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京召开
2022/3/17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10月17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及《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京召开。恰逢建党100周年,大会围绕“百年华诞同筑梦 医者担当践初心”的主题,会议旨在大力弘扬广大医务人员逆行而上、舍己救人、大爱无疆的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领导合影

     开幕式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中国医科大学陈洪铎院士、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郎景和院士、知名文化学者李建臣教授、中华出版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谢爱伟、副会长陈垠、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袁钟、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祝益民、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张玉勤、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书记关爱民以及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治中、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国军、《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社长王德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另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关注医学人文发展、关注医院文化建设的医院领导、医务工作者代表、乡村医生代表参会。

    

    大会现场

     致 辞

    

     杨民副会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当人民健康遭遇危机之时,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毅然决然投身到抗疫一线大军中,这不仅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命令,更多的是响应我们内心职业精神的召唤。生命至上,伟大抗疫精神闪烁着医学人文之光。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医学人文建设。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更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也要有更广博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的能力。百年华诞,回望历史。我们送走苦难,坚守初心,展望未来,迈向全民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指出,拥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是衡量一名好医生的关键性标志。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医院要培养和照顾医务人员,给病人更好的人文关怀;社会要尊重医务人员,促进尊医重卫风尚的形成;公众也要提高人文素养,客观理性对待医学,真正为医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党建·人文

     随后,举办了《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党建·人文》全国巡讲活动启动仪式。

    

     主题演讲

     围绕主题,大会开展主题报告和6个平行论坛。开幕式上,特邀郎景和、李建臣、郭治中、关爱民4位专家,分别以“医学与人文”“敬畏生命与尊严”“党的旗帜与毛泽东卫生思想”“弘扬百年文化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题作精彩演讲。

    

    “医学=自然+社会+人文”。郎景和院士的报告一如既往佳句频出。他表示,医患关系这个“结”,是可以通过“解”解开的——了解病情、人情,了解医疗、医生,了解医家、病家;理解诊断、治疗、结果;谅解病人的焦虑与无助,谅解医生的困惑与无力,谅解医学的窘境与无奈。郎院士强调医学有两大特点:局限性、失误性。误诊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门诊),要求一个医生不犯错误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要尽量不犯错误,不犯大错误,不犯给病人造成伤害的错误。治疗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更意味着体恤、减轻痛苦,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病的人身上,而不仅仅集中在疾病的本身。

     上下千年、古今中外、微观宏观,李建臣教授旁征博引,充分阐述医学是一门奇妙的科学,医学视角包罗万象。人文,是人类独有、为人而存在的一种精神现象。进入本世纪,人类步入数字文明。李教授提出,敬畏生命与尊严不仅是医务界的事,更是数字文化时代的本质特征。医生职能的重心将发生转移,一是走向精英化,二是走向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不仅是衡量医者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的尺度,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在提升人文精神过程中,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是基础和前提。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丢掉了好传统好作风,就是自毁长城”。郭治中副会长在演讲中表示,毛泽东卫生思想作为我们党宝贵的政治遗产和精神财富,作为党的医疗事业和卫生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她犹如一条红线,贯穿灌注于我们党百年历史的全过程。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做好党的医疗卫生工作,必须一以贯之坚持毛泽东“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卫生工作根本宗旨,要切实承载把握大势、党建引领、谋划发展、开拓创新、率先垂范的“五大使命”。

    

     关爱民书记作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非常重视医院党建、文化建设。关书记介绍了武昌医院百年历史发展进程,强调文化强基、文化铸魂,分享了医院弘扬百年医院文化,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由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推荐,来自抗疫一线的吉林省辉南县人民医院王绍南医生,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向死而生 白衣无悔”,把与会代表带回到去年那场可歌可泣的抗疫阻击战中,让我们再次体会到白衣勇士的仁心大爱和责任担当。

     中国医学人文好书榜

     会上,中华出版促进会陈垠副会长公布了“中国医学人文好书榜”上榜名单和上榜理由。据陈副会长介绍,图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图书内容为王,“魂”是思想海拔,力求高度、精耕深度、追求新度;“根”是实事求是,论据真、引用准、文风实、唱原创;“行”是完美表达。此次评选是根据全国587家出版社中报送的医学人文图书推荐,经过专家认真评审,按照上述基本原则和哲学道理展开。

     另外,会议主办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医务人员书法、绘画等优秀艺术作品,通过精心挑选,设置了“百年华诞同筑梦 医者担当践初心”——医院人文文化建设成果展。

    

    

     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通过专家、学者、媒体的深刻讨论,促进医学人文建设进一步落实,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务工作者的教育、从业过程中得以重视和体现。大会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对于促进医学人文精神回归,引领行业人文生态改善,缓和紧张医患关系,推动医院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同期还召开了《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成立会议、《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会议和《手术》电子杂志第二届编委会成立大会。

     平行论坛 精彩纷呈

     ★

     百年名院论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健康中国”目标提出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百年名院作为行业排头兵,肩负着实践国务院“健康中国”战略、国家高质量发展医疗战略的责任与使命,将百年老字号医院浓缩为医学领域一笔宝贵财富,沉淀为医院传承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浓缩为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引领更多的医院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自2017年伴随“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开展以来,百年名院论坛已举办了4届,已成为医疗行业有影响力的文化管理类品牌会议。

