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与科学精神
2019/7/17 14:48:58 医学要闻

    

     人们常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但实际上人文既要“求善”也要“求真”“求美”。人文不“求真”,不实事求是,医生写病历不客观,甚至因医疗纠纷而弄虚作假,伪造病历,何来人文之善、人文之美!人文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科学精神并不只是科学研究人员应具备的要求或素质,全社会所有人员都应具有科学精神。讲话做事,求“真”是最基本的前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说话不讲信用,行为不讲原则,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若是这样的人则可以说是小人了。)

     新闻报道常有贪官落马的消息:某某人道德败坏,贪污受贿,权色交易,权权交易,伪造证据,违反政治纪律等等。但还是这个落马官员,在提拔时却描绘成: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品德高尚,团结同志,廉洁清明,作风正派等。同样的一个人变化怎么这么大呢?媒体报道真实客观是媒体的灵魂!

     再如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一个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现今,由于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导向,中国大量优秀科研论文投稿至国外所谓SCI期刊,盲目片面追求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和排名。有些科研人员甚至弄虚作假,找第三方中介伪造科研论文成果投至西方期刊,结果曝光后成为国际笑话,被天下人所耻笑!在投向国外期刊的论文中,也不乏优秀科研成果,结果导致大量中国科研成果资源外流,中国的科研人员变相地为西方国家打工,国家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最终并没有把科研论文成果首发在中国。西方杂志还以收取论文版面费的名义,搜刮中国人的大量钱财;国外的出版商又高价以数据库的形式再卖给中国的各大图书馆,以中国的资源再赚中国人的钱财。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network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network

    

     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习主席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主动把所有科研论文成果首发在中国期刊上,为祖国发展增光添彩!若是国家研究基金或经费资助的课题,则必须强制性地要求把科研论文成果首发在中国期刊上。

     试问即使中国在国外发表“SCI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又如何!对中国或中国人民有何意义?既不能提升中国国力,也不能解决民生问题。“SCI论文指标”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卖国指标”,反映的是部分制定人才评价指标的领导文化不自信和崇洋媚外的心理。

     问题出在哪里?不能简单地说是文化不自信和崇洋媚外的心理,更主要是科学精神缺乏!社会风尚败落!人心不古!社会物质丰富、科技进步并未成就人类文明进步!看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国际争端的处理,没有原则,更无仁爱之心,完全是利益使然!现在大学培养出来的至少有一小部分是:聪明的、势利的、无原则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正是这一小部分人,却能爬上社会高位,影响社会风气,社会破坏性极大。如有一个青年人,当院士院长前称兄道弟,当院士后趾高气昂,好像当院士了,水平就一下子提高了,不可一世,到处指手划脚,实际上水平还是当院士前的水平,甚至还有可能不如当院士前的水平!因为这样的人一心投机钻营,不具科学精神,也无人文情怀。

     我国持续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周朝为什么能维持近800年的历史, 主要与周朝的礼乐制度有关。礼乐制度就是社会礼仪规范和文明建设规范。其礼乐制度是孔子最为崇尚的社会文明制度。个人认为:现今社会也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一套完整、详细、可行的“礼乐”社会文明规范制度,与法律制度相辅相成,才能“文明以止——人文也”。

     现代社会,随着民主体制的广泛建立,人文又被赋予“追求平等”的内涵。目前,人文涵盖了以下学科: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法律和政治学、文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宗教、表演艺术(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等。

    

     医学是人文和科学的高度融合和统一。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是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医务人员过度依赖科学与仪器,而忽视服务对象是有思维和情感的“人”,医者的一言一行都影响患者的就医感受和就医体验。

     人文的作用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医学人文的目的不是推进艺术发展、文学进步、或哲学思考……而是使医者从上面文科知识中对医学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化、政治、经济对医学的影响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医疗活动中患者以及同事的心理感受能够产生同理心和同情心,能够运用批判思维深入理解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中的种种观念和问题,进而形成兼具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职业人格。

    

     医者提高人文素养可以通过:

     哲学:思考存在价值,提高思辨能力。

     伦理学:重视道德培养,提倡互相尊重。

     文学和艺术:从作品中体会患者心理,批判性思考其中的行医方式。

     历史学:了解社会发展对于疾病认知和治疗手段的影响。

     宗教:了解宗教信仰对于生老病死的看法。

     社会科学:了解社会架构以及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更融洽的交流和沟通。

     科学的作用一是科学的成就和发展,为治病救人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可能;科学进步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二是科学进步本身也为人文关怀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如网上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电子处方等节省病人时间,极大地方便患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和就业体验。

     医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发现自然规律是途径、是手段,却不是医学的目的;医学也不能全部归属于人文范畴,无论是人性的优劣,还是文学艺术造诣的高低,或是政法体制的改革,都不是医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医学是人文与科学的高度统一,二者统一于医学的宗旨:治病救人及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强调加强医学人文建设,不能背离科学和科学精神。

     结 语

     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加强医学人文建设不能背离科学精神。没有科学精神也就没有人文!没有科学精神也就没有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科学家!没有科学精神更谈不上人文的真、善和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要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