长的不信任。

     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多做心理建设。

     建立他对我们的信任感,让他知道,无论是什么情况下,父母永远都能为他撑腰。

     让他能够及时地向我们反映问题,诉说心事。

     而不是习惯性地隐忍,造成终生的伤痛。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加害于人。

     但更要教育他,不要做那个沉默的受害者。

     不是每个孩子都善良。

     但希望每个孩子都好运。

     -THE END-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MBA智库好文精选:

     ●“我20多岁,没坐过高铁也不会点咖啡”:央视报道的这个网红,越多越好!

     ●12年前,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看完《天道》,才明白人生最好的过法:不逞强,懂示弱,少争辩●“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真正的高手,都有这种底层思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MBA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