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阳性率翻了近60倍!一家六口全部中招,著名演员发文确诊,这波甲流是新冠变异株吗?
2023/3/15 18:57:17 医脉通

    

     导读

     甲流来势汹汹,为何会让如此人心惶惶?

     来源:医脉通作者:阿泰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随着全国发热门诊人数持续增多,甲流多次冲上了热搜。

     昨天(3月14日),著名演员于和伟发文称自己感染了甲流,这一消息迅速冲上热搜。

    

     2月入春以来,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地的多所学校都出现了因学生感染甲型流感而通知停课的情况。

     北京市疾控中心2月27日发布通报:季节性流感疫情出现上升,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占35%,乙型流感占1%。也就是说,北京季节性流感中甲流占比99%!

     为加强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3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必要时可以实施疫区封锁,停工、停业、停课。没想到,这一流感预案在网络上迅速被刷屏!一时间,舆论浪潮不断,很多人称彷佛又回到了新冠疫情时代。

     甲流来势汹汹,为何会让如此人心惶惶?

     28天阳性率翻了近60倍!

     这波甲流,中招的不仅有孩子,成人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3月11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通报多项最新数据。数据显示,

     2023年第7周,也就是2月13日-19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下降至3.4%,之后呈低水平波动。而与之相对的,2023年第六周到第九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均呈上升趋势,阳性数比例分别为2.6%、7.8%、23.9%和41.5%,上述四周共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分别为9起、108起、390起和720起。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由上图可见,流感病毒阳性率在4周内呈上升趋势,并于2023年第9周升至41.6%。也就是说,在2月5日至3月5日的28天时间内,流感病毒阳性率从0.7%激增到了41.6%,翻了近60倍。

     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什么这一轮甲流如此凶猛?

     一人感染,全家中招!为何这轮甲流如此凶猛?

     3月9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胡丹丹分析,这很大程度上跟疫情放开后,大家防护措施不到位有关。另外,新冠疫情过后,全人群整体抵抗力较弱,对流感病毒免疫力有所下降。

     她提到,今年的甲流一人感染,全家中招的情况非常多。“甲流病毒传染力强,不少患者有家庭甲流接触史,很多家庭先是孩子在校感染,然后家长出现了高热、寒战,再来医院做咽试纸确诊阳性。”

     上周,张女士一家六口轮番被甲流打倒。先是5岁小女儿去了商场的室内游乐场后,出现高烧、呕吐的情况,第二天大女儿也发烧了,还伴随咳嗽、拉肚子,最后中招的是张女士和老公以及父母。

     “孩子们高烧反复,最后都去了医院,开了抗病毒药,现在还在恢复中。我们大人的症状比较轻,只是低烧、头痛、咽痛,我用了家里常备的感冒灵,睡一觉症状就缓解了。”张女士说自己家还算幸运,两个孩子出现症状后全家人都戴好了口罩,家里保持通风,夫妻俩接力照顾孩子。

     这波甲流是新冠变异株吗?

     “这一波来势汹汹的甲流会不会是新冠的变异株?”近日,有不少网友有此担心。

     其实,虽然新冠和甲流症状相似,都发热,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介绍,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在基因构成上,新冠病毒是单链的RNA病毒;而甲型流感病毒则是具有8个分段的RNA病毒。

     虽然新冠和甲流是两种不同的病毒,却也不乏相似之处。“首先当然就是新冠和甲流在感染后的症状比较类似,比如出现发热、咳嗽,我想这也是造成不少人误以为‘甲流就是新冠’的主要原因之一。”田耕表示,“其次,两种病毒都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来进行传播;两种病毒都能造成肺炎,出现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不过,目前门诊看到流感病毒引起肺炎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

     很多人都有疑问,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专家表示,甲流和新冠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当前是流感流行季节,理论上是可以叠加感染的。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甲流与新冠两者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有叠加感染的可能性,但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在免疫功能低下,体内新冠病毒没有完全清除的情况下,才有一定合并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已掌握的发热门诊监测数据,当前发热患者中以甲流占据绝对多数,比例较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称,如果不做很好防护的话,同时感染或者是先后感染是可能的,但是现在从目前我们检测像发热门诊,我们流感也检测新冠也检测,目前新冠的检测没有发现。

     总之,面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是最重要的。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积极接种疫苗,科学预防才是王道!

     太火爆!甲流抗原价格是新冠抗原近30倍,有必要囤吗?

