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医生也会犯错!如果承受不了风险,就千万不要生病……
2023/4/12 20:10:41 医脉通

导读
不要拿青春赌明天,不要考验自己的钱包,更不要试图难为医生!
来源:“温柔医刀”微信公众号作者:Dr 春哥

有一天,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肚子疼,疼得直不起腰的那种,让我好一阵担心。
朋友原来胃就不好,加上最近工作忙,经常加班,作息不规律,饮食又不好,我担心得了消化道溃疡,反复叮嘱对方一定要吃药,一定要吃药。
身体的事情千万不能大意!
这个社会对健康很不友好,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各行各业内卷严重,叠加食品卫生问题、空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把自己送进医院。
老话常说,前半生拿命挣钱,后半生用钱买命。现在的情况是,好多人前半生还没怎么开始,钱也没挣到,就躺进了医院,需要花钱续命。
年轻不再是健康的护身符,更不是疾病的免死金牌!
今年开春以来,我接连收治了好多年轻的肠癌患者,三十岁、四十岁的有,二十岁大学还没毕业,男女朋友还没谈过的也有,可以说,现在一个月收治的年轻肠癌患者,比以前一年遇到的还要多,看着让人无比痛心。
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些人明知自己是肿瘤晚期,做了手术以后,还不吸取经验教训,照样胡吃海喝,熬夜打游戏,喝酒吃串串,化疗有一点反应就自行停药,把生命当儿戏,让医生看了无比着急。
健康是自己的,医生只能帮着修修补补,但是维护和保养还是得靠自己!
平时不爱惜,把身体糟蹋得千疮百孔,把赌注押在医生身上,希望通过医生的施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抱有这样想法的人,只能说太单纯、太天真。
不要说押宝可能押错医生,押对了医生就能保证不出问题吗?
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的水平,就像藏在布袋里的猫,如果不是深谙内情的同行,谁都不知道里面藏的是公猫还是雌猫,是白猫还是黑猫,甚至里面有没有藏着猫都难以确定。
有位厦门的病人罹患结肠癌,请我帮忙推荐手术医生,说实话,这有点难为我。除了看过对方手术演示或学术交流接触比较多的医生,其他人的水平如何,我真是不敢妄言。
不仅是对外院的医生水平如何难知深浅,对本院其他科室外科同事的水平如何,若非亲眼观摩过对方手术,也很难下论断。
很多人评价外科医生水平的高低是看手术做得多不多,手术做得快不快;手术做得多,手术做得快,就认为医生水平高,这实际上是对外科手术的天大误解!
手术做得多,最多只能说体量大而已,经验丰富都不一定谈得上!
天天做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之类的简单手术能积累多少经验?做一千台早期肿瘤手术可能都比不上做一台进展期癌的联合脏器切除对外科医生水平提升的作用大!
手术做得快,顶多只能说明流程熟练而已,更不能代表水平高!
外科医生的水平是融合了治疗理念,外科技术,解剖技巧、意外应对的综合能力。手术做得又快又好的外科医生不是没有,但是凤毛麟角;对大多数外科医生来说,手术做得快,就难免粗糙,甚至可能因为省略或遗漏重要步骤导致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升高。
普通人缺乏近距离接触外科医生的机会,连上述信息都不掌握,对主刀医生水平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医生的职称、职位、头衔来判断。
然而,教授水平就高吗?主任手术就做得好吗?主委就是最厉害的吗?
在以论文、科研、学术吃遍天下的医疗评价体系里,外科医生的职称、职位、头衔跟技术水平毫不相干,“小”医生做大手术,“大”医生不会做手术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没有了解内情的熟人帮忙牵线搭桥,看病做手术真是存在着很多的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弯路。
而且,即使找对了医生,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个体的变异性、医生的精神状态等等因素,也难以确保百分百成功!
有位病人患低位直肠癌,家属在术前沟通的时候说不做预防性造瘘,相信我们的水平。
我说,相信我们的水平可以,但这跟做不做预防性造瘘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的水平高,位置很低的直肠癌也可以保肛,并且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但是,病人会不会出问题,手术做得如何是一个方面,病人身体如何是另外一个方面,另外,还存在一个概率的问题。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赌概率,赌赢了固然可喜,赌输了就可能人财两伤!
而且,外科手术的事情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好的外科医生也可能出现失误。
有一次做手术的时候我就特别后悔。
病人也是直肠癌,乙状结肠特别长的那种。
做直肠癌手术,外科医生喜欢乙状结肠稍微长一点的病人,因为肿瘤切除之后,做肠道吻合方便,近端乙状结肠长,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游离降结肠和脾曲,可以降低手术难度,节约手术时间。
但是,这例病人的乙状结肠不是一般的长,而是很长,可能是发育的变异,也可能是肠管游离度过大,乙状结肠盘曲成团,并与周围肠管致密粘连。
为了分离粘连,理顺乙状结肠各段之间的关系,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
虽然患者的直肠肿瘤位置很低,又做了放、化疗,但是直肠的游离和切除操作与分离粘连相比倒显得容易许多。我们当时还暗自庆幸,这么复杂的粘连腔镜下分离居然没有误伤血管,真是太不容易了。
但是,凡事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高兴太早。就在我想只分离最后一刀粘连后就开小切口把肠子拉出体外来离断的时候,发生了悲剧,误伤了边缘血管,被迫切除缺血肠管和游离脾曲。
其实,我做手术已经算是很谨慎的了,但是那一刻,我还是在心里千百次地怪责自己,为什么不更谨慎一点,为什么要去分离那最后一刀?
好在手术只是多花了半个多小时,而且手术后患者恢复也很顺利;但是手术中发生的意外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手术水平再高,作风再谨慎的医生都可能出现失误。
任何治疗都有风险,任何操作都有伤害,人要是不想承受风险,不想受到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生病,不要进医院,不要给医生机会!
“救护车一响,三年猪白养”,“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不全是夸张,不要拿青春赌明天,不要考验自己的钱包,更不要试图难为医生!
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健康,珍惜自己的身体,按部就班地走自己的人生路就好,不要加速冲刺奔赴终点!医生不是上帝,没有点石成金祛病于须臾的本领,只是维持秩序的纠察员,把一些生病但是尚可拯救的人从队伍中拎出来,往后面排一排,如果有人非要难为医生,争先恐后去插队,医生也只能随他去了!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她半夜敲开了年轻医生的房门……一句谣言真的能毁掉一名年轻护士吗?|医学微小说
每天最少应走8000步,包含3000步快走!2023版“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患者术后谵妄,家属把三甲医院护士站砸了 | 医脉3分钟
24岁年轻人癌症求生记:三个月经历两次手术后,她悟出人生真谛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