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搭建中美医学交往的桥梁——记著名医学家胡应洲
2022/10/14 22:20:59 中国医学人文

    

     医史钩沉

     协和在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及当下,始终位于国际医学领域前沿,为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奠作用。可以说,协和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创造了历史。而历经百年沧桑的协和,亦有着属于自己的一部史书。追逐协和历史,就像是在探寻一个无尽的宝库,无数神秘宝藏等待研究与发掘。归功于在国内外保存完好的、大量的、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许多学者将协和的相关历史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发表在协和年鉴及协和期刊的“医史钩沉”栏目。但鉴于学术文章要求,某些人物或独立事件难以纳入研究性文章,而这部分细节对于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亦有非凡价值。因此,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从国内外档案中心或图书馆保存的有关协和的档案中,挖掘更有意义的人物或事件,并佐以口述史等相关方法,使协和历史研究更加丰满,为您呈现更加精彩的系列协和医史故事。

     注:因北京协和医学院用过多个名称,本文统称「协和」

     ▌作者:蒋育红 刘久畅

     慈善捐赠搭建中美医学交往的桥梁

     ——著名医学慈善家、心脏病学家胡应洲

     在医学事业发展进程中,慈善捐赠(philanthropy)起到了积极作用。英文philanthropy的词根antropy意思是“爱人类”,也就是说慈善捐赠的对象不是与捐赠人有私人关系的人。

     近百年来,世界上出现了诸多闻名遐迩的慈善家,如卡内基、洛克菲勒,当代成功的中外实业家,如比尔·盖茨(Bill Gates)、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邵逸夫、郑裕彤等也都曾投身慈善事业。这些慈善家多先从个人捐赠开始,而后在机构内设立慈善基金或成立独立的基金会。

     教育与医学是慈善家颇为首选的项目,被资助的医学和教育机构也多以资助者命名,如美国排名前两位的“哈佛”和“约翰斯·霍普金斯”两所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分别以捐赠者“陈曾熙”和“布隆伯格”命名,国内很多高校也有“逸夫楼”等。

     众多无私的慈善捐赠者一直默默为医学卫生教育事业奉献着、努力着,美籍心脏病专家胡应洲(Clyde Wu,1931—2015)1也是一位积极从事社会与慈善捐赠的爱国慈善家,他的捐赠惠及中美两国的医学教育工作者。

     1生卒年以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告为准

    

     接受卓越医学教育

     成为出色的心脏病专家

    

    

    

     年轻的胡应洲

     胡应洲祖籍广东花县(花都)。1931年胡应洲在香港出生。父亲胡忠与母亲江素琛共孕育了九个孩子。胡忠在1940年代成为香港的“的士大王”。胡先生的母亲虽然受教育不多,但很注重且支持孩子接受教育。

     胡应洲从小就立志成为医生。香港英文中学毕业后,他前往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世界闻名的研究型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本科就读。1952年毕业后,胡先生报考位于纽约城的哥伦比亚大学(后文简称哥大)医学院并成功入学,是班里仅有的两个亚洲学生之一。

     胡应洲立志成为一名心脏病学专家,对心脏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他曾提到“我第一次把听诊器放到耳边,人的心脏跳动的声音就像悦耳的音乐。”这美妙的感觉影响了他之后的学术生涯。

     在美国,医学院学生在高年级(四年级)时均要去病房轮转(clinical rotation)。胡应洲选择在纽约著名的哥大贝尔维医院的医学部(Columbia Division of Bellevue Hospital) 轮转。在他做临床轮转的同年,该医院的康那德(André Frédéric Cournand)和理查德斯(Dickinson W. Richards)因心脏导管技术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这一巧合对他的专业方向选择再次产生了影响。

     美国所有医学院毕业生在毕业后先是在医院作住院医师(Resident),之后有些人会在医院作医生或自己开业,有些则在医院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即作研究员(fellow)。

     1956年胡应洲医学院毕业后,先在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作实习生。之后,在波士顿的城市医院(Boston City Hospital)成为一名内科住院医师,并成为心脏病的研究员(fellow)。年轻的胡应洲忙碌于门诊及实验室间。他致力于心衰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的研究,期间发表了20多篇论文。1961年回到香港,在香港大学医学院担任讲师。1962年,胡应洲与曾庆衡(Helen Wu)结婚,这段志同道合的婚姻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之一。

    

    

    

     胡应洲与夫人曾庆衡(Helen Wu)

