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医学
2019/8/8 16:00:31王德 中国医学人文

     维扬(扬州古称)徐昂在《图注难经序》(西晋医书经典,后世一版再版)中有言:“惟儒道与医道相为流通者也。通乎儒不通乎医者,容有已。未有通乎医而不本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

     01儒学溯源及其历史价值

     儒学起源及核心思想

     众所周知,儒学的创始人为孔子,始于春秋时期。当时,诸侯群雄纷争,周室王权衰落,周朝长期维系的礼乐等级制度也随之摇摇欲坠。在孔子所处的春秋中期,经过连年战乱,各诸侯国国力空虚,不得不暂停征战,调养生息。未来的社会将何去何从,在社会剧烈变革下如何看待人性?这成为当时诸子百家积极思考和辩论的焦点。

     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儒家尤其关注伦理道德,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孔子所提出的“仁政”,也是基于人性中的“仁”。仁,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称:“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还提出“仁义礼”:“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西汉董仲舒补充了“信”,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学五常之道。

     “仁”是儒学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是说,“仁”是为人行事的根本,如果没有内心的仁爱,即使是在古人眼里十分尊贵的礼、乐也会变成表面化的空壳,失去原本的内涵。

     儒学的历史价值

     在现代,孔子的这些思想看起来也许不足为奇,那是因为仁义的价值观早已深入人心。但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贵族阶层享有特权,古希腊思想家公开宣称“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中国的儒学思想家却开始对人性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很多有进步意义的观点,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比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这里的“人”,并不特指某一阶层,而是指所有的人。

    

    

     对人性的尊重,体现在儒学思想的方方面面。孔子打破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的传统,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教化而“志于仁”。他的弟子中,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yong雍),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即使是外邦,若能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认为也应当平等相待,“不可弃也”。

     儒学反映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在西方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有深远的影响。不少深入了解儒学的西方思想家对孔子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无冕皇帝”、“哲学上的华盛顿”。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十分尊崇孔子,在家里挂拜孔子的画像,并借用孔子“仁政”、“民本”等观点,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作为抨击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1988年2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最后的一句话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To survive, man must go back twenty-five centuries to learn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02儒、医“仁爱”相通

     中国的医学也是中华文明自远古以来精神积淀的绚丽绽放,与儒学一样,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对自然万物的探究和尊重、以及对人类自身的关爱。

     中国医学的起源,也有仁爱精神的一路相随。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毒,这正是儒家所尊崇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黄帝内经》中,黄帝数次提到对于百姓疾患的担忧: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体现了医者对于患者发乎本心的关爱。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并非当时的儒生,之所以得到长桑君传授医术,与其待人恭敬、心怀善念不无关系。扁鹊学得医术后,行走于列国,随俗为变医治各类疑难杂症,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无不鞠躬尽瘁。比如,扁鹊见齐桓侯(出自《史记》,《韩非子》中称蔡桓公),初次提醒“君之病在腠理”,再而提醒“君之病在肌肤”,三而提醒“君之病在肠胃”。虽然齐桓侯每次都不以为然,甚至讥讽“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仍本着济世活人的医心,一次次劝说,直至“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下替、百家争鸣,士大夫阶层崛起,但是医者却沦为“技工”。从此,医生多是家传师授,为主流文人所不齿。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儒生弃文从医或兼文兼医,其儒学修养不仅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医学经典,也使他们深得“仁心”、“博爱”的要义,敦促自己时刻以解除患者的病痛为先旨,并不断钻研和发展医学。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医学大家,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皇甫谧著有《针灸甲乙经》、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等等。

     03儒学对医学的影响

     在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后,无论是否志在仕途,文人皆视儒家经典为必修之书,儒学仁人爱人的观念一代代深入人心。不少文人出于种种原因弃儒攻医,如仕途受挫、自己或亲人染病、或是原本就志在从医,他们不仅取得了斐然的医学成就,并且将行医看作是在仕途之外践行“仁”这一儒学最高境界的首要途径。西汉政治家贾谊曾坦言: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入仕前也曾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儒生从医使儒家思想对医学产生长远的影响

     在很多医家论著中都能读到儒家思想,像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杨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刘勉“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

     金元四大家之中的朱丹溪,曾师从朱熹弟子学习儒学,对于程朱理学的尊“天理”、抑“人欲”和格物致知深以为然,性格也从急躁变得温和、讲道理。朱丹溪的父亲、母亲、妻子接二连三病逝令他“心胆摧裂,痛不可追”,受到恩师的点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他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于是便放弃科举,专心学医。在行医期间,朱丹溪也是本着仁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有一次下大雨有病人需要紧急出诊,仆人问能不能等雨小点儿再走,朱丹溪回应说“疾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冒雨赶到病人家中,不顾全身湿透,直奔患者。

     同为金元四大家的张从正自幼从父学医,虽然无志科举,却也十分推崇儒学,认为“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著有医书《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应当了解医道。儒学对医者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提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认为医者,仁在先,方有能。

