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品牌四十年】1984-1991:疯狂暴走
2019/5/5 20:17:16安琪 媒介杂志

    

     前言

     本期《媒介》杂志聚焦中国品牌发展史。

     40年来,中国品牌从破冰至繁盛,期间历经种种磋磨,有90年代土洋竞争惨败后重头再来,也有在国际化转型中从被动不适到得心应手,更有现今于部分领域实现世界级领先突破,中国品牌发展理念与运作手段日臻成熟。40年波澜壮阔的品牌发展史中,生存与变革是中国品牌不断求索的发展方向。面向未来,新一轮的品牌大剧正缓缓开启。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广告40年研究”(项目编号:18BXW106)成果。

     本文因内容篇幅较长,预计阅读时间为20分钟。

     经过上一阶段的破冰崛起,1984年到1991年,中国品牌迎来了疯狂暴走期

     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并明确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法律上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时,国营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

    

     外经贸文件,标明私营企业重获国家承认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企“包”字进城全面铺开,经营出现好转;“下海潮”“经商潮”席卷而来,创业大潮开启。中国经济也在波动中实现了较快增长,商品短缺问题基本解决,局部过剩出现,企业间的竞争加剧,适应这种变化的营销、广告、品牌等观念呼之欲出。

     居民消费逐渐由“吃得饱”走向“吃得好”,家电耐用品也迎来一波消费热潮,生存型消费逐渐被发展型消费所替代;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朦胧产生,广告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正逐渐释放出来,“消费社会”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出现。

     另外,由于中国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外商投资稳步增长,宝洁、麦当劳、IBM等全球性品牌入驻中国,服务于这些品牌的广告公司更是先于彼而入华,他们“前卫”的品牌打法不断刺激和启发着年轻的中国企业,品牌传播出现现代化转型。

     当然,一切才刚刚开始,巨大的中国市场并不成熟,系统的监管体系也尚未建立,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明显,这就导致中国品牌在发展伊始就存在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乱象。

     ?? ?

     品牌创业大潮开启

     1984年11月9日,大连姜维的中国光彩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销声匿迹27年的私营企业重又获得国家承认。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正了名;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法律上保证了私营企业的合法身份。

     “下海潮”引发“全民经商潮”

     只要体制透出一个小小的缺口,活力就会像水一样奔涌而出。随着中央不断给政策松绑,一部分不安于现状的人下海创业。起初,一批官员到部门下属企业当厂长、经理,开始了体制内的流动,也被称为“半下海”,因为下海官员一般还是有编制和级别待遇的。

     后来,部分体制内人员完全退出,真正在市场空间里大展拳脚,如1986年永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叶康松辞官归田,承包山地,投身农林综合开发,被媒体称为“弃官下海第一人”;1988年潘石屹扔掉了石油部管道局的“金饭碗”,南下深圳,创业淘金。“下海潮”引发了“全民经商潮”。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1984年最受欢迎的职业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排在最后的三个选项则是科学家、医生、教师。“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等流行语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全民经商的社会氛围。

     “经商潮”哺育“品牌创业潮”

     也正是在这股经商大潮中,部分企业脱颖而出,品牌得以建立。仅1984年就诞生了多家至今依然活跃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中国品牌,如王石开办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万科的前身)、柳传志创办的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的前身)、张瑞敏接管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潘宁接手的珠江冰箱厂(此前旗下有容声和科龙品牌)等。

     之后,三九药业(1985)、TCL(1985)、娃哈哈(1987)、华为(1987)、国美(1987)、创维(1988)等品牌相继创立。

     私营企业在曲折中倔强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倔强生长。早在1988年宪法修正案为私营经济正名之前,就出现了大量名义上是集体或全民所有制企业,但在实际控制和管理、及剩余分配关系上是个体、私营或合伙性质的“红帽子”企业,这反映了私营企业曲折与辛酸的发展之路。

     而且,由于在政策放开的同时缺乏有力的调控,导致中国经济过热,并出现前所未有的物价上涨和抢购风潮,于是,1989年开启了为期三年的经济整顿,缩小了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和贷款难度,并规定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等。

     经济整顿让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1989年,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15%,个体工商户歇业达319.6万户;1988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有22.5万户,1990年下降到不足10万户。

     但是这种减缓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1992年的到来,舆论出现转向,政策再次放开,私营企业又迎来快速发展期。到1992年,私营工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189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私营企业的户数达到了139633户,比上年增加了29.5%;从业人员达到了23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6.1%;注册金额达到了221亿元,比上年增长79.7%。此外还有大量的私营工业是以个体工业和集体工业的名义存在的。

     ?? ?

