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明星发论文的正确姿势:奥斯卡影帝科林·费斯演艺学术两开花的打开方式
2019/2/14 22:00:00 大医精诚

     转自:SME科技故事

     “站在整个娱乐圈学历巅峰”的翟天临,终究还是翻了车。

     春节期间,他的大名就一直在各大热搜榜徘徊。

     从“不知知网为何物”,到被质疑博士以及博士后身份...

     这一连锁反应,已让其学霸人设彻底崩塌,落得一地鸡毛。

    

     左为北大博士后录取通知书,右为直播问“知网是什么东西?”

     而对于翟本人而言,最致命的一击莫过于那篇唯一可检索到的“论文”。

     这篇全文不足3000字的文章,却被扒出查重率超过40%,涉嫌大段抄袭。

     随后,被抄袭的论文原作者黄立华也站出来,给了翟坚定的一锤。

     网友纷纷感叹,比学霸人设更让人可耻的是学术不端。

    

     那么,演艺圈是不是真的就与科学家绝缘?这倒未必。

     科林·费斯这位奥斯卡影帝,就演绎了演艺、学术两开花的打开方式。

     而从他的人生经历看来,这或许才是跨界发学术论文的正确姿势

    

     要让全世界女人神魂颠倒,也未必需要那么英俊。

     “没那么英俊”、“长相太老”,科林·费斯就经常收到此类评价。

     但作为英国绅士的代言人,只要他一出场必然能引发尖叫,魅力值爆表。

     当然,他本来就位沉稳的演技派,有实力不靠脸吃饭。

    

     科林·费斯精湛的演技有目共睹。

     从1995年《傲慢与偏见》中风度翩翩的达西先生,到2011年凭《国王的演讲》捧回演员最高奖奥斯卡小金人,再到2015年摇身一变优雅的《王牌特工》...

     除了演员以外,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分别为摇滚乐手业余作家

     但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位奥斯卡影帝在文艺绝缘领域——神经学界也有着不俗的表现,这让人不得不服。

    

     科林·费斯,生于英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但和许多人的想象不同,青春期的科林反而更像一位问题少年。

     富有艺术细胞的他,从小就爱上了那“上不了台面”的吉他。

     于是从中学开始,科林就组建了一支名叫“还不算太糟”的乐队,自己写歌并担任主唱。

     和所有摇滚爱好者一样,那时的他会穿缀满亮片的外衣,穿黑色长筒靴,化大浓妆并留着一头放荡不羁长发。

    

     约翰·列侬也是科林崇拜的偶像

     高中毕业后,科林·费斯就进入了伦敦戏剧中心学习表演。

     才20出头,他就一头载入了演艺圈。

     然而这个叛逆的少年早期演艺生涯却不太顺。毕竟在鲜肉扎堆的英国,长相不够出众的科林确实很难挤进一线。

     一向毒舌的休·格兰特(Hugh Grant)还戏谑地调侃他“掉在人堆里面没人认得出来”

     打着酱油演了十几年的小角色,直到35岁科林接拍了《傲慢与偏见》才一炮而红。

    

    

     《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

     《傲慢与偏见》成就了科林,科林也成就了《傲慢与偏见》。

     不少人正是因为科林,才开始与简·奥斯汀结缘。

     那时候几乎所有女性都为他疯狂,简直到了“一见达西误终生”的地步。

     在影片中,科林穿着滴水白衬衫,从湖中游泳归来邂逅心上人的一幕,更被评为十大最难忘英剧名场面之一。

    

    

     达西的湿衬衫雕像,立在伦敦海德公园湖中央

     在之后的演艺生涯中,当腻了“英国琼瑶剧男一号”的科林·费斯都在努力的撕掉身上的标签,尝试不同的角色。

     他演过同性恋教授、生活腐朽的明星、痴情的画家、病态的艺术家..

     直到2011年,那个已经50岁的“结巴的国王”就凭激动人心的演讲,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国王的演讲》

     当所有人都在为这位“迟到的国王”祝贺时,他又马不停蹄地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个壮举。

     正是获得影帝宝座的同年,科林竟以第三作者的名义在顶级生物学术期刊《Cell》的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高达10.9的论文。

     *注: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顶级生物学术期刊《Cell》的子刊《Current Biology》封面

     这篇题目为《年轻人的政治倾向与大脑结构有关》的论文,让人耳目一新。

     难道一个人的政治派别,还能通过分析大脑结构来甄别吗?而好好演戏的科林·费斯又是怎样与生物学扯上关系的?