     儒、医相通相融儒医兴起

     在宋朝,政府开始对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加以重视和普及,设立太医局,开启了体制化的医疗教育,使一大批儒生名正言顺地投入医生行业,医生与官员一样享有政府职务和头衔。官方的重视和医生地位的提高促进了医儒相通相融,甚至到了“无儒不通医,凡医皆能述儒”的程度。

     一大批优仕投身医学

     如当时的名医朱肱、寇宗奭(shì)、刘翰就是由仕转医,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朱肱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进行了整理和阐释,还大量补充了仲景方药;寇宗奭撰《本草衍义》,据医药实践所得,针对《嘉佑本草》、《嘉佑本草图经》之疏误进行了订正与发挥;刘翰应诏对时过300余年的唐代《新修本草》在编纂和传抄中出现的谬误进行修订,编纂并重订成《开宝详定本草》。

     文人习医风气浓厚

     像大文豪苏轼,对医学也颇有钻研,著有《苏学士方》,并捐钱在杭州办过一家医院——安乐坊。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瘟疫流行,在妻子的支持下,变卖了陪嫁首饰,加上积蓄共筹黄金50两又号召有钱人募捐,筹得“基金”两千缗(也就是两千贯,一贯约一两白银),在杭州众安桥旁边办起了一所“安乐坊”病坊(相当于现在的医院)。安乐坊及其运作模式引起朝廷的极大关注。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崇宁初年,安乐坊也改名安济坊,遂为官办。总体上讲,苏东坡在杭州两年,收纳贫穷病人,施舍粥、药,共治好1000多名贫困病人。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兼修医术,经常下乡采药治病:“举手扣柴扉,病叟喜出迎,以我语蝉联,未寒畴昔盟,解囊付之药,与尔共长生”。在他的诗作中,就记载过让患者吟诗治病的情形:“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

     辛弃疾在《定风波·静夜思》中提到了二十多味中药,也是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镂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在宋之后,儒医蔚然成风,据《新安医藉考》统计:自宋至清近800医家中,由士、儒而习医者占70%,既使30%家传医者亦能勤学,形成崇儒习俗,以儒学加强自身修养,用儒学观点研究发展医学。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也提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用儒学的治学态度来学习和发展医学

     孔子是一个很好学的人,自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从十七岁起,多次问礼于老子,还拜访师襄、苌弘习乐,留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治学名言。

     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对待学习的目的: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秉承着儒学的治学精神,有志于医的儒生往往更能深明医理、学以致用,取得更高的医学成就。

     西晋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四十多岁因患风痹症,开始攻读医书,发现以前的针灸著作有很多表达不清楚、产生歧义的地方。他结合《灵枢》、《素问》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在自己身上亲自尝试,对人体腧穴的名称、部位以及取穴的方法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共厘定了人体的穴位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黄帝内经》增加了一倍多,著述了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直到今天,中医针灸临床中大部分穴位的取位都仍然在参照《针灸甲乙经》中的标准进行,没有大的变动。

     儒家思想对医学学术发展的影响

     宋朝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与以往儒学侧重考文究古不同,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是儒家对于读书人从修身、学习,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具体指导“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首两目。原文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因为格物致知在文中仅提过这一次,没有其它解释,所以对它的含义存在诸多争议,朱熹的观点对宋代及以后的儒学影响较大:“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思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及之后的儒医不仅仅满足于遵循古方,开始注重中医理论中的辩证施治,探究病理机制,各家学派竞相立说,出现了中医史上的金元之盛,以至明清,凡著书立说、留名于世的医家,十之八九皆是儒医。

     儒学对医学发展消极的一面

     儒学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不能够正确认识其精髓,只是形而上学地运用,往往会产生消极作用。

     比如,在封建社会中,对“孝”的过分解读,导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影响了古代外科手术学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把“礼”强调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上尊下卑、男尊女卑,以致于有的医生“凡奉官衙所请, 必当速去, 无得怠缓,要诚意恭敬”,以及男性医生应诊女性患者需要“就床隔帐”等,既不利于医生诊病,也不便于患者,严重违背人道主义,与孔子所提倡的“人而不仁,如礼何”、“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也是背道而驰:如果人们实行“礼”并不是源自于内心的仁义,而是有所忌惮、有所谗媚、有所轻视,那就失去了“礼”的意义。

     04儒学人文精神及其意义

     医者仁心,孙思邈路遇刚刚被认为是难产的送葬队伍,根据行医经验,他判断患者并未真正死去,便紧急施救,一针救两命;而张仲景则是任官期间有感于百姓为病痛折磨,利用自己所学,打破官府戒律,在衙门坐堂行医。

     淡泊名利,董奉不索诊费,代之以栽种杏树,传下“杏林春暖”的佳话;而唐介庵则是见患者贫穷,深秋还睡在竹席上,影响身体健康,便自己掏钱给患者送去草席。儒学文化的长期浸染和儒医结合形成了“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医乃仁术”的医学观。