     之后夫妻二人回到美国,胡应洲进入密歇根州州立韦恩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内科从事教学工作并进行心脏的新陈代谢方面研究。后来加入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Dearborn)的澳客瓦特医院(Oakward Hospital),成为该医院的心肺部主任,同时也是底特律总医院(Detroit General Hospital)心导管室的主要成员。1973年,胡应洲成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内科学院杰出院士称号(distinction of fellow in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热心社会工作

     与「协和」结缘

     胡应洲不仅是位心脏病专家,更是位热心社会工作的学者。胡应洲一家均是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1990年代初,应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请求,胡应洲的弟媳郭秀萍(Ivy Wu)开始承诺资助该校的学者到美国进修。胡应洲的弟弟胡应湘是香港非常成功的爱国商人。他曾经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来创办了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内地投资的香港实业家。胡应湘夫妇2受其父亲影响,也非常热心慈善捐赠。郭秀萍承诺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提条件是让胡应洲担任顾问。胡应洲及其夫人积极参与到选拔候选人的工作中。这个工作也逐渐影响胡应洲的慈善捐赠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胡应洲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

     2胡应湘及夫人郭秀萍于2021年4月为协和礼堂的管风琴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慷慨捐赠,使得修缮工作可以圆满完成。

     胡夫人曾庆衡美丽优雅且才华横溢,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获得钢琴专业硕士学位,她一直乐于对艺术事业慷慨捐赠。共同的兴趣和志向成为二人幸福婚姻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他们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对医学教育方面的捐赠并积极推动中美间的医学交流。

     胡应洲同样非常关注国内的医学发展。他对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贡献与捐赠同协和的情愫如胶投漆。胡应洲所就读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本科)及哥大与协和有着百年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合作关系,这成为三校独特的文化传承。他长期担任美国哥大校董事会的董事,达13年之久,其中有10年同时担任哥大健康科学委员会主席,也是哥大医学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成员(Columbia-Presbyterian Health Advisory Council)。胡应洲被誉为哥大“最慷慨与远见卓识的校友”。

     在哥大对胡应洲的生平介绍中,特别提到他在90年代初期重启了哥大医学院与协和的合作事宜。胡应洲曾对此非常自豪,称之为“罗曼蒂克的纽带”。这个浪漫的纽带始于胡应洲在哥大的求学经历。

     在胡应洲报考哥大医学院的面试中,面试官是负责学生工作的副院长(Dean of students)奥拉·赛弗灵浩斯(Aura E. Severinghaus)。奥拉于1920年加入协和医学预科学校担任教师,也是协和医学预科学校最后一任校长。

     在协和期间,作为细胞学家,奥拉与福斯特(Ernest C. Faust )和亨利·米兰尼(Henry E.Meleney)共同致力于日本血吸虫生殖周期的研究。1925年,奥拉回到美国哥大医学院,在解剖学系任职。1942年被任命为该学院助理院长,协助院长威拉德·拉泊莱(Willard Rappleye)负责学院的生员录取和教育工作。胡应洲这次“特殊”的面试让二人难以忘怀,源于曾在协和的工作经历,奥拉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他热烈欢迎胡应洲,胡应洲也对奥拉的善良永生难忘。

     在胡应洲的求学期间,哥大亦有多位卓有成就的教授先后在协和工作过。发现厌氧微链球菌的医学博士梅福兰(Frank Meleney)即是其中之一,他在协和的出色成绩与工作经历令求学中的胡先生十分着迷,胡应洲在哥大期间也曾在梅福兰的实验室工作过。更有其他在协和工作后重返哥大工作并做出卓越成就的学者,如被誉为美国“整形外科之父”的杰罗姆·韦伯斯特(Jerome Webster)、现代药理学之父的万代克(Harry Van Dyke)更增加了胡应洲对协和强烈的向往,拉紧了他对协和的“罗曼蒂克纽带”,为其重启了协和与哥大医学院的关系播下了种子。

    

     捐赠医学教育

     惠及几代医师

     1993年前后,胡应洲找到协和。当时巴德年院士刚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5年—200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文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长不久,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协和已开启医学教育方面的诸多大胆改革与创新。

     胡应洲非常赏识巴校长在教育、办学及人才培养、领导力等方面的想法与魄力,并表达了资助协和医学教育、重塑协和辉煌的愿望。巴校长与胡先生都不是协和毕业生,但二人对协和同样充满深厚感情,并在共同的“罗曼蒂克纽带”下成为长期的朋友,对医学教育的热衷、医学专业精神与素养使二人有更多共同的话题。从此,胡应洲夫妇二人开启了长达十余年对协和的捐赠事业。

