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人文大会】韩启德:医学的使命与困惑
2017/9/15 9:34:55 医学要闻

     2017年9月8日,“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会长袁永林及10多位院士与会议代表共10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主旨是健康中国与医学人文建设。以下是韩启德副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现今的医学真的是以人为本吗?还是以资本为导向?医学在为哪些人服务?这涉及到医学技术发展方向的问题。

     医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明确的,即为患者健康服务。但目前医学技术不尽然是在为大多数人服务。很多是以资本为导向,在为少数人服务。

     前段时间,美国FDA批准了诺华公司的CAR-T上市,用于治疗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初步定价为47.5万美元。但药物临床只观察了六十几个患者,观察期为1年。如此的药物应得到推广吗?而FDA批准此药物上市背后的含义也值得我们探讨。

     最近国家谈判通过了十几种靶向药物,药物价格下降了60%~70%,但是降价的代价是进入医保。医保有没有计算过,能不能承担这些费用?靶向药物的作用是肯定的,可延长生存期,患者需要它,但它并不能治愈疾病。那么靶向药物应放在基本医疗和人民健康的什么位置?

     众多周知,罕见病的发病率极低,而只有5%左右的罕见病患者有药可医,但价格昂贵。那药物用还是不用?患者家庭可否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此,有人呼吁应把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但我们需要思考实际问题,国家能否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医保又应保障谁的健康?

     有人呼吁,出于对生命的保护,罕见病应得到救治,因此国家应该承担医疗费用。但是,在自然界存在优胜劣汰,物种的生存是自然的选择,作为发病率小于万分之几的疾病,罕见病救治问题涉及医学伦理的思考,当然也涉及医学人文的思考。

     我国的医学指南体现了科学与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技术应求真,而以人为本的求善思想则应结合中国国情。处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医疗服务也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应当以人民群众为导向,不是以资本金融为导向。目前有很多科学的发展受到资本的驱动,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要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