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起源及其人文精神
2016/11/18 15:56:56华医人文 医学要闻

早期的医院大多是由避难所或收治病人的教堂演变而来。
图片中显示的医院是一所教堂,设备简陋,甚至没有医疗设备。医疗服务人员大多是由教堂牧师、修女或信教徒担任。该图中给病人提供照顾的是St.Elizabeth。她自愿照顾或帮助病人、穷人或处于苦痛中的人,给他们安慰或呈送食品,或做些简单的护士工作,并设法让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那些病者或穷人的需求。St.Elizabeth是虔诚的基督徒,认为在替耶稣做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图片来源:Http://nobility.org/2013/12/09/elizabeth)

早在公元前,在古罗马、古埃及和古中国,就出现了可为患者诊病治疗的医生。但是,医院作为一个专门收治患者的特定场所,则是公元后才出现的。
公元1 世纪,在耶路撒冷传教的耶稣,指引自己的使徒,建立了为病者和穷人提供食宿和医护救治的场所,成为医院的雏形。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教会的发展,在欧洲遍地生发。现今,在欧洲很多地方仍保留着当时教会医院的旧址,甚至现代西方的不少医院还是从那个时期发展至今的。
公元2 世纪,占领了欧洲大片土地的罗马大帝开始为自己的士兵设立医院,治疗他们在战场上的负伤。
中国在周代已建立了完整的医疗制度。据史料记载,从汉朝起,在旱灾、瘟疫发生时,都有皇帝或官员设立专门的地方,安排医生给民间百姓治病,并且大多是免费的。在北魏和唐宋年间,由寺庙、官府创办或“公私合办”的医院形式都出现过,称为“病坊”“别坊”“安 乐坊”“养病院”等,有的甚至达到可同时容纳300 位入院病人的规模。
医院的发展和演化,始终蕴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医院从一出现就是以关心病人、体现医学人文精神而展示在社会面前。
现今,我们的医院大多是延续西方模式发展而来,既要致力于医技水平提高,也应谨记其人文精神,更应继承我国古代医者的人文观。
(本文刊登于《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5期,作者为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王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要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