     90年代,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大学对于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教学力量薄弱。作为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学府,协和在教学上得到的投入捉襟见肘,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才也很匮乏,1992届八年制毕业生中只有3人留在协和。为重燃协和昔日辉煌,胡应洲于1994年在协和设立了“胡应洲教学基金”,每年投入5万美元,暂设5年,于 1995年开始实施。协和为此专门制定了管理规定,这个基金不得用于科研与出国,专门用于鼓励青年教师向学及留校工作。基金每半年拨款给临床医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用于奖励临床教学、奖励优秀论文、设立最佳住院医师奖、优秀学生奖。

     针对当时外语教学急需外籍英语教师,胡应洲还特地从美国物色了两名青年华裔,资助他们来协和担任英语教师。胡应洲的医学教学资金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却是对教学士气极大的鼓舞,也将教育管理部门与负责临床教学与基础教学的管理者、教育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90年代我国互联网尚不发达,国内也未有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医学期刊和书籍是最主要的学习与了解世界的工具和窗口。

     胡应洲在2009年接受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的专访时也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乐趣”,他认为学习不能是网络浏览,而是要阅读书籍。1995年,胡应洲以3.5万港币在协和医院内设立了内科图书阅览室,并配备适当家具、灯光设备及复印机等。连续几年,胡应洲每年向图书室供应国际内科图书、杂志、教学声带与光盘(如至今仍在使用的心脏听诊光盘)、还有可检索10年文献的光盘检索系统。各类书刊都是他亲自在美国挑选之后打包邮寄到协和的,其中包括了最新版的《诊断学》教科书,亦恰当地配合了当时的诊断学教学改革。巴德年院士曾评论道:“90年代原版书价格非常高,这些原版书籍在当时对协和的帮助非常大。

     此外,每年从“胡应洲教学基金”中可拨款5000人民币用于购买国内的图书。协和医院提供图书房屋,并由内科学系领导,总住院医师协助管理。1995年11月3日,胡应洲夫妇出席了“胡应洲内科图书室”的开幕仪式。时至今日,“胡应洲内科图书室”一直是医学生和年轻医师学习的重要场所。

    

     重视人才培养

     搭建医学交往的桥梁

     幼年时代母亲对教育的重视及教育经历令胡应洲笃信「对人的投资」是最重要的。90年代,刚刚处于改革开放热潮的中国,整个科技界都希望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然而中国高校当时对外的交流渠道却非常少,且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美国或欧洲的知名学府并不热心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国内学者去国外交流均需要借助胡应洲这样的成功海外华人牵线搭桥。

     为了促进国内学者成长,特别是推动学科带头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战略方向,从90年代初期至2004年,胡应洲再次出资,开展了新的资助活动。

     他在哥大设立了“哥伦比亚大学中美医学基金会(Sino-American Medical Fund of Columbia University)”,用于资助协和医院和中国其他院校的低年资医生赴美国医学中心长期进修(包括哥大在内)。受其资助者,不管短期考察还是长期进修都被称为“胡氏研究员”(Wu Fellow)。全国有30名人员受其资助赴美考察,其中7名是协和及协和医院的教授和高年资的教学管理人员。

     胡应洲在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中提到:“他和夫人每年面试50名候选人。”1996年至2003年,16名协和医院内科和内分泌科的青年医师先后获资助去哥大等美国顶尖医学高校进修深造。胡应洲不仅出资,还利用自己的资源亲自帮助联系美国的接待学校,给使馆签证处写资助证明,协调安排住所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协和消化内科的钱家鸣教授是协和医院第一个“胡氏研究员”,胡应洲曾根据钱教授的要求,帮助她联系了专业对口的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顺利完成深造。

     胡氏研究员们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虽然夫妇二人从未提到过领导力培养的概念,但其在中国医学界领导力培养上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受其资助的众多学者中,有赫赫有名的陈竺、赵玉沛、刘德培3位院士。他们不但学术有成,还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其他“胡氏研究员”如李学旺担任了协和医院副院长、钱家鸣等成为国内消化内科的领军人。

     时任协和医大教务长的郑超强教授作为胡氏学者于1994年考察了美国哈佛、霍普金斯、哥伦比亚、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美国顶尖医学学府。回国后依托协和医院的临床教学团队进行了教学改革而获得北京市的奖励。“胡氏研究员”中绝大部分都重返国内,成为医疗、教学、管理领域的骨干力量。“哥伦比亚大学中美医学基金会”的基金设立,在为促进中美医学交往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医学领导力建设作出了贡献。