     品牌集群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发生调整,沿海地区获得优先发展,产业结构失衡问题逐渐解决。在政策的引导和消费的驱动下,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轻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如当时的广东初步形成了家电、服装、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广东、上海则初步形成了日化产业集群;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则初步形成了服装服饰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又孕育了不同专业市场和品牌集群,刺激并引领了一浪接一浪的消费需求,一浪接一浪的消费需求反过来促进了品牌的发展和产业的繁荣。

     以家电产业集群为例,长三角地区在80年代初期就形成了金星、凯歌、水仙等知名家电品牌,此外苏州家电四大名旦——长城牌电扇、春花牌吸尘器、孔雀牌电视机和香雪海牌电冰箱也名噪一时,安徽合肥的美菱牌在这个时候也比较闻名。

    

     80年代苏州家电四大名旦

     长城电扇、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和香雪海电冰箱

     环渤海地区则产生了海尔、海信、澳柯玛、北京牌等著名家电品牌,尤其是海尔在80年代末以质量和名牌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当时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之下,当地家电企业率先启动了外向型发展模式,以地区优势获得了香港转移来的制造业项目,并且学习外来先进管理经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先动优势,容声、美的、万家乐、康宝、万和等一批知名品牌由此诞生。

     ?? ?

     企业营销观念转变

     改革初期,面对刚刚从压抑状态下被释放出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中国企业大多秉持“以产定销”的生产观念,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扩大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上,很少考虑市场需求的特点和规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企业的生存状态。

     随着农业包产到户、国企改革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日用品短缺现象到1984年就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基本消失了,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了局部过剩的情况,中国开始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入“买方市场”。于是,不少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重视产品的销售,推销观念开始盛行。

     在经历了1988年的抢购风潮和随之而来的三年经济整顿之后,企业面临的销售压力更是前所未有。企业为了把产品卖出去,开始引入各种促销手段。

     同时,这一时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导致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产品的质量、款式、服务等成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开始跳出“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的思路,将目光转向消费者,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进行生产,市场营销观念开始萌芽。

     “国企承包第一人”马胜利在带领石家庄造纸厂扭亏为盈的道路上就认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瞄准市场需求,把原来家庭用的“大卷子”卫生纸的规格变成了六种,颜色也由一种变为三种,还研制出“带香味儿”的纸巾。

    

    国企承包第一人马胜利带领石家庄造纸厂扭亏为盈

     这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的营销思路令造纸厂焕发活力,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5年,造纸厂实现利税280万元,比1984年翻了一番;1986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造纸厂仍完成上缴利税320万元;承包第四年,利润增长了21.9倍。

     无独有偶,大连玻璃厂为了适应外向发展需要,1989年及时提出了以“开拓国际市场为龙头,以扩大出口为主攻方向”的经营决策,彻底破除了“生产什么产品就出口什么产品”的旧观念,转变营销思想,牢固地树立了用户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的新观念,在市场形势疲软的情况下实现了效益的不断提高。

     ?? ?

     促销手段花样繁多

     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政府开始进行经济整顿,部分产品出现滞销现象,企业销售压力陡增。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品牌促销手段走向创新,甚至是创新的对立面——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销售骗局。除了此前已经出现的降价、试用、展销会、分期销售等手段之外,返本销售和巨奖销售是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促销方式,改革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价格战也滥觞于这一时期。

     返本销售

     返本销售大行其道。返本销售是企业销售货物后,在一定期限内将全部或部分销货款一次或分次无条件退还给购货方的一种销售方式。返本销售较早的案例出现在80年代末。

     1987年11月东风家具厂在温州市推出的“今日欢购东风家具,他年喜领原本货款”广告。厂家承诺,购买东风家具厂家具在500元以上的,顾客可以选择在5-16年中一次性返还一定比例的货款。据报道,返本销售一经推出,当天就成交4.8万多元,还有14万元在洽谈中。

