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人文大会】曾益新:大力推进医学人文建设
2017/9/10 14:02:24 医学要闻

     2017年9月8日,“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会长袁永林及10多位院士与会议代表共10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主旨是健康中国与医学人文建设。以下是曾益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直接影响群众就医体验和改革“获得感”,坦率地讲,一些医患沟通上的问题甚至医患矛盾的发生,与有的医务人员人文素养不足也有关系。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医德尤为重要。

     要加强医学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人文教育和医德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无负司命之责”的职业思想,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使医学成为有情怀、有温度的科学。要坚持文化引领,倡导传帮带,使学生在老师的培养关爱中、言传身教中感受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成长成材。要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珍惜职业岗位,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秉承职业操守,打造一支风清气正、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队伍。

     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在要求医务人员去关爱患者之前,首先要让医务人员得到关爱,因为得到关爱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去关爱患者。传统管理观念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设想为约束与被约束、控制与被控制、监督与被监督的紧张对立的关系。

     我们的医院管理者要摒弃这种管理理念的弊端,要尊重医务人员,理解医务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倡导、鼓励他们勤奋上进,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工作的幸福感。要让医务人员知道,对医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得再好,如果对患者没有爱心,不会去关心患者,不懂得患者的心理,也难以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所谓“大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

     在诊疗方式上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与情绪,重视与病人的沟通,要使医学实践从单纯寻求药物、手术的治疗转向追求治疗安全、持续有效、微创或无创、改善预后、经济耗费低和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服务流程的设计要多为患者就医着想,尽可能地方便、优质、高效、温馨;在具体的诊疗动作和沟通语言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比如要礼貌周全,服饰穿着整洁、得体,再如听诊前先把听诊器捂热,问诊语言尽可能态度和蔼等等。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他们人格的尊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要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