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察团空降《我们的师父》:互为师徒全知视角触发多面“镜像思考”
2019/6/12 21:26:11 媒介杂志

    

     湖南卫视二季度强力打造的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我们的师父》自开播以来就获得了行业和大众的高热关注,其中关于牛犇师父新潮的养老观念,师徒之间由相处而产生的代际差异,大张伟经历事业低潮期后的“三天不工作就焦虑”而产生的话题更是在媒体、观众间引发持续热议和共鸣,让许多观众感叹从中看到了自我。

    

     本周六,GSG徒弟团将要去这一季拜师之旅的终点站——王刚师父。

    

     作为本季节目的收官之旅,节目组特别设计了专家观察团观看体验节目录制的环节,邀请到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央视《文化十分》主编马戎戎共同参与,现场与节目主创及师徒一行对话,对于整季拜师之旅的收获及感悟进行了深度交流。在节目录制GSG读信和告别的环节,三位专家也从第三视角进行观察同时,多维角度分析了师徒之间的相互影响、彼此收获、节目成功原因。

    

     节目监制夏青与专家见面

    

     专家与王刚师徒合影

     ?? ?

     《我们的师父》感悟榜样力量冷凇:其实就是学人格魅力

    


     从三月开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GSG拜师团走遍了大江南北,先后拜访了牛犇、倪萍、韩磊、张凯丽、蔡澜、陈冲、王刚七位师父。不同个性的师父也给徒弟们打开了不一样的拜师画风。谈及参与节目的收获,四位年轻人也表示,通过三天两晚的学习相处,技能上不一定能学到什么,但是可以学习到师父们对生活、职业点点滴滴的执着,明白他们为什么能在大家心目当中有如此崇高的位置。

     面对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敬畏之心的言论,大张伟坦言很多时候是不知道除了对方岁数大还应该尊敬他什么,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节目的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想传达的也并不是去学艺。我们想知道的其实是这些所谓的前辈,除了比我们年纪大,混的时间比我们长,到底他哪里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与师父们的交流,大张伟坦言师父们都有特别酷的精神,他以前老觉得得仰着头跟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说话,但是通过接触他更多吸收到的是“迎风不浪,逆风不怂”,经历过多大的光辉千万别“浪”,逆风的时候也不怂。

     喻国明对此进一步解释:“其实就是很多内在的东西,需要时间来体悟。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对现在的老人有一种立刻的、外在的尊重,它需要一种老人也有一种你也走在前面的一种特质。比如王刚老师玩古玩、做主持,而且现在还在一线,这就让人觉得酷,因为他一直走在最前面,而不是靠卖过去的老本,退缩在原来的地方,而是还一直在创新,这才能让年轻人找到佩服你的理由。相处时间长了,你还会知道其中点点滴滴的深层逻辑,这也不是靠一两句话能传授出来的,这是一个需要感悟的过程。几个徒弟已经过了要去学一个技能的时间,因为他们相对来说已经成功了,或者说基础性技能已经掌握不需要再学习了。这时候要求他们思考已掌握的这些技能在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取向上,把它能够进一步整合到今天一个新的范式之中。而这个东西不光靠你们自己去摸索,还得从一些典范身上去学。”

    

    喻国明与夏青在节目录制中互动

     冷凇则指出他认为跟着师父其实就是学人格魅力。张凯丽因为《渴望》那个年代的观众很多人认识她,场地里的人都要跟她照相,她就在那儿一直待了50分钟保持着笑容跟每一个人照,包括节目中她提到她外出遇影迷时都会停下来配合合影,这些老艺术家这种耐心谦逊特别值得大家学习。冷凇解析师父们值得尊敬的理由之一也指出“这些老师都有一个特点,他们都特别谦虚,这应该是所有师父的一个共性,人到了一定境界以后就会保持谦虚。”王刚对此表示谦虚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喻国明也补充道:“当你的边界扩得很大的时候,谦虚就是王刚老师说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有些人自我设定在某一个自己成功的范围内,他就会自嗨,他看不到其他的不确定性。其实就是他边界没有开,境界不够,格局不够。”

    

     冷凇和徒弟互动

     ?? ?

