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作曲家患癌去世,为何患了咽喉癌又患肠癌?
2023/4/4 19:05:08 医脉通

    

     导读

     年纪大癌症发病率上升,我们能做什么?

     来源:健康时报

    

     4月2日消息,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龙一去世,他坚持抗癌9年,享年71岁。

     坂本龙一是日本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钢琴家。1992年,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谱曲并担任指挥,1987年为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作曲。凭借《末代皇帝》,他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日本作曲家,主要作品有《荒野猎人》《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南汉山城》《你的脸》《第一炉香》等。

     2021年1月21日,坂本龙一通过微博公布自己被确诊为直肠癌,继2014年被确诊为咽喉癌,这是他第二次面对癌症。坂本龙一在公告中写道,“此后的日子,我将‘与癌共生’”。①

     为什么会先后患多个癌症?

     有不少癌症患者出现先后患上多个癌症的情况,是癌症转移了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2021年在“中山六院”微信公众号指导刊文介绍,简单来说,“癌症转移”是癌细胞从原来的肿瘤中脱落,从而进入附近的血管或淋巴管,沿着淋巴或血流先到达附近的器官,最后到达全身的过程。

     而音乐家坂本龙一是继患咽喉癌之后,再患直肠癌,属于“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多重癌。

     有的人会在不同器官或不同类型组织同时发生两种以上的癌症,这些癌互不相干,它的组织类型、部位及性质不同,每个肿瘤都一般各自有其特有的转移途径,医学上称之为多原发癌或第二原发癌。根据癌肿是否同时发生,又可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异时性多原发癌。

     发生多原发癌的原因是患者自身存在免疫缺陷,而又长期处在致癌的环境中对多种肿瘤缺乏免疫力,因此发生了多原发癌。

     2017年,国际顶级肿瘤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肿瘤学(JAMA Oncology)》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癌症患者中,二次患癌的概率为25.2%;而在年轻患者中,这种几率则是11%。

     在二次癌症排行榜中,最普遍的是肺癌(18%)、结直肠癌(12%)、前列腺癌(9%)和膀胱癌(8%)。②

     年纪大癌症发病率上升,我们能做什么?

     有一句话尽管有点极端但确实很有道理:“只要你活得足够长,你迟早会得癌症”。年龄可以说癌症的主要发病风险因素之一。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报告《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癌症的年龄分布特征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是最容易罹患癌症的人群,也是癌症死亡率最高的人群。③

     1. 定期体检很重要,早发现早治疗

     年龄可以说是癌症的主要发病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及时的体检对于发现癌症、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2020年浙江省为50-74周岁重点人群提供结直肠癌筛查服务,包括问卷风险评估和便潜血试验,以及结肠镜检查14.3万人,结果查出:

     结直肠癌1423例,检出率为1.0%,

     “进展期”腺瘤性肠息肉14352例,检出率为10.1%,

     “非进展期”腺瘤性肠息肉25618例,检出率为18.0%。④

     如果不做这项筛查,大概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癌,甚至直到晚期出现症状、难受不适,为时已晚。

     此外,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除了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以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全身体检,可以是一年一次或者半年一次。②

     2. 健康饮食,多吃一些“抗炎食物”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身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诱发肿瘤的机制之一。而通过改变饮食模式来调节机体的炎症状态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膳食中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能量与营养素)可影响人体内炎症反应过程。⑤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抗炎食物:

     (1)碳水化合物——全谷物,比如全麦粉、糙米、燕麦、小米及玉米等⑥。

     (2)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比如用植物油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

     (3)蛋白质——优质蛋白:来源为鱼、家禽、鸡蛋、瘦红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

     (4)蔬菜和水果——占总食物重量2/3。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5)茶——绿/红茶都有抗炎作用。可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适量饮用。

     3. 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癌症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医学认为负性生活事件是诱发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对于预防癌症以及二次肿瘤发生也很有帮助。②

     人要有个好心态,要学会减压。一根橡皮筋,拉久了,压力太多,某天就会突然断掉,人也是一样的。有些事情需要认真,有些事情要学会得过且过。

     4. 远离23个致癌的高危因素

     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和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一项研究,总结出了中国各省份最主要致癌危险因素有23个,可以分为5类。⑧分别为:

     (1)行为因素(4种)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2)饮食因素(7种)

     水果摄入低、蔬菜摄入低、膳食纤维和钙摄入不足;红肉、深加工肉类和盐渍食品食用过多。

     (3)代谢因素(2种)

     体重超重、糖尿病。

     (4)环境因素(2种)

     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5)感染因素(8种)

     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5. 无论年纪多大都要有运动习惯

     2016年,美国癌症中心研究员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了多达 144 万欧美人的数据,发现运动能显著降低 13 种癌症发病率。食管癌、肝癌、肺癌这些高发癌症都可以通过运动来降低风险。⑨

     而对于患癌正在化疗的人来说,经过医生科学的运动指导,坚持12周后,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异常率显著下降,癌因性疲劳方面的躯体疲劳和生命质量得到显著改善。⑩

     普通人建议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在30分钟以上,最好能感觉自己微微出汗。

     6. 别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休息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免疫细胞数目会减少,生病几率随之增加。不一定要睡足8小时,只要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就可以。

     本文综合自:

     ① 微博 @坂本龙一_RyuichiSakamoto

     ② 2021-01-28 中山六院《“与癌共生”,坂本龙一患了鼻咽癌之后为何又患肠癌?》

     ③ 2022-02-27国家癌症中心《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④ 2021-04-13 浙医在线《浙江去年结肠镜筛查14.3万人 查出肠癌1423例 检出率 1.0% 浙江省50—74岁户籍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结果公布》

     ⑤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1):57-63.

     ⑥ 2017-05-16 健康时报《常吃十大好谷物》

     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⑧ Disparities by province, age, and sex insite-specific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23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factor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Lancet Glob Health,2019;7: e257–69

     ⑨ Association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26 Types of Cancer in 1.44 Million Adults 10.1001/jamainternmed.2016.1548

     ⑩ 2020-08-25 健康时报《26种常见病有了运动指南》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赔偿超100万…气管镜检后患者成植物人,医方与知名鉴定专家高手过招后被碾压!丨医眼看法

     事关一线医生!北京本月起职称改革:亮点多,力度大

     58岁医生猝然离世!来自一位同行的呼吁:请给医生减减负吧!

     一医院向社会征集医疗服务“禁语”!这是患者满意度的“新玩法”?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