    

     事实上,科林提出这个课题并不是在实验室。

     他是在一档名为“Today”的BBC节目录制现场,才有了半路出家的念头。

     那集节目,请来了两位重量级政界嘉宾。其中一位是坚定的自由派,另一位则是忠实的保守分子。

     这两人在节目现场,就进行了非常热烈的政治辩论。

    

     所以担任该节目临时编辑的科林就突发奇想,请来了一位名为杰兰特·里斯的神经生物学家。

     当时,科林就假设自由派与保守党的不同来自于大脑结构。

     而当用核磁共振仪扫描这两位嘉宾的大脑结构时,也果然发现找到了差异。

    

     身在演艺圈的科林虽对政治不太感冒。

     但这次节目,却让他萌生了想要窥探大脑的想法。

     求知欲旺盛的他,急切地想验证这些不同派别的政客的头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于是科林便再次找到伦敦大学的里斯教授,并打算自掏腰包进行一场严格的科学实验。

    

     凭着科林的名气,他很快就召集到了90名平均年龄为23.5岁的年轻志愿者。

     团队首先对他们的脑部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

     随后,这些学生被要求为自己的政治倾向打分,1~5分分别为极端自由派、自由派、中间派、保守派、极端保守派。

     最后,通过三维形态学影像分析这些打分数据与大脑灰质体积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很快发现了规律。

    

     上图:前扣带皮层体积与政治倾向关系 下图:杏仁核体积与政治倾向关系

     在自由派志愿者的大脑中,ACC(前扣带皮层)中灰质体积明显增多。

     而保守派的志愿者,其大脑中杏仁核灰质体积明显更大。

     在大脑中,前扣带皮层有对不确定性、冲突、错误等容忍程度的调节作用。

     换句话来说,这个区域越大越活跃,你就越不害怕未知性,因为前扣带皮层会帮你高效地控制冲突出现时的负面情绪。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前扣带皮层较大,那他对一些不能预测的事情将不那么恐慌。

     这也解析了为什么自由派会更喜欢挑战。

    

     其实早在2007年,纽约大学的一组心理学家就已经做过一个关于自由派和保守派在神经活动上差别的实验了。

     他们发现人在意识到自己犯错时,大脑的ACC中便会出现一个负波,也称错误相关负波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保守倾向的人发出的错误相关负波更小。

     也就是说,保守派对错误更加不敏感,因此在处事方式上表现得更加固执和保守。

     而这个实验,也是影帝科林那篇论文的假设来源之一。

    

     上图显示了自由倾向的人有比保守倾向的人更大的错误相关负波

     那么,对于保守派更大的杏仁核又是如何解释呢?

     在大脑中杏仁核是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域,和面对恐惧情境时的敏感度有直接的关联。

     杏仁核越活跃体积越大,对情绪、恐惧和威胁情境的敏感度也会越高。

    

     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22名有严重品行问题的叛逆少女进行了大脑扫描,发现她们的杏仁核都普遍偏小。

     因为杏仁核偏大,使得保守派处理威胁和恐怖情境在生理上更加吃力。

     所以为了避免发生更多不能预测的威胁,保守派选择了“稳定”而不是“改变”。

    

     从实验结果看来,人脑与政治态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较强的联系。

     对此,科林与团队还对此实验进行了反向的研究。

     他们发现从一个人的脑部结构就可以推断出他的政治态度,而且准确率竟然高达71.6%

     开一下脑洞,或许以后还真能看到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让人不寒而栗的情景。

     只要被带进核磁共振室,人们真正的政治倾向便无处可藏。

    

     那么问题来了,政治态度真的是天生的吗?

     这个问题依旧复杂,不好回答。因为人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即使程度极其微小,但我们每一次活动大脑就会稍有改变。

     也就是说,政治倾向这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社会认知,不仅与教育、生活环境相关,还可能与他与生俱来的生理结构有一定联系。

    

     而科林这实验,也还没强大到可以证明脑内结构对政治倾向起决定作用。

     目前,观察到的现象还只是一种相关关系,并不能证明两者具有因果关系。

     不过,由科林发起的这场关于大脑和政治倾向的研究,就为大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尽管不是正式的科研人员,但科林这一尝试也广受科研圈的好评。

    

     拥有一颗求知求真的好奇心,脚踏实地的去探索,科学的大门永远会为你敞开。

     当然,科林最后也表示,做这项研究也是自己的一时兴起,自己可不会去争“科学家”之名。

     *参考资料

     Colin Firth.Wikipieda

     RyotaKanai,TomFeilden,ColinFirth,GeraintRees.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Current Biology.2011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医精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