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JCI关闭中国地区医院认证业务
2023/4/14 19:43:15 医脉通

    

     导读

     “JCI是一个国际医院评估标准认证机构,在海外,一个医院没有经过国际认证,连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合作。”

     来源:“看医界”微信公众号作者:肖湘

    

     “由于过去几年的挑战,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关闭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立即生效。”近日,多位医疗界人士的朋友圈中发布了一张国际联合委员会(JCI)的邮件截图,并证实邮件内容为真实。

    

     邮件中称,很荣幸能与中国的医疗保健机构合作超过20年,“如果在可预见的将来情况发生变化,我们欢迎有机会重新进入并在中国建立我们的业务。”

     据了解,JCI是来自美国的医疗服务标准认证机构。美国作为全球最早开展医院评审评价的国家,最权威的就是1914年建立的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JCI就是该委员会制定的国际版评审标准的简称。

     JCI认证进入到我国较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这一年,广东祈福医院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JCI认证的医院,2006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顺利过审,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国际医院评审(JCI)的公立医院。

     2016年,中国医院开始迎来JCI认证热潮。截至2018年7月,中国内地有100家医院通过美国JCI认证,其中公立医院49家。

     JCI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后,这些认证机构后续如何获得服务?邮件中表示,“为了支持我们的医疗机构,那些拥有有效认证的机构将继续进入DirectConnect门户,其中包括提供给组织的所有新闻和更新、获得他们的标准、教育内容、JCIInsight每月通讯。”

     实际上,国内JCI认证退潮也早已有迹可循。

     2017年10月,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官方网站编发了一则关于建议限制公立医院参加JCI评审的消息,九三学社宁波社员赵银海建议,要控制公立医院参评JCI,建议严格限制县级公立医院参与JCI等国外认证机构的评审活动。

     赵银海还建议出台国家评审规范。建议由国家卫计委牵头,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借鉴JCI、HIMSS等评审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现有的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制定出台适合国内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评审方案和评审规范,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评审体系。

     2019年7月,在厦门举行的CHIMA2019医院信息领导力论坛上,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讨论智慧医院建设时就明确提到,不允许公立医院参加由境外第三方组织的任何评价工作。关于限制的原因,据悉,是出于大数据时代,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保障我国医疗大数据的安全。

     “JCI是一个国际医院评估标准认证机构,在海外,一个医院没有经过国际认证,连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合作。”一位业界资深观察人士表示。

     那么,JCI认证退出后,中国医院如何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商业保险机构对接?

     据第一财经报道,2022年9月,《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在深圳前海发布,成为全国第一个国际版“医院标准”,可作为中国医院走向国际的“桥梁”。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徐小平介绍,《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融贯中西,是内地“三甲”标准的升级,也是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就在今年3月30日,深圳前海举行了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首批医院评审认证启动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全国13家涉及粤港澳台的医院将参加评审认证,其中4家医院来自中国香港。

     分析称,这将助力内地和港澳医疗体系融合发展、医疗规则有效衔接,实现医疗质量同标同质,也有利于中国医院与国际接轨,更方便获得国际商业保险机构的认可。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一高校医学生无故被延长实习超10个月,网友热议:免费的劳动力也不能这么被压榨啊

     多地年薪百万招聘医生!中国医生,到底是“抢手”还是“稀缺”?

     再好的医生也会犯错!如果承受不了风险,就千万不要生病……

     石家庄多家医院开设夜间门诊,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脉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