     胡应洲夫妇经常受邀回国参加协和的各种学术活动。协和对其夫妇的慷慨捐赠和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评价。1994年10月,巴德年院校长授予胡应洲“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教授”的称号。曾经负责过协和教育工作鲁重美、马遂、倪超等对胡应洲夫妇给予协和医学教育的贡献念念不忘,称赞胡应洲夫妇“不仅帮助了协和医院的现在,更帮助了协和医学的未来。”李学旺评论“胡应洲夫妇不计名利,不图回报,为协和医科大学和协和医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7年,协和举办了盛大的90周年校庆活动,特别邀请夫妇二人参与了全部活动。在CMB举办的庆祝晚宴上,胡应洲与参加晚宴的国内外著名医学家及医学院院长一起发表了自己对医学教育的看法。

    

    

    

     2007年10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庆祝90周年庆典上,胡应洲夫妇及何大一在聆听发言。

     2008年10月,胡应洲夫妇还作为嘉宾,出席了协和医院北区扩建工程的奠基仪式,对医院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怀。

     后记

     胡应洲对中国医学事业的捐赠亦体现了众多海外华人的爱国情结。正如巴德年院士在谈到胡应洲一家人时说到:“从他们一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

     2010年,他在给医科院国际合作处王安有的电子邮件中写到“我希望这次带着我的儿子到中国旅游,能让我的孩子们看看中国瑰丽的风景。”

     2015年10月7日,胡应洲去世了,胡夫人先于他去世。二人在中美两国医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大半生所致力的促进中美医学交往的慈善捐赠在夫妇二人去世后由后人延续着——两个儿子继承了父母的事业。

     2016年哥大胡氏家族健康研究中心(Wu Family China Center for Health Initiatives)开始运行。该中心通过举办年度研讨会、资助博士后项目、冠名讲席教授等方式,推动哥大与中国高校的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

     知名美籍病毒学家何大一(David Ho)也是哥大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荣获“胡氏教授(Wu Professor)”的称号。20世纪20年代3到50年代,曾在协和工作过、之后到哥大医学院工作的杰出医学家们始终为保持哥大与中国的长期友好关系做着持续的努力。在这些卓越的哥大的校友与成员中,胡应洲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一生为医学教育及慈善捐赠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美医学工作者。

    

     3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的渊源始于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包括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胡适。1929至1949年,胡适担任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董事会理事。1914年,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孟农(Paul Monroe)应邀参加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中国会议, 并作为贵宾参加过1921年的协和开业仪式,第二年又再次访问中国,并在协和礼堂做了讲座。老协和的医学预科学校都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授课的。富路德(L. Carrington Goodrich)曾经担任过协和预科学校的英文教师,罗氏驻华医社的助理副主任。后来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知名的研究中国的学者,著有经典著作《中华民族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内容参考资料

     1. Wortsman, P. (2018). Building a Bridge of Medical Knowledge, the Wu Family Way. Columbia Medic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lumbiamedicinemagazine.org/alumni-news-notes/fall-2018/buil...

     2. Cournand and Richards: The Nobel Prize, Roberta M. Goldring, https://doi.org/10.1513/AnnalsATS.201710-773KV,PubMed: 29461886

     3. 约翰·齐默尔曼·鲍尔斯著,蒋育红 张麟 吴东译《中国宫殿里的西方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4. 北京协和医院胡应洲教育基金纪念册,2004年3月(内部资料)

     5. 北京协和医学院档案中心(内部资料)

     6. 中央电视台(9)CCTV9 2009年 胡应洲专题采访

     7.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1995年11月21日

     感谢: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巴德年院士提供的口述史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中国代表处主任李文凯博士提供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相关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曾经负责过教育工作的倪超、潘慧等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档案中心 陈建辉主任 王宇

     作者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

     蒋育红副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副教授。2017-2018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访问学者,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近百年中美医学卫生交流历史及美国医学人文的发展。曾经发表关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历史、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历史、中国护理发展史、医学人文方面的文章数篇,翻译了数部有关协和历史与中国医学发展史书籍,合著文集一部。曾受邀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美国多所大学及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国内院校做过医学人文、协和历史及护理历史等方面讲座,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言。已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文理学院(Krieger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聘为2023年客座副教授。

     本期栏目主持人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李乃适教授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八年制)医学博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系理学博士。北京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委会常委。

     编辑 丨刘洋 赵娜

     审校 丨李娜 李玉乐 董哲

     监制 丨吴文铭

    

     《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及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至medj@pumch.cn,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图文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科普内容仅用于大众健康知识普及,读者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自行处置,以免延误治疗。治病就医相关需求请于北京协和医院APP线上或线下就诊。

    

     「阅读原文」走进医史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医学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