     2021年的百年名院年度论坛以“汲取百年智慧 开启百年辉煌”为主题,通过对百年名院的发展历史、存续经验,从人才、学科、管理、文化、品牌等5个维度进行发掘、分享、传播,让更多的医院领袖、管理者、员工走近百年名院,强化医院间交流和分享经验,让更多的医院成为百年品牌,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书香医院论坛

     第四届书香医院论坛以“医学的慰藉 人文的疗愈”为主题,持续探讨医学人文跨界沟通与联动路径,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学人文事业的深远发展。本届论坛以郎景和院士“医学三思和三思医学”、樊代明院士“书香与人文”主旨演讲开场,医学大咖、著名作家、学者和资深出版人齐聚一堂,展开了“医学人文的力量”和“如何写好医学故事”等深度对话,交流了医学人文的核心价值,如何“在现场”以及书香医院建设、医学阅读和写作,共同探讨医学非虚构写作的最佳路径以及医学人文出版与传播等议题。本届论坛首次从科普与文学、阅读与写作、出版与传播等角度,围绕如何写好中国的医学故事,深入探索医学人文发展与书香医院建设如何对社会公共生活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凸显医学人文的崇高价值。

     自2018年8月31日首届论坛举办以来,书香医院论坛发起系列以读书为主题的论坛、报告会、对话、讲堂及相关主题阅读活动,凝聚国内各种文化力量,总结医院文化建设优秀经验,持续探索“医院+文化”“健康+阅读”和“医学+写作”等议题,为业界搭建起坚实的医学人文交流平台。书香医院是一个联结患者、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文化交流平台,也成为医学人文的一个独特品牌和一张靓丽的名片。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作家周晓枫、诗人叶匡政、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编辑李英洪以及医学知名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论坛,南宁第四医院党委书记吴锋耀分享了“玉兰树下”读书会几年来走过的历程以及开展书香医院建设工作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展示。

     ★

     安宁疗护与生命文化论坛

     论坛邀请到了安宁疗护与生命文化领域的多位重量级专家,各位专家教授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谈及对安宁疗护与生命文化的感悟,这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也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升华。

     论坛的上半场包括4个讲座,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景军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题目是“从死亡叙事分析医疗生态深层问题”,深入剖析目前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引出对安宁疗护与生命文化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魏德东教授通过分享“阅读传统——日知而心慧”,从阅读的角度探讨对生命文化的认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路桂军教授通过讲述“文化疗愈伤痛”,带我们认识深植我们内心的文化如何起到抚慰心灵和疗愈伤痛的作用等。

     论坛的下半场包括2个讲座和1个专家讨论环节,王夫子教授作为中国现代殡葬教育的开拓者,讲述“致敬生命的礼仪”,生命的礼仪对于人生的圆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自于山东聊城宁养院的于云霞教授则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分享“安宁从业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最后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包括谌永毅、邸淑珍、雷爱民、李玲、施永兴、张振宇等以及清华长庚安宁疗护团队给大家带来“善终大家谈”,进一步探讨安宁疗护与生命文化的内涵。

     论坛内容涉及安宁疗护与生命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

     叙事医学论坛

     叙事医学,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一个与循证医学互补的医学分支,今年将举行第三届论坛。

     2021年叙事医学论坛将采用叙事医学临床故事分享演讲赛的形式开展。来自全国的有叙事故事的医护能手构成豪华选手团队。经过层层筛选,被打磨的叙事医学临床故事将在论坛上展示给大家。各学科领域资深专家构成的明星嘉宾评审团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一对一点评。

     本次论坛旨在总结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的新方法,以新视角、新观点、新体会来交流临床中的经历和思考,通过分享和交流,丰富临床诊疗思维、提高诊疗效率,创建和谐诊疗关系。

     ★

     赤脚医生精神论坛

     赤脚医生是中国乃至世界卫生史上的重要一页,为新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初级卫生保健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誉。研究赤脚医生精神是梳理中国医学精神谱系、弘扬中国医学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新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值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和徐州医科大学赤脚医生博物馆组织了第五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赤脚医生精神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业内外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形成共识。

     这次赤脚医生精神分论坛的主题是“赤脚医生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回顾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赤脚医生发展史,聚焦赤脚医生精神的内在价值,搭建全方位交流平台,探讨赤脚医生精神与中国医学精神的历史脉络及未来发展,分享中国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推动医学人文事业的建设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医学精神和赤脚医生精神,为健康中国而奋斗!

     ★

     肿瘤心理社会支持论坛

     医学是一门面对人的学科,在技术推进医疗进步的同时,人文在医学中一定不能缺少。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医学的两条腿一条是技术(科学),一条是艺术(人文),只有两者并行,医学前进的道路才健全、平稳。心理社会肿瘤学弥补了肿瘤临床的这一缺憾,这个学科不但可以管理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同时也治疗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全方位解决癌症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做到癌症“全人照护”。

     肿瘤患者是更加需要人文关怀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疾病诊断、治疗、进展、临终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精神心理负担,面对生命意义的缺失、尊严丧失等生存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由专业的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人员来提供帮助。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愿意付出自己真诚的爱、用专业的努力去帮助遭受苦难的患者和家属,同时立足科研,让心理社会肿瘤学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发展,强化医学人文理念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今年我们特别申请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中开设肿瘤心理社会支持论坛,让更多愿意为肿瘤患者提供人文支持的医务人员走进这个队伍,让更多遭受病痛和生命威胁的肿瘤患者感受到医学的温度。我们邀请肿瘤临床医学人文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共同探讨肿瘤心理社会支持以及人文关怀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意义。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报刊出版管理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