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医护突然涌向武汉,真相破防了
2023/3/26 6:30:00 每日一读

     作者:脆皮先生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01

     疫情后的第一个春天,从人们的“报复性旅游”开始。

     这几天,全国大大小小的景区,几乎都快被前来踏春的游客挤满了。

     所有人好像都卯足了劲,要把这三年失去的自由都夺回来。

    

     然而,最近武汉的游客却有些“郁闷”。

     这个季节,正是武汉的赏樱季。但很多人不仅预约不到门票,甚至连宾馆都订不到。

     这是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足足有1.6万人。

     他们又是谁?

     答案揭晓的时候,我忍不住鼻头发酸。

     原来,他们都是2020年,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前来支援的外省医护和家属们。

     三年前,他们逆流而行,用血汗泪水,筑起钢铁长城。

     三年后,武汉用最高规格的礼遇,接他们回来看看。

     现在的武大,樱花烂漫,堆云叠雪,美得不像话。

     而为了迎接抗疫英雄们,武大特意为他们清场。

     现场拱门高架,红毯平铺。

     学校出动了1500名志愿者,为他们服务。

     这一天,满园芬芳,只为英雄绽放。

     当年,因为疫情,所有援鄂医疗队,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武汉,就匆匆离开,成了很多武汉人心中的遗憾。

     为此,当地政府和医护们约定,连续三年为他们开设免预约赏樱通道,邀他们共赏樱花。

     这三年,武汉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最重的礼待。

     机场里的工作人员,90度鞠躬表达感谢。

    

     一路上,专车接送,警车开道。

    

     当年他们带着牵挂走,如今披着荣耀回。

     这是武汉人的报恩。

     大疫已过,生机复始,物是人非。

     可曾经在荆楚大地上发生过的感动和牺牲,却被始终铭记。

     武汉,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

     02

     时间拨回三年前。

     对于武汉人来说,有两个日子,莫不敢忘。

     一个,是疫情开始的日子。

     一个,是首批援鄂医疗队,离开武汉的日子,3月17日。

     尽管因为防疫,武汉人无法出门相送。

     但他们仍拿出了最高的诚意,回报恩情。

     方舱医院门口,有志愿者穿上了玩偶服,举着“谢谢”,为他们送行。

    

     队伍路过小区门口,各家各户的阳台上站满了市民。

     他们举着大拇指,高声呼喊着:“谢谢你们,辛苦啦!”

     虽然素不相识,但你们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

     谢谢你们,曾为武汉拼过命。

     那天,所有医护都拿到了一张特制的登机牌。

    

     登机口:凯旋门,航班号:胜利号,目的地:美丽的家乡,日期:抗疫胜利日,舱位:功勋舱,座位:VVVIP,始发站:武汉。

     有人曾说:这是我们武汉借你们的白衣天使,等到春暖花开,一定好好地给你们还回去。

     他们果真兑现了承诺。

     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机票,也承载着武汉人浓浓的感激与祝福。

     中国有句古话: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

     最艰难的时候,你伸出援手。

     哪怕时移事迁,我亦懂感恩。

     中国人,最看中的就是知恩图报这四个字。

     03

     2021年7月,一架来自阿富汗的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飞机上坐的,都是从战乱中逃出来的同胞。

    

     由于疫情原因,他们无法直接回家。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接收他们?

     关键时候,武汉站了出来。

     挺身而出的原因或许有很多,经验丰富,设备齐全等等。

     但我想,一定有一部分,是出于感谢,出于情怀。

     疫情之初,海外华人为了支援武汉,几乎“买空了世界”。

     有人甚至为了背更多的口罩,放弃了自己的行李。

     而现在,他们有难。

     别人都担心,疫情尚未稳定,要是因此加重了怎么办?

     武汉人却说,没关系,欢迎来同胞来武汉,安心治疗就好。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也是真的动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人懂得感恩,却很少用语言表达,而是都表现在行动上。

     上海疫情,武汉派出上千名医护人员和几十吨物资驰援。

     一个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红痕的护士说:以前武汉最难的时候,上海来了;现在,我们怎么能退?

    

     武汉某天桥上,有一排特殊的画,上面画的不是美景美食,而是当年所有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名单。

     生死共命过,就是一生的交情。

     哪怕此后千秋万代,这段历史,也会永远刻在武汉街头,世代不忘。

     中国式的感恩就是如此。

     落难时,你对我付出过一点温暖,我就承你一辈子的情。

     在我们朴素的信念里,善良必须要回馈,好人也不该没好报。

     04

     《流浪地球2》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在一万五千年前,大腿骨折是致命的,只能待在原地被野兽吃掉。但是这根股骨愈合了,它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意味着他受伤以后,有人为他处理伤口,有人为他提供水和食物,有人保护他不被野兽攻击。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薪火相传,凭什么?

     凭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

     凭的是我们团结感恩,危难处总有人愿意举起火把,为他人照亮前路。

     中国人,从来不会让善良落空。

     重庆山火,消防员走的那天。

     市民们往车上扔满了大大包小包的物资。

     西瓜、粮食、甚至火锅底料……质朴的包裹里,包紧的都是无言的感谢与爱。

     武汉疫情,当年地震时被武汉医院救治过的汶川县村民们主动请缨。

     他们从不大的村子里筹集了100吨蔬菜。连夜开着6辆卡车,送到了最危险的地方。

     他说:别人不来可以,但汶川人不行。

    

     河南暴雨,网友们冲爆了曾慷慨解囊的那些民族企业的直播间:白象、汇源、鸿星尔克……

     你们为我们撑伞,我们也要助你度过难关。

     中国人,从小学的就是知恩图报,互帮互助。

     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浩荡前行,靠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视天下为一家的大爱。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所以不管谁遇到艰难险阻,都愿帮他一把。

     所以不管谁曾向我们递过援手,我们都愿意将它延续下去,回馈到更多人身上。

     或许在细微之处,仍有不光彩的地方存在。

     但我确信,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坚守正道。用善良回报善良,用希望回报希望。

     这个民族的火种不灭。因为善良与爱,从来不断,永远是一个闭环。

     我们唇齿相依,我们荣辱与共。

     我们永远是彼此最坚实的铠甲与后盾。

     所以,无论遭遇什么苦难,请相信。

     你脚下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同胞们。

     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我们都是彼此的光。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摆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授权自公众号:脆皮先生(ID:cpxs2009)转载请联系授权。图源网络,侵删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吗?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关注每天早上 不见不散

     点个

    ”


    


     “分享“给更多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日一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