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某医院居然要求医护人员退回抗疫补助!
2023/4/2 19:36:07 医脉通

导读
以前大家都在忙着做工作,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证明自己做工作了。
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作者:叶正松

3月29日,一名身份认证为横州市某医院的网友爆料称,当地的医院正在要求医护人员退还此前的抗疫补助资金,但没说具体什么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被推上了热搜,引发大家热议。
每一个新闻事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新闻背后的延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给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发放临时工作补助,既是落实中央的政策,体现对医务人员的关爱和激励,也是对他们表示尊重和感谢,可以说上合政策,下合民意。
但说实话,这个抗疫补助的发放,比抗疫还要难,还要考验医院领导智慧。经书就在那,和尚怎么念全看道行!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医院之所以要医护人员退回抗疫补助,很大可能是发放方案有一些问题,引发一些职工不满,而不得不退回重新拟定,或者就干脆都不发了。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别忘了,我也是医生,我正经历类似事情。
有句笑话:以前大家都在忙着做工作,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证明自己做工作了。
中国太大了,据我了解到的,有不少医院已经发了2次抗疫补助了。但也有不少医院,到目前为止,毛都没有发一分。
任何事情,基本盘太大,就都不可能百分百的尽善尽美。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执行者心里要装着该装的人。有了心,政策再粗放也能办精细。没有心,政策再精细也没有用。
有些话说太透了不太好。含沙射影的举个例子吧!电影《出埃及记》说的是摩西带领那群犹太人到了沙漠里,但他就是不马上带他们去那应许之地,而是过了四十多年后才带去,这恐怕已是后面的一两代人的事情了。
为什么要40年后?
因为当时逃离埃及的别希伯来人并非是铁板一块,里面也有大量不情愿长途跋涉的人,他们整天在那儿抱怨,甚至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为了约束这帮希伯来人,上帝在西奈山传授摩西亲自写下了《摩西十诫》,以此作为当时的希伯来人的法典。也因此耍了个花招,让这帮希伯来人,在路上兜兜转转,走了足足40年,一直等到第一代人都去世了,他们才进入了应许之地迦南。
明白我说的意思不?
抗疫补助不是唐僧肉,不是谁都可以咬一口,甚至多吃一口,必须分类对待,不能滥发乱发,但要应发尽发。既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也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实事求是地发放抗疫补助,让付出更多的人,得到更多,将利益导向和价值导向统一起来,是抗疫补助发放的基本原则。
但现实中,抗疫补助却成了一块唐僧肉,谁都想吃上一口。本是明确要求给一线医护人员的补助,结果不管是行政后勤、甚至医院的第三方工作人员,都恨不得捞上一筷子。结果,为了避免所谓的“矛盾”,医院领导干脆“躺平”,不好发,发不好,那就干脆不发!用一句歇后语来形容就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抗疫补助。是沾满战火硝烟的,理所当然,非一线的,不该冒领功劳;理所当然,是抗疫一线的,则要应发尽发。因为,疫情中,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所做的工作可以说是最辛苦,最劳累,最危险的,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还有生命。对一线医护人员给予经济补助,这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关爱和尊重,更是传递一种价值导向。
所以,抗疫补助不是“唐僧肉”,但类似的关心关爱也绝不能打折扣、被变通,甚至被巧取豪夺一笔抹杀。这点钱虽不多,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付出是个不可少的肯定,凝聚着无上的荣誉和全国人民的感谢,不能让白衣战士憋屈。
对此,医院领导心里应该有一杆秤。谁是一线,哪些人应该发钱,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将厚黑学里的厚字,写得八面玲珑。
即便是纠偏矫枉,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当你饿的时候,有人会把馒头分给你一半,这是友情;有人会把馒头让给你吃, 这是爱情;有人会把馒头藏了起来对你说他也饿,这是社会。经历得多了,心就会寒了。
我真心希望作为医院领导,能将心比心,为我们普通的一线医护人员,为你们的手下兵,真正谋些福利。不仅仅是这个抗疫补助不能退回,还有,比如安全,肯定,尊重……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顶级医学院的学生为何纷纷想改行,难道就只因为“钱”?
32周孕妇肌酶飙升,所有病因都排除了,医生怎么也没想到和它有关……
学历低的“老大夫”就该被讽刺?年轻的博士医生活该被护士痛骂|医学微小说
男子入院次日身亡!家属质疑将主动脉夹层误诊为心梗,且错用阿司匹林所致,医院回应合规,咋回事?丨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