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想短命,莫睡三觉”,说的是哪三觉?
2023/2/27 6:30:00 每日一读

     点击?每日一读?关注我,右上角“...”设为★星标★

     作者:一翁

     来源:南师国学堂(ID:NHJGXZH)

    

     古往今来,睡觉,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信仰。

     人生享受,睡眠为大。

     睡觉其实也有讲究,我们老祖宗就常说“不想短命,莫睡三觉”,那么这里的“三觉”指的是哪“三觉”呢?

    

     01带着怒气入睡

     《黄帝内经》里提到:怒伤肝, 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如今西医也认为,带着负面情绪睡觉,容易增加肝脏的负担,损伤脾胃,出现供血不足,心律不齐。

     若长时间带气入睡,则有可能诱发肺部疾病或者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因此,千万别带着怒气入眠,要么被气得睡不着,哪怕睡着了,也会强化脑中负面记忆,对身体和心理百害而无一利。

     情绪是束缚一个人的阴影,不要让怒气在睡前升起,学会克制情绪,调整心态。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过于纠结过于执着没必要,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睡觉最好的状态,莫过于“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醒要混得出色,睡要睡得安宁,如此一生,方才圆满。

     英国哲学家培根就说过:“在进餐、睡眠和运动等时间里能宽心无虑,满怀高兴,这是长寿的妙理之一。”

     02醉酒之后入睡

     酒后不开车,醉后不睡觉。

     《黄帝内经》对“醉饱入房”深恶痛绝,因为这是损人寿命的元凶之一。

     有数据表明,很多人酒后猝死不是由于酒精中毒,而是因为酒后呕吐物阻塞气管窒息而死。

     酒精需要肝来消化,若此时立刻睡觉,人体的新陈代谢变慢,对肝极为不利。若长期如此,非常容易患上酒精肝。

     酒精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血管过于扩张,于是有些醉酒者第二天醒来会发现头又晕又痛。

     专家说,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打呼噜的人绝大多数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肥胖,二是饮酒。

     而醉酒后打呼噜很容易引发呼吸暂停综合征。

     因此,醉酒后不宜马上入睡,建议用冷水洗脸,然后坐着休息一会儿。

     醉酒严重者,家人应当每隔2-3个小时将其叫醒,喂白开水或蜂蜜水,促进代谢。

     正常入睡后,应当选择右侧卧的睡姿,避免出现呕吐物阻塞窒息、压迫心肺呼吸不畅昏迷窒息等状况。

     生活中,小酌怡情,大饮伤身,饮酒莫贪杯。

     03

     黑白颠倒觉

     《黄帝内经》里认为“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应当随着自然界的昼夜晨昏而运动。

     如《灵枢·口问》所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古人也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细细想来,身边最长寿的不是大都市里享受医疗资源的老人,而是农村的劳动人民,虽然日子过得糙,但是最贴近大自然的规律。

     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

     天地化育万物,爹妈给了你生命,不是让你与宇宙规律背道而驰的。

    

     诚然,一些工作性质必须要求日夜颠倒,代谢不规律,其实正在损害身体器官,降低免疫力。而这种疲惫,是白天睡多少觉都很难补回来的。

     向工作者致敬的同时,切记务必要补充睡眠,加强锻炼,健康饮食,提高身体素质,缓冲精神压力。

     子在川上曰:晚上不睡白天崩溃,不舍昼夜。

     老子曰:就是不睡。

     这话,看看就好,不能听。

     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

     “不想短命,莫睡三觉”,是古人千百年来为我们总结的人生经验。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健康的睡眠方式可以预防疾病,优质的睡眠质量益于身心健康,我们应当养成规律合理的睡眠习惯。

     *作者简介:一翁,情钟文学,捕捉生活,一寸方心弘扬传统文化,一隅笔墨传递时代力量。微信公众号:南师国学堂(NHJGXZH)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图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吗?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每天早上 不见不散

     你若喜欢,点个“赞”“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每日一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