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委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
2016/12/11 16:04:49华医人文 医学要闻

     初冬时节,人文扬州。一个以“健康中国与医学人文精神建设”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会者。12月10日,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委工作会议首先拉开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王德、《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张艳萍以及来自各地医院的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和编委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

    

     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王德

    

     《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张艳萍

     会议伊始,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副总编王德对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汇报,就杂志的定位、栏目以及发行等方面的问题与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王德主任指出,《中国医学人文》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办成一本有温度的杂志、一本有力量的杂志、一本安静的杂志。在中国医师协会领导、总编、副总编和各位编委的支持下,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开展顺利,2015年杂志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最佳期刊,2016年又获得中国最美期刊称号。但《中国医学人文》杂志仍是一棵幼苗,还需要同道们的栽培、浇灌、爱护和支持。

     郎景和院士作为《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的副总编以及《医师报》的副主任委员,对杂志和报纸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郎院士指出,对于此次会议,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来学习,学习对两本刊物的认识,学习作为一名读者,一名作者,一名编者,能够做些什么。第二,《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医师报》都是人文类的刊物,需要专业化,他的专业化指的就是医学性与人文性,人文就是医学的本源。郎院士表示,如果只讲医学,这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忽略了人文,我们就会像丢了根一样,所以他希望经常性地能有人文类文章的出现,作为医学类杂志,如果既有医学类的东西,也有人文的东西,那就很好,国外很多知名医学类杂志,都有很多优秀的医学人文专栏,非常受大家欢迎。第三,我们应该推广和发展叙事医学,叙事就是医生病历的另一种写法,另一种角度的表述,表述对病人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对医患之间感情的认识,以及对健康和人文的认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势,我们写的一些科普类文章,也都是很好的叙事医学。郎院士认为最好的叙事医学文章就是阿图·葛文德的作品,阿图·葛文德的作品有一个三部曲,同时他也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顾问,他写的每一个病、每一篇案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述小说,体现了对人、对病人的关爱,也揭露了一些医学本源的东西,我们的努力以及最后的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其实也许相差很远。郎院士指出,大家都可以读读阿图·葛文德的作品,作为医学人文的工作者或通讯员,更应该读他的作品。第四,我们应该加强合作,这包括临床医生与医学人文工作者的合作,与作家的结合等,我们要了解医生,我们要了解病人,我们要了解作者,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医生,更多的作家,写好医生,讲好医生的故事!

     《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张艳萍在会上介绍了《医师报》相关的发展情况。《医师报》定位在新闻、人文和学术领域,宗旨是服务医师,服务专科专家和协会。今年1月8日《医师报》将度过自己的十一岁生日,这些年来,《医师报》和医院的专科联系较多,和宣传科联系不够,特借此机会想和医院宣传科建立更好的联系,挖掘更多的资源和素材。《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张艳萍表示,作为媒体人,尤其是医媒,我们面临着很多困惑和困境,比如人们对医媒的不理解、新媒体的冲击和信息泛滥等问题,我们医媒人自己一定要做好传播者的角色,发出主流媒体科学理性的声音。《医师报》现在的发行量是八万份,微信关注量已破十万。希望通讯员能把医院更多更好的新闻、人文、医学事件通过《医师报》平台和《中国医学人文》杂志传播出去。

     会上,王德主任宣布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院士、中国医师协会齐学进副会长和《医师报》张艳萍常务副社长给特约通讯员颁发了聘书。齐学进副会长就特约通讯员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做了相关报告。齐学进副会长指出,中国医师协会是中国医师之家,是中国医师行业管理组织者,肩负着自律、维权、培训、管理和监督等政府委托的重要任务。中国医师协会有功能健全的现代化出版阵地,包括网站、微信、《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医师报》,以及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30多本杂志,在中国卫生出版战线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个出版集团对于中国医师协会,对于中国医师队伍建设,对于医师之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回想当年毛主席在延安讲过共产党打天下要靠两杆枪,一个是笔杆子,一个是枪杆子,一文一武。建国以后毛主席也讲过巩固天下也是两杆枪,文化阵地、宣传阵地、出版阵地。医师协会作为有四百万医师的行业组织,要维护好医师行业的权益。出版、报纸、网站,要为行业发声、维权,要让全社会理解我们,理解医师的不容易,理解我们这行业的不容易,实际上我们这个行业无时无刻不在涌现大量可歌可颂的人和事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通讯员就有着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掘和宣传身边感人的故事。

    

     与会嘉宾为特约通讯员颁发聘书

     齐学进副会长指出,出版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发声,医闹发生时,我们要挺身而出,维护医生的尊严、权利。第二,医生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行业,需要终生学习医学人文、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出版是医师成长的园地。第三,出版行业是医生的一个心灵港湾,精神感情的寄托。齐学进副会长进一步指出,要做好出版工作至少需要四支队伍:第一支队伍是编委队伍,好的编委会是引领者、把关者;第二支队伍是作者队伍;第三就是读者队伍;第四就是通讯员队伍。通讯员队伍是一线的先进感人事迹的发现者、提供者和撰写者,同时也是协会出版的宣传者、推广者和发行者。医师行业本身就是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跨界学科,齐学进副会长表示希望有医学情怀的一大批作者,能够为我们这个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盛宴。最后齐学进副会长鼓励医疗行业的同行,尤其是与会的特约通讯员,基于维权、写作这样的意识和条件,立足现有的岗位,拿起笔来,在这个岗位上成长成才。

     最后,来自的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的党委书记王锦帆,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院长孙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干事赵俊宇,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的干事赵勋就医院宣传、卫生出版等方面进行了自由发言和讨论,为我们医疗行业的新闻宣传和出版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党委书记王锦帆

    

     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孙峰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干事赵俊宇

    

     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干事赵勋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医师协会首批特约通讯员就此诞生了,特约通讯员手中沉甸甸的聘书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坚信通过这些特约通讯员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一线的事迹,聆听到更多感人的故事,传播更多的行业正能量。

    

     会议现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要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