     珍视生命心怀仁义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黄帝内经》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

     ——元? 王好古《此事难知?序》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

     ——清? 喻嘉言《医门法律》

     患者无尊卑对患者一视同仁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之厚薄?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凡病家请看,当以病势缓急,为赴诊之先后。病势急者,先赴诊之; 病势缓者,后赴诊之。勿以富贵贫贱,而诊视便有先后之分。

     ——清 ?冯兆张《冯氏娜囊秘录》

     淡泊名利

     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

     ——元 ?曾世荣《活幼心书》

     医人乘急取财者,甚于盗贼。

     ——元 ?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

     ——元 ?刘勉

     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 李梃《医学入门》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

     ——清?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

     ——清 ? 费伯雄《医方论》

     言行得体体谅患者尊重同行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与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明? 陈实功《外科正宗》

     夫医为仁道,况授受相传,原系一体同道,虽有毫末之差,彼此亦当护庇,慎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

     ——明? 龚廷贤《万病回春》

     学术固思精进,言行亦当注重,方能得病人之信仰。

     ——清 ?张璐《张氏医通》

     医患相得,其病乃治!

     ——《黄帝内经》

     勤奋兢业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

     ——唐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示药,宜即发付。

     ——宋 ?张杲《医说》

     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勿惮其劳。

     ——元 ?曾世荣《活幼心书》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

     ——宋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用心精进医术

     (诊病)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

     ——《黄帝内经》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黄帝内经》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黄帝内经》

     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南北朝齐国 ?褚澄

     凡有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服膺取决。

     ——唐 ?孙思邈

     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事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浅深轻重之间,医者之精粗,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医之道 不得不为之难也。

     ——宋? 史堪《史载之方》

     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究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

     ——明 ?杨继洲《针炙大成》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明 ?徐春圃

     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行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究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

     ——明? 裴一中《言医?序》

     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盖人命一死不可复生,故须如此详谨,用药亦然。庸下之流,孟浪乱施汤剂,逡巡便至危殆,如此杀人,何太容易?

     ——清? 年希尧《本草类方》

     凡读书议论,必审其所以然之故,而更精思历试,方不为邪说所误。

     ——清 ?徐大椿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清 ? 吴瑭《温病条辨·序》

     05

     儒学的义利观和实践精神

     义利观

     儒学追求高尚的人格,却并不是形而上学,其精神追求往往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左传》中记载孔子曾说过“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说明实行礼、义并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空喊口号,在精神追求的同时,也有其现实意义。孔子还强调“见利思义”,用合理的手段取得利益,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相比其它行业,医院更应坚守心中的“义”。医院所牵系的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和健康,生命不能重生,对于任何疏忽,患者没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医务人员心中有“义”,就会从患者的需要考虑,提供患者满意的专业医疗。比如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从一个经费不足的小诊所起步,不仅凭借医术,也因着对患者的热心和敬业,在几十年间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综合性大医院,提供各类医疗专科服务,还根据患者需求发展了社区医学、家庭医学、各类疾病预防中心、安宁缓和医疗等,在“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的收获。

     实践精神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儒生足不出户,只是纸上指点江山。实际上,儒学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精神。

     大家所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中的“仕”,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光宗耀祖、飞黄腾达,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行仁义,为社会服务。《论语》有言“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同时也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孟子也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儒家思想中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史记》中就有记载舜因为“孝”而得到尧的重用;在孔子开办私学之前就已经去世的师旷就曾经向晋悼公建议过“惟仁义为本”。

     然而,在那个群雄纷争、胜者为王的年代,能够把仁义看得无比重要,将其保留下来,使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的,就只有孔子了。为了推行仁义,孔子开办私学,周游列国,即使在有的国家吃了闭门羹、甚至遭遇生命危险,仍旧锲而不舍。如果没有孔子终其一生的推行,儒家思想不可能得以广泛传播,只可能是当时一个微弱的思想火花,无法在焚书坑儒这样沉重的打击下还能够世世相传。

     历代士大夫,无论政治上是否成功,都有不少人秉承着儒学的实践精神,利用自己的学识、声望和财力,修桥补路、兴修水利、救济灾民、兴办义学;转而从医的儒生,正如前面所讲,也是通过济世活人来践行仁义。

     结 语

     孔子终其一生,都没有在那个年代实现理想中的仁义社会,但是他所倡导的思想并没有被磨灭,并且在近现代愈加得以提倡和重视。“天下为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不谋而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们的目标与儒家精神志同道合,符合人类最根本的利益和福祉。

     几千年的儒、医结合确立了“悬壶济世”“医乃仁术”的医德观。中国的医者,自古就与儒家思想同系一脉,在现代也与儒家追求共肩一担,以儒家精神要求自我,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请关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公众号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旨在促进医学人文精神提升,弘扬仁爱、友善、乐于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投稿邮箱:medhuman@vip.163.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