     《我们的师父》互为师徒“双视角”创新表达寓教于乐传输正向价值观

    


     《我们的师父》节目中GSG与每位师父之间授业解惑的关系,也触发了多面“镜像思考”。区别于传统的师徒单面传授知识的特点《我们的师父》是相互影响,彼此收获的状态,节目组还在技术上创新,首次于国内电视节目中融入“双视角”表达方式,除了常规镜头,师徒们用osmo(手持云台)拍摄的主观视角也成为节目的主要素材之一,在“双视角”镜头下,师父对徒弟而言,是人生前行路上困惑、迷茫的解答者,是鼓舞和动力,是借鉴;徒弟对师父而言,是了解年轻人所思所想、所玩所爱的一大窗口,是青春活力和新事物的切入口。

     就像牛犇感受到了徒弟们在养老院为他带来的活力与热情,陈冲体验直播、电音有了更多与女儿的交流话题,王刚感受点餐APP带来的便捷这都是师徒交互的结果,是师父从徒弟们身上收获到的惊喜。而观众也能在观看的过程中以全知视角更直观的产生“镜像思考”进而催生“共情力”,应用于解决自己现实生活的焦虑困惑。

     《我们的师父》作为一档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肩负起了传输正向价值观、缓解甚至疗愈观众焦虑的社会责任。冷凇评价节目“有代际关系又有正能量”,并且赞扬它是一种新的节目创新,区别于传统师徒间纯技艺的传承,而是互为师父。喻国明也指出这不是演播室或是舞台上强硬放在一起需要人当即表达的节目,它因为已经生活在一起,嘉宾的状态已经松弛了,已经没有镜头的感觉了,就更自然,像正常的交流一样。马戎戎也赞扬节目本土化做的好,在真人秀的框架下较好地体现文化品格,还有就是有感情,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非常浓厚的、非常温情的一个节目。

    

     ?? ?

     拜师之旅成“人生催化剂”专家寄语为GSG解惑

    


     《我们的师父》因GSG徒弟团在人生不同阶段产生的困惑与危机而相遇开启拜师之旅,通过与不同师父之间的相处、交流、学习,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与收获。

    

     刘宇宁是徒弟团中自带困惑而来的典型个例,他和小师弟董思成都是刚出道,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彷徨迷茫。“我怕一夜爆火又一朝跌落。所以我会很担心,很恐惧,心里没有安全感。”他对未来充满焦虑和倍感压力。于他而言,事业刚有起色相对更看重乘胜追击,迫切地想要用作品口碑稳固,而在入行多年有经验加成的师父和师兄看来他们更希望刘宇宁放慢脚步,放缓心态,希望他可以走得长远。在这过程中,刘宇宁收获到的是“要学会冷静,不要急于求成,你要做的东西是作品,要通过这些成功的机会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除了收获最大是师父们的生活态度,还有对待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热爱和专注。

     现场喻国明也对刘宇宁这种工作中的患得患失心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生活有很多面,价值实现也有很多面。我们对于一方面的成功如果能够兼顾一些其他方面的成功,我们的支点会较之更丰富。心理学上就讲,三点可以形成一个面的平衡,如果你只有三点有一个方面失落了或遭遇了危机,那么你心里的天平就会坍塌,如果你多建一些心理支点,哪怕有一个点坍塌了,你会痛苦,但你整个人生不会坍塌。所以要在年轻的时候要建立起多维的生活价值,多一些朋友圈,多一些爱好,多一点生活的面向,这时候你活的就会比较有滋有味。如果是单份就容易在大红大紫,大起大落时对自己有很大的撞击。”

     困惑对于大师兄于晓光而言是人将到40岁,有了家庭和孩子,有了责任,想重新开始又不知该从哪开始,想做很多尝试又不敢打碎原来的自己,后有后辈的追赶,行业又在变化,正是中年危机的时候。于晓光的“中年危机”是大部分中年男人或者即将步入中年的男人们的缩影。对此喻国明总结:“其实中年最是患得患失的年龄,因为他有很多社会、家庭负重,他有了一定成就,但是他又不能用过去的惯性来推进,他转换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其它的因素。”

     听完两个徒弟的“危机”王刚则表示他在事业上没有危机感,所谓的低潮也是在准备着另一个高峰,而且准备这个事情就是生活本身,它很有趣味。他认为不能过于执着于所谓的事业,“人生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生活本身,你的生命。那种“事业”是什么呢,有的是你养家糊口的手段,有的是争名夺利的,或者是满足你一种荣耀感虚荣心,如此而已,最终你是要活着,健康快乐地活着。”他以于晓光为例,强调孩子出生虽然多了一份责任感,压力感,但同时也多了一份幸福感,要更着重于感受那份幸福。喻国明先生也对此表示认同,“人就是在不断得到和失去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对已有的东西不要那么在意,反而把已有的东西变成去发展和挑战自己兴趣的资源,重要的不是已经得到什么,而是不断进取。”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察节目录制时,三位专家都关注到了节目中话不多的小师弟董思成,冷凇评价他“他现在眼里什么都没有,接触完十个师父后什么都有了,等于说这一趟拜师会是他的人生催化剂。”于晓光、大张伟、刘宇宁、董思成四个徒弟组成的GSG拜师团,从年龄、经历,构成了年轻人求索的全知视角。

     编辑:全奕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媒介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