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每月必须门诊就诊一次,每晚必须无偿加班到8点才能回家…这样的考核评审有意义吗?
2023/3/21 19:13:44 医脉通

    

     导读

     不弄虚作假,求真求实,才是比医院考核达标和等级评审更重要的事!

     来源:医脉通作者:叶正松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长三角地区的一位医护人员,在某医学论坛发贴曝料称:医院通知,为了完成上级指标,要求所有职工3月15日至31日期间、4月至12月每月,每人务必要到医院方便门诊完成至少1次就诊,只要配合方医生完成就诊病历记录就可以,可以不检查不开药。医院要求各部门科室落实到位,对未完成的科室按综合目标未完成指令性任务考核。

    

     方便门诊,开设初衷,是为一些明确诊断、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后续定期配药、复查及辅助检查等服务,为了给慢性病患者看病方便而设立的门诊。

     到方便门诊的这部分患者,很多都不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往往只需要开药。而很多慢性病用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比如一线靶向药物、一些免疫疾病药物等等,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没有,只能去大医院开具,确诊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就不得不涌向大医院开药。因此,开设方便门诊的最初目的,是对于拥挤不堪的常规门诊而言,具有分流患者的作用,可极大的减轻综合门诊和专科门诊的压力。

     比如我所在的医院方便门诊,慢性病患者只要直接在前台支付一元钱取一个方便门诊号,除了直接开药以外,也可以直接让方便门诊医生开具相关检查项目,再等自己挂的专家号到了,就可以直接将检查结果给专家看即可。说实话,方便门诊的的确确方便了广大慢性病患者。

     可任何一个好事情,一旦与考核指标相挂钩了,就很容易办成坏事,或者容易办成假事。

     比如长三角的这家医院就是——为了完成方便门诊考核指标,强制指派职工去方便门诊就诊,这就是赤裸裸的将一件便民之举流于了严重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害死人更害苦人,这些年,医务人员苦于此类形式主义久矣。

     昨天,就有一位浙江的医生向我们反映,说是其所在地区的几家医院,为了迎合等级评审,强制医护人员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费。其中一家医院为了迎合等级医院评审,下发通知强制职工必须加班到晚上八点才能回家,个别科室强制低年资医护人员提前半小时到达岗位,并且取消双休。

     此举引起了医护人员强烈抗议。认为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已经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的规定,并且医院出的通知是强制性的,强制延长上班时间本身不合法,而且强制的上班时间也不算加班,不给加班费。那既然不算加班,不给加班费什么要强制延长工作时间呢?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况且目前全社会都在关心医护人员,国家也明确表态要减轻医护人员不必要的负担。在这种大环境下医院仍然强制延长工作时间,并且还不算在加班里,实属过分!

    

     对此,很多医护人员都表示,这样的工作时长医护人员难以保证充足的精力,容易疲劳出现医疗事故,有不安全的因素。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这么晚才能回去也难以照顾家庭,小孩子接送和做晚饭、辅导作业等等都成了问题。

     不能因为医院要评审就逼迫职工放弃家庭,不管孩子啊!

     因此医院这种欠考虑的通知,导致全体医护人员极大抵触。一个医院连自己职工都不能妥善照顾,只知道等级,缺少人文关怀,这样的医院配的上三级么?还有必要评定这样的三级医院么?

     很多年前,我就喜欢看老外拍的电影,一直不知道原因,内心还很矛盾。后来才明白,因为他们展现了人性真实的一面,他们有正义感,也有软弱,他们爱世界,也爱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有血有肉的英雄,才真实,可爱。

     而反观我们医院的一些做法,我敢肯定,这种做法绝非一家两家,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医院等级评审,把医护每天强制留在医院很晚才放回家,无论如何,都有些过分,是视医护人员合法权利如无物。

     有些话在这里我不好说得太透。但普陀泰格拉说过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最终的目的。”如果无数人死在通往星辰大海的路上,那么就算星辰大海也将没有任何意义。

     方便门诊指标考核当然重要,医院等级评定当然也重要。但是再重要,一和弄虚作假结合就成了折腾职工令人反感的形式主义了。

     一块表,如果时间错了,你再怎么走,它也是错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让表停下来,把它调整成正确的时间。

     无论是方便门诊还是医院等级评审,其实都是一部“好经”,但遇到考核的“歪和尚”,就会把好经念歪。

     而念歪之后,折腾的还是处于医院底层的医务人员。领导似乎也不在乎他们的诉求——他们是否需要,他们是否有时间,反正就像是看待一块砖似的,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当然,他们也反抗不了什么,只得乖乖接受,但内心的不满算是埋下了,当下,不会有什么动作,但日后,总会爆发的。

     一个管理者总是让自己的员工带有情绪的去完成“他的决策”,这并非好事。

     在医院,领导就是医院的天花板。领导的价值观,会影响医院的组织文化。一个组织的文化,会深刻影响组织的发展。而为了追求短期目标变得短视,急于求成,很难将医院长期的发展推向正态。

     因为,人不仅仅是利益的动物,更是观念的动物,理念的动物。所以,索尔仁尼琴才说,一句真话的分量,比整个世界都重。

     同理,不弄虚作假,求真求实,才是比医院考核达标和等级评审更重要的事!

     不让老实的职工吃亏,这才是一个单位发展的根本。但人性就是,当了领导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对。可这世上,有些事情就是很奇怪,每一个步骤看起来都是对的,结果却是错的。

    

     责编|亦一 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2岁男童住院后因甲流致死?医院回应诊疗合规,家属为何控诉,问题在这……

     医生下村:每日半天,每周5日,连续半年……给村医涨工资不更直接?

     如何一句话激怒一个医生?这十种方式,亲测有效……

     《2023年度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出炉!中国人幸福感全球最高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