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提高 创新发展——齐学进在中国医师协会报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12/7 11:09:59华医人文 医学要闻

     编者按:11月26日上午,中国医师协会在京召开“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报刊工作会议”,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总编:

     大家上午好!我受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的委托代表中国医师协会,首先感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位领导多年来对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报刊工作的支持。感谢各报刊编辑部总编、主任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投入,使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报刊成为在卫生界有较大影响的期刊集群。

     中国医师协会是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协会,是全国医师的行业组织,其职能包括监督管理、培训服务、自律维权、医师考核为主体的行业管理事务。近年来,特别是第三届理事会以来,国家卫计委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中国医师协会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医师维权和自律方面,通过成立医师维权律师团、建立医师维权基金,医师健康关爱基金,研究提出医师收入建议,在第一时间主动发声,较好地起到了医师之家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地承担政府职能,中国医师协会除负责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任务外,还承担起全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中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日常管理与技术指导任务,目前参加住培人员已达到20万人(加上专硕研究生参与纳入住培的10万人,共计30万人),参与的专家老师已达到30万人。现共有559家住培基地、8000多家专业基地、700多家协同基地、1072家全科实践基地,85家中医培训基地,经过近三年的大力推进,中国医师协会制定培训标准、落实监管措施、组织基地质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使中国医师队伍的培训、考核与管理走上了一条规范化道路,在行业管理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医师协会已设立二级分支结构(专科医师分会、专业委员会)76个、地方医师协会45个。中国医师协会已成为全国400万医师会员之家。多次获得国家卫计委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协会的出版工作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主办或合作出版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36种、报刊1种,涵盖了我国医药卫生科学的多个专业。各报刊在中国医师协会规范化管理和指导下,学术质量、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都取得较大进步,已经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系列期刊集群。中国实用系列杂志已经成为医学期刊界的一面旗帜:内容贴近读者、贴近临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好评点赞;很多杂志像《中国计划生育与产科杂志》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上线手机APP,不但扩大了影响,而且组织了更多稿件,使学术质量更上一层台阶;《疑难病杂志》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喜欢的杂志,为医务人员拓展视野、提高诊疗水平、解决临床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平台;《医学综述》杂志各项评价指标都名列同类杂志前列;《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创刊出版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最佳期刊奖,2016年又获得中国最美期刊称号;《医师报》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会报,越来越受广大医生的欢迎,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根据工作发展需要,我们又申报了《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和《中国医界》两本杂志,国家卫生计生委已批准,正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

     今天这个会议,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是研究形势,调整思路,明确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医学出版作为融医学与出版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交叉产业,我们要认清出版和医学两个方面的挑战。从出版方面讲,传统报刊出版业,包括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受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发行量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近几天,听闻《京华时报》被兼并收购,预示着传统出版业寒冬正在向我们走来。放眼海外,传统媒体倒闭关门的更是接连出现,大的出版商包括Springer、Elsevire等也都在不断裁员、转型升级。所有这些,标志着人们的学习、阅读和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适应和应对,需要我们有新的思路和对策。从医疗和医学方面讲,在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以后中,中央把健康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习主席明确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前两天,世界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召开,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实现人民健康、全民小康,医疗卫生行业是全民健康的主阵地。

     随着医改的深入,国家对医疗和健康投入力度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出版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广大医师学习和掌握新业务新技术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特别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对健康科普知识的掌握会更加迫切,这为我们医学出版提供了重大机遇;移动媒体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为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条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更加激烈,人们对医学人文、情感抚慰、医患沟通提出了更高层面的需求;而数字出版带来的信息泛滥,使得信息和知识赢利的空间更加狭小。在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作为医学出版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医学出版规律和特点,深入准确把握阅读走向和需求变化特点,在做好传统出版的同时,潜心研究对策,主动推进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战略转移,抢占新的历史时期医学出版的制高点,并构筑具有中国医师行业特点的医学出版高地,掌握新时期医学出版的主动权。在这方面,希望协会编辑部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形成科学而可行的发展规划,主动推进协会的转型升级,率先实现传统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出版。具体如何融合?采取什么策略、路径、方法?请在座的各位总编、各位主任一起参与研究,协会将全力给以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感谢各位总编、主任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推进中国医师协会系列报刊再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要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