     随着甲流传播面扩大,甲流抗原检测试剂、甲流试纸等自测产品也受到关注。淘宝平台3月13日数据显示,“甲流抗原”在该平台的搜索热度超过666万,与上周相比增长13%,热度值已经超过流感“神药”奥司他韦。受甲流来袭影响,京东热搜榜数据显示,自3月7日以来,甲流抗原已连续多日霸占热搜前列。

     据报道,甲流抗原试剂的销售价格普遍在50元~60元/人份区间,是新冠抗原试剂的近30倍。

     目前甲流抗原试剂十分抢手,部分经销商手中已经没有现货,需要等待3~4天才能到货。

     那么,甲流抗原准确度如何?是否有必要囤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优势在于速度快,十几分钟就能出结果。“一旦出现症状,自行测一下未尝不可。尤其在流感流行季节,及时自测能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对老年人和小孩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为适用”。

     “即使没有抗原,也可从症状上进行自我判断”。卢洪洲表示,大家可从以下方面“初筛”甲流。

     1. 看发热情况。感染甲流后,一般发热较为明显,常常是高热;而普通感冒一般是中低热。

     2. 听咳嗽。普通感冒是偶尔咳嗽,感染甲流后的咳嗽相对较重。

     3. 看呼吸道症状。普通感冒的症状多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但甲流感染的上呼吸道症状会比较“温柔”一些。

     4. 有无全身症状。感染甲流后,常伴有肌肉疼痛、头痛、身体乏力等全身症状;普通感冒全身症状不明显。

     5. 看病程。无论普通感冒还是甲流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区别在于:普通感冒病程短,通常3~5天可自愈;甲流大多在发病3~5天后才能逐渐退热,咳嗽、体力恢复需要1~2周。

     6. 有无并发症。甲流感染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普通感冒很少引起上述情况。

     如何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烧、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周身不适,也有一部分表现为咽喉肿痛、流涕、上吐下泻等,严重的还可以出现肺炎。甲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高热居多,基本是在39度以上的高热。甲流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全身肌肉酸痛。而普通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的卡他样症状,比如说流鼻涕、咳嗽这些表现,很快就好了,所以从病程来看严重的流感可能5~7天的病程,普通感冒一般都是三五天就结束。

     甲流来势汹汹,作为高发群体的儿童应如何防范?

     近日,流行性疾病盛行,新冠病毒、诺如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流都开始流行起来,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区分甲流与这些病毒,如何治疗及预防儿童甲流呢?

     医脉通儿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表区教你区分甲流、新冠、诺如、RSV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甲流患儿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但患儿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说明为甲流重症病例,需要及时就医,入院治疗:

     1.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 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增快:5岁以上儿童>30次/分;1-5岁>40次/分;2-12月龄>50次/分;新生儿-2月龄>60次/分;

     3.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 少尿:儿童尿量<0.8mL/(kg·h),或每日尿量婴幼儿<200mL/m2,学龄前儿童<300mL/m2,学龄儿童<400mL/m2,14岁以上儿童<17mL/h,或出现急性肾衰竭;

     6. 合并肺炎;

     7.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8. 需要住院的其他临床情况。

     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儿童常用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用法用量

     治疗用法:

     疗程5天,重症可适当延长;

     ≥12月龄:≤15kg者,30mg/次,bid;15-23kg者,45mg/次,bid;23-40kg者,60mg/次,bid;>40kg者,75mg/次,bid;

     9-11月:3.5mg/(kg·次),bid;

     0-8月:3.0mg/(kg·次),bid。

     预防用法:

     疗程10天;

     ≥12月龄:≤15kg者,30mg/次,qd;15-23kg者,45mg/次,qd;23-40kg者,60mg/次,qd;>40kg者,75mg/次,qd;

     9-11月:3.5mg/(kg·次),qd;

     3-8月:3.0mg/(kg·次),qd;

     0-3月:不推荐使用,除非紧急情况下,经临床评估必须应用。

     扎那米韦用法用量

     治疗用法:10mg,2次/天;

     预防用法:10mg,1次/天。

     帕拉米韦用法用量

     治疗用法:最大剂量600mg,qd,滴注时间≥30分钟,疗程1-5天,重症可适当延长;

     91d-17岁:10mg/kg;

     31-90d:8mg/kg;

     0-30d:6mg/kg。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北京日报、潮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医脉通儿科等。

     责编|阿泰 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被鼓励做兼职以后,有人半月收入一万五,已离职创业…有人质疑:医护待遇有这么差吗?

     “学医后遗症”的诊断与治疗

     药剂科主任私下取药、找人代打卡算不算严重违纪?医院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一地发文:每年计划投入5468万元,支持医疗人才学科建设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