     1988年2月份河南省洛阳市道北百货商店开展了服装商品的返本销售,实行后营业额比平时高出4.4倍。

     1989年,由于原材料涨价,国家银根收紧,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流动资金匮乏,上海新华无线电厂陷入困境。为了走出困局,该厂在上海市率先推出收录机和电磁灶的还本销售这一新招。新招一下子刺激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据统计,一个半月里就售出收录机12000多台,电磁灶3000多台,分别占库存积压数的70%和30%,回收资金400多万元。

     返本销售以高利回报吸引消费者,帮助一些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回笼了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知名度,一时之间,风光无二。

     但随着很多企业不考虑发展实际盲目进行返本销售,其弊端也显现出来。不少企业因此背负了巨额的债务,非但无法兑现对消费者的返本承诺,甚至走上了破产倒闭的败局。1994年,国内贸易部发出通知强调,所有国有商业企业在推销活动中,一律不准采用返本销售的方法推销商品。随后,返本销售这种流行一时的促销方式逐渐退出了市场。

     巨奖销售

     巨奖销售遍地开花。巨奖销售是有奖销售的一种,特点是奖品数额或价值特别巨大,对于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1986年广州就刮过一场有奖销售的飓风,大店小店几乎无奖不售。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奖销售升温成巨奖销售,全国各地很多商场出现了巨奖销售热,“20元购物,多购多兑,住房轿车,实现梦想”“30万巨奖恭候您”“购物一瞬间,富翁一辈子”“六六大顺,顺利得到六万六”等巨奖销售标语随处可见;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媒体也充斥着大量有奖销售的广告;企业也在想方设法运用有奖销售促进产品销售。

     巨奖销售的商战帷幕一拉开,经营者们便发现头彩奖额越高越吸引人。于是,参与巨奖销售的企业纷纷在头彩上大做文章。南京太平商场一等奖为夏利轿车,郑州亚细亚商场头奖为桑塔纳轿车,广州南方大厦金奖为三室一厅住房一套……

    

     郑州亚细亚商场奖券,头奖为桑塔纳轿车

     除此之外,企业在巨奖上的总体花费也体量巨大。1991年,健力宝推出了有奖销售拉环,消费者只要拉到印有特别图案的拉环就可以得到5万元的奖金,企业仅此一项投入在1994年就达到800万元。

     巨奖销售在当时十分灵验,新街口百货商店“巨奖赠知己”活动推出当月就出现了递钱争购的局面,月销售额比同期增加55%;其竞争对手随后也加入到巨奖销售的行列中,活动第一天销售额就达到250万元,一改前期顾客“过家门而不入”的冷清景象。

     然而,如同返本销售一样,巨奖销售同样存在严重的风险,甚至成为厂家欺骗消费者的一种把戏,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巨奖销售吸引消费者超前、超量、超常消费,造成市场虚假繁荣和供求关系的扭曲,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些企业不顾自己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承受能力,盲目跟进,结果赚了一时的热闹却自断了发展前途;还有一些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哄抬物价,弄虚作假,或者趁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引发各种纠纷,扰乱了市场秩序等。

     因此,愈演愈烈的巨奖销售风很快被国家叫停。1992年9月,国家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把巨奖销售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五千元。

     价格战

     大规模价格战在家电行业首先打响。改革开放之初企业之间是不存在价格战的可能的,因为商品统一采用国家定价,实行凭票销售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化发展,定价政策逐步松动,这为家电行业开展价格战提供了政策空间。

     1989年8月,长虹彩电率先每台降价350元,拉开了我国家电行业尤其是彩电业价格战的大幕。价格战之所以在家电行业率先打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家电产能提高,供需关系发生转变。80年底中后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冰箱、彩电、洗衣机逐渐代替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这一时期的“三大件”,家电产品成为消费热点和消费标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家电企业大干快上,纷纷引进国外生产线,产能获得极大提高。

     1988年的抢购风更是加剧了家电企业生产的盲目性。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的冰箱产量仅有4万台,而到了1988年,产量暴涨到740万台;彩电产量由1980年的3.21万台骤增至1988年的1028万台。这期间,家电的供应量经历了从严重短缺到供大于求的180度大转折。

     第二,家电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当时中国有九条冰箱生产线都是从意大利默洛尼公司引进的,生产的冰箱规格完全一样,被称为“阿里斯顿九兄弟”。

