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 心理问题?还是人体运动功能问题?
2018/12/31 大医精诚

作者:高月明
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既往国内多称为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以全身多处疼痛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本病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抑郁或焦虑引发的以疼痛为主的躯体化症状群。

对于上述定义,作为康复科医生,从康复医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几点疑问?
1.FM患者最常见的应该是肌骨系统疼痛症状,也就是说直接病因应该是肌骨系统问题,为什么定义却把心理因素放在首位?
2.很多抑郁、焦虑非常严重的患者,为什么没有FM的症状?
3.为什么经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行为治疗后,仍有很多患者症状不能解除?
4.行为和运动疗法被认为有效,只是因为运动提高了身体机能、改善了情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机制?
FM的发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或者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忽略了引起肌骨系统本身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即肌肉、骨骼系统运动功能问题。
大家会有疑问,我的纤维肌痛诊断是在排除了所有器质性病变、风湿科疾病、骨科疾病后,因为情绪心理有些问题,从而最终确诊的。为什么又说我的肌骨系统确实有问题呢?
作者在康复门诊中经常会遇到此类患者,浑身不舒服、各个关节无规律疼痛或麻木,经常伴随着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耳鸣、视力模糊、恶心、便秘、腹痛、腹胀、尿急、尿频、月经紊乱等等症状。经过详细查体、康复诊断和评估,发现很多患都确实存在肌骨系统问题,经过康复手法、物理治疗和整体康复功能训练,很多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加用心理科药物后,效果则更为明显。
当然这里所说的肌骨问题不单单指哪个单独关节或人体局部出现了问题,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是患者的人体整体功能性动作系统出了问题。运动功能领域在医学方面属于康复医学专科问题,康复关注的是人体功能,特别是人体整体运动功能,无论是诊断、评估、治疗与临床专科都有很大的差别。该问题涉及到康复医学中的人体功能动作筛查、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体系、人体区域依赖关系、协调性平衡性检查、稳定性灵活性检查等方面。

运动功能异常与情绪心理问题同样重要,都是纤维肌痛的重要发病机制。
“生命在于运动!”
人体姿势、呼吸、各种行为动作甚至睡觉都是运动功能。心理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而运动功能问题则更为普遍。恰恰是在运动方面,现代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长期久坐、不良卧姿、不良睡姿、手机、电脑、不良职业习惯、运动损伤等等原因,导致颈痛、腰痛、肩痛、膝痛、足踝痛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对于纤维肌痛(或者叫心身疾病),普遍认为运动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改善了运动功能,心身各种症状会得到缓解。我想这也正印证了运动功能问题是心身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
但治疗心身疾病虽说都在提运动康复,但多数只是如何选择运动方式和内容,以及所选择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等问题,并没有真正抓住运动功能问题治疗的本质。肌骨运动功能问题的治疗需要在仔细的康复诊断评估之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制定与物理治疗,其完全不同于只是简单的参与某种运动。而吃药只是多数对症治疗的方法,因为不良的姿势、呼吸模式、不良职业习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个骨关节的结构及功能性问题,单靠药物是解决不了的。
举个例子来理解肌骨运动功能问题的康复评估思路:
比如一个人脚崴了,在其恢复过程中为了避免疼痛、防止受伤部位再次损伤,势必会出现走路时两腿不平衡(人体自动代偿保护功能),而往往这种不平衡会形成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植于记忆之中。久而久之这种错误的动作模式会造成骨盆不平衡,与骨盆相连的腰椎会出现不平衡,腰椎不平衡则胸椎、颈椎也会出问题。当然轻度崴脚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恢复时间很长,形成持续错误动作模式,就会带来一系列运动功能问题,甚至结构性问题,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肌骨系统症状。
通过上面介绍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很多患者经过专科药物、心理药物、运动行为疗法治疗后效果仍然有限,原因就是没有治疗深层次病因,即“脚崴”和因“脚崴”长期以来造成的错误运动模式和神经调控的问题。
肌骨运动功能问题与情绪心理有什么关系?
心身医学是近年的热点,认为各系统问题与情绪心理相关,生理问题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心理问题同样会影响生理问题。通过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脑功能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症状。其实运动与心理一样,都遵循上述机制。
长期肌骨系统症状持续存在,势必病人会很不舒服,时间长了紧张、焦虑就会出现,而紧张、焦虑又会导致人体肌肉张力的改变,反过来再加重肌骨系统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也因此很多病人用了心理药物后,恶心循环链被打破,确实舒服了很多,但是还要看到如果肌骨系统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解决,有些病人并不能治愈。
如果原发问题是紧张、焦虑,则会导致肌骨系统症状,这已经被心身医学证明。焦虑、紧张患者多数表现为弯腰驼背等典型表现,长此以往会导致异常运动功能模式问题,会形成异常神经运动调控,会产生各种肌骨症状,而一但形成习惯则很难更改,即便心理药物有效,但肌骨问题仍然需要康复干预。
总结:
人体运动系统任何部位出了问题,都可能对其它部位或某种运动功能造成损害,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因此治疗纤维肌痛不但需要心理药物,还需要找到或者排除肌骨本身存在的运动功能问题。
纤维肌痛的治疗建议是,心理+肌骨运动功能问题共同治疗。
提示:
纤维肌痛除了肌骨系统症状外,还经常伴随着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耳鸣、视力模糊、恶心、便秘、腹痛、腹胀、尿急、尿频、月经紊乱等等症状,其实这些问题也同样与人体肌骨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相关问题请参考本人其它文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新视角:人体运动功能问题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高月明男,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骨科学博士后。

专业擅长:1、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非特异性腰背痛、骨性关节炎、骨关节急慢性损伤的康复与物理因子治疗;2、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脑出血、脑梗死的诊断、预后评估及康复治疗。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青年委员。首届解放军总医院新秀人才扶持对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面上项目等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
高月明医师的上一篇精华帖
还记得吗?
药物、理疗、针灸、牵引、按摩OR手术……医生,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底该怎么治?
小区在卖理疗仪,我该不该买?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医精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