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5名医生告上法院,你也可能正在被冒名进行网络问诊
2023/3/22 19:03:19 医脉通

导读
涉案平台:平台上发布的原告信息及问答内容系从网络上获取,属于对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也是用于公益目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徐慧瑶

看似是名医在线回答患者询问,实际上回答问题的却并非医生本人。有医生发现,某在线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包含大量以其本人名义提供的健康类回答,实际上并非本人所为,认为自身名誉权、姓名权被侵犯,5位医生将该平台诉至法院。记者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对5起相关案件作出判决,认定该平台冒用医生名义在线提供健康咨询,侵害了原告名誉权、姓名权,判决平台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其中一起案件的原告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知名医生,2021年5月份前后,该医生偶然发现,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不仅有大量以自己名义提供的健康类回答,还含有明显超出正常寻医问诊答复范围的内容。该医生表示,无论从医德还是专业角度出发,其本人都不会给出此类反馈。此外,该平台上还存在以原告或他人名义作出的涉及淫秽色情的“擦边球”问答。这名医生认为,该平台的行为会降低自己的社会评价,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已经严重侵害了其名誉权和姓名权。据了解,五起案件的原告均索赔1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涉案平台则表示,平台上发布的原告信息及问答内容系从网络上获取,属于对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也是用于公益目的,并没有侵犯原告名誉权、姓名权的主观故意,原告的名誉、姓名没有受损。此外,涉案平台表示,平台方已经进行了免责声明,提示了“网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经审理,法院认定被告平台的行为侵犯了医生的名誉权及姓名权。法院认为,被告使用原告的姓名、肖像、单位名称、职称等信息,是以商业运营的方式和目的,不构成合理使用行为。涉案平台未经原告授权或同意,使用原告的姓名、照片及单位职称在网站上发布问诊答复内容,极易使不特定的公众误认为系原告本人在该网站提供问诊服务,在健康咨询服务中,明显存在超出原告专长诊疗范围的内容及推荐特定药物的内容,同时存在淫秽色情的“擦边球”问答,易使社会公众对原告的执业水准及职业道德产生质疑,造成对原告品德、声望等的负面影响,应认定构成名誉权侵权。此外,被告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未经原告同意或授权,冒用原告姓名在该平台上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构成姓名权侵权。
最终,五起案件中原告的诉讼请求都获得法院支持,平台被判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如何一句话激怒一个医生?这十种方式,亲测有效……
医护每月必须门诊就诊一次,每晚必须无偿加班到8点才能回家…这样的考核评审有意义吗?
母亲多年前丧生于“医闹”,她选择做护士潜伏医院多年只为“复仇”?|医学微小说
医生下村:每日半天,每周5日,连续半年……给村医涨工资不更直接?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