     第三,经济整顿使家电销售遇冷,企业降价促销实行自救。1989年,随着抢购风逐渐降温,消费者持币观望氛围浓厚,家电尤其是彩电的销售量锐减,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同年,国家对彩电征收特别消费税,彩电行业销售更加低迷。

     以长虹为例,光1989年上半年长虹就积压近20万台彩电,占用资金3.2亿,资金严重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刺激需求、减少库存、回笼资金,长虹请示了省物价局,于1989年8月9日进行自行降价活动,每台彩电降价350元,长虹积压的20万台彩电一销而空。

     其他家电企业看到降价成效,纷纷跟进,中国家电史第一次价格战正式打响。五十天后,国家也出台了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定价的束缚,企业拥有了自主定价权。此后,价格战逐渐成为中国品牌在竞争中常用的营销手段。

     ?? ?

     品牌传播出现蜕变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营销观念的转变,中国企业的品牌传播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现代化转型和专业化探索。中国品牌逐渐摆脱单纯的告白式宣传,开始在传播中讲究系统、科学的策划和创意的运用,并开始注重品牌传播中品牌形象的建构。这一时期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蜕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职能机构回归

     第一,广告科为代表的品牌职能机构回归,并开始在企业普及。1984年,在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不少企业结合“一长三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在厂长的领导下分别负责经销、技术、财务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厂长的参谋和助手。总经济师兼经营销售部部长,统一组织,全面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开始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探索高效率的组织模式。

     当时,业界比较推崇 “一室六部”(经营决策办公室、经营销售部、技术开发部、产品制造部、质量保证部、人事教育部、后勤事务部)或“一室四部”的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通常都设有经营销售部,广告科就隶属于此部,配合企业的销售。

     至此,脱胎于宣传的广告不再被企业看做是上层建筑,政治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洗净,企业品牌职能机构完成了从宣传科到广告科的转换,在配合产品销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部分企业还率先引入了公关部,开启了企业公关传播的先河。1984年7月,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成为首个设立公关部的国有企业,几个月后,《经济日报》刊载专门介绍其公共关系工作的文章,称其为“如虎添翼”。

     品牌传播形式多样化

     第二,品牌传播形式多样化。在当前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品牌传播手法都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影子或源头。

     1984年,健力宝依托奥运会一炮走红,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依靠体育赛事不断打造品牌,成为我国企业体育营销的开路先锋和典型代表。

    

     健力宝促销活动

     也在同一年,威力洗衣机在金奖、银奖广告满天飞的大环境下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情感营销的路线,“威力洗衣机,献给妈妈的爱”这条在央视播出的广告片至今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威力洗衣机电视广告

     青岛双星鞋业则在这一年开了中国企业首个新闻发布会,自此新闻发布会这一公关传播手段为越来越多企业所使用,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张瑞敏抡起大锤砸冰箱的故事不仅引领海尔走向了质量制胜的品牌之路,也产生了良好的公关效果,成为中国品牌事件营销历史簿上非常闪耀的一笔;

     1988年万家乐热水器和神州热水器的之间的广告大战开启了大规模广告竞争的先河;

     1989年三九胃泰邀请李默然拍摄的广告虽不是名人广告的首例,但由于其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争议,真正让中国企业认识到了名人广告的价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默然为三九胃泰拍摄的名人广告

     广告策划科学化

     第三,科学的广告策划渐成潮流。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在传播中越来越注重系统化、科学化。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棉纺三厂和联邦德国合资生产的o.b.牌新型妇女经期卫生用品,虽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但是在中国市场销售不佳,产品大量积压之下厂方委托北京广告公司进行广告策划。

     在这次广告活动中,北京广告公司事先花了大量精力进行产品调查、市场调查、消费者调查、流通渠道调查等,在周密的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广告计划,包括广告目标和广告对象的确定、广告的主要诉求点、媒体战略以及表现的原则。

     这一广告计划在1985年10月中旬全面推出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柜台统计,广告推出的第二天,营业额增加了12倍多。在消费者意见听取会上,消费者也普遍反映广告的表现极为成功,打消了她们的顾虑,又不使她们产生任何尴尬的感觉。

    

     o.b.卫生用品广告

     o.b.的广告活动体现出了市场调查与科学广告决策之间的关系,而厦门福达胶卷的广告则真正作为企业整体营销计划的一部分,将现代广告的实践推进到了营销广告的阶段。

     1984年厦门感光材料有限公司从美国柯达成套引进了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在福达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前,北京广告公司进行了充分地市场调查与分析,确定了周密的广告实施计划。更重要的是,该广告策划并没有孤立地进行,而是纳入产品导入市场的总体规划。

     o.b.卫生用品和福达胶卷等在市场调研和整体策划的基础上启动相应的广告传播活动,标志着中国广告传统作业方式事实性转向现代作业方式。

     品牌形象受重视

     第四,品牌形象开始受重视。由于企业消费者观念的日益增强和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在西方广告和品牌理论的影响下,中国部分企业意识到了“形象”对于品牌的重要性。1986年,邵隆图与唐仁承提出“强化品牌形象是商品广告活动的主题”,上海长城电梯厂的吴德江也在同年提出了“树立企业形象的”的问题,但是没有深入探讨。

     随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消费者特点来进行企业形象和商品品牌形象的策划与创意越来越成为业界的自主和自觉行为。1988年,太阳神开启了中国内地企业CI先河,从此引发了全国上下的CI热潮。

    

     太阳神CI

     无论是CI策略、热点事件策略还是情感策略均着重于塑造某种品牌形象,旨在通过品牌形象的提升带动企业销售。注重形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从来没有过的,代表着企业品牌传播的一种重大转向。从此,中国企业不再局限于直接促销类型的广告活动,品牌形象的塑造也成为广告营销的题中之义。

     ?? ?

     虚假伪劣乱象层出

     由于巨大的中国市场并不成熟,系统的监管体系也尚未建立,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十分明显,这就导致中国品牌在发展伊始就存在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乱象。

     假冒伪劣

     198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经济的致命弱点”。这一时期中国的企业大多处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和规模的增长,质量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事件比比皆是。

     1987年,商业部原部长胡平的女儿在武汉一家商场买了双新皮鞋,穿了一天鞋底脱胶,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日鞋”,身为商业部长的胡平在女儿面前颜面尽失。也是在这年,温州市市长收到一对东北新人给他寄来的一双破鞋,同时留言道:“温州人拿这种劣质皮鞋坑人,当市长的脸红不红?”原来新郎在婚筵上,刚买的温州皮鞋开了帮,里面塞的全是马粪纸。同年8月,杭州市下城区工商局在武林门广场,将从各地查获的5000余双温州生产的劣质鞋付之一炬,成为震动全国的“火烧温州鞋”事件。

     除了劣质商品盛行,仿冒产品也大量出现。随着品牌在促进销售上所起的作用日趋突出,不少企业直接盗用知名品牌的商标以此来打开销路。比如宜宾五粮液酒厂的注册商标“五粮液”先后被湖北随州市国营酒厂、随州市第一酒厂、湖南醴陵酒厂、河南新乡酒厂、西华县葡萄酒厂等20多家厂家假冒、仿冒。

     山寨现象也非常普遍,如TOHIBO(东珠)假冒TOSHIBA(东芝),以抬价当做东芝来卖;先锋音响、索尼录像带、TDK录音带、声宝838计算器等进口产品也都被假冒得像模像样。

     虚假宣传

     除了产品质量不过关之外,品牌的虚假宣传问题在这一时期也突出了起来。据《中国消费者报》的数据显示,1986年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的广告案件中虚假广告有274件,占总投诉数的3.92%,到了1992年投诉的虚假广告件数已经达到了26057件,占总投诉数的7.66%。

     可见,这一时期企业的虚假广告之风愈演愈烈。比如,1987年某报纸刊登了河北某电子仪器厂生产的电子人体增高器广告,声称经临床试验,使用该产品身体平均可增高3~7公分。读者王某按照广告所说汇去79元邮购一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但结果非但没有长高反而被烫伤。这种广告内容与实际产品质量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豆芽机发不出豆芽、记忆增加器成了半导体的例子常常见诸报端。

     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品牌信誉,整顿势在必行。

    

    


     (未完待续)

     媒介杂志《狂飙突进,中国品牌四十年》

     现已上线!

     【升民视点】

     兴衰沉浮四十年

     【综述】

     中国品牌猛进史(上)

     中国品牌猛进史(下)

     【各阶段】

     1978-1983:破冰崛起(上)

     1978-1983:破冰崛起(下)

    

    欢迎订阅!

    

     编辑:全奕霖

    

     嗨~你还在看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媒介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