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拯救中国经济的白衣骑士?| 米筐原创
2018/8/28 7:10:37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提醒:音频大小为12M

     1

     走钢丝

     中国经济数据公布,冰冷的数字背后,透漏着更多的含义。乐观点看,我们经历了去库存、去杠杆、国内各种改革,叠加毛衣战,这么大的折腾下,还能保持这么微弱波动,确实说明的中国的韧性强劲。

     抛开这个积极面,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地产一枝独秀,经济各项数据疲软,以及新增长乏力的无奈。

     为什么无奈?因为在拉动经济的工具箱里,我们似乎看不到更多的希望。传统的三架马车:

     进出口:6、7月份的进出口进出口数据勉强拿的出手,但是要知道这是贸易战加税前的数据。

     消费:社零总额继续回落,家电、通讯器材、化妆品等传统大项更是拉了后腿。看一下乘用车,中国市场8月汽车销售同比下滑17.9%。消费起不来的原因,你我都懂。

     固投:过去十年,中国的速效救心丸就是固投。然而现在这个神药,也不是随便吃的了。

     搞房地产?杠杆率这么高,再搞就向上崩了。

     挑来挑去,就只剩下固投里的基建,但是这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既然压缩地方政府举债,你怎么搞基建?于是只能拼命的发专项债,而且注意官方用词,是加快

     这等于是在定向放水,把钱用到实处。同时又担心前往楼市里跑,各大城市,重庆、南京、深圳纷纷开始表忠心,多部门联合打击炒房。

     这场景,让我想起来拿水管浇地,一头捏着水龙头,一边扶着管,然后精准的对准菜,双脚再踩准地漏“可不能往别人家那流”。

     我们的操作就是高空走钢丝,风险太大,闪转腾挪的空间却太小。

     于是央行和财政部开始学术讨论,其实初心都是好的,为了如何更好的配合,类似于小夫妻,床头吵架床位和。刚隔空怼完,央行就释放流动性把市场利率打下来,给财政部发债创造低息环境。

     但仅仅这么做是不够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够只有支出,我们的经济也需要白衣骑士:减税

     而为了配合减税,我们还要做的更多。

     (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深度不适,请自行远离)

     2

     舆论

     首当其冲的,是一定要进行舆论引导,严重点甚至可以直接舆论控制,这一点非常迫切。我知道这么讲一定会找骂,三万你个臭不要脸,竟然反对舆论自由。

     就在上个月,我自己过半稿件被删。我内心没有一点怨言,也没有怪任何舆论不自由,相反,我认为我们目前的舆论环境是过度自由。进行管控做的好,大大的好。

     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答案非常简单:中国任何一项改革,都是要动利益的,而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更难,改革者也多是悲壮的结局。

     那么利益集团靠什么反抗?答案就是舆论,靠自己掌握的话语权。只有进行舆论管控,改革成功才有希望。

     远的不说,我们就看近的。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去杠杆,让各行各业都进行了压缩,尤其对金融业动刀,更是下了很大魄力和决心。而稍有经济知识的都知道,金融业的过度自由才是实体艰难的本源。

     于是改革才推进一半,各大银行、券商就苦不堪言,降薪、裁员是必然。不少银行客户经理无业可做,券商多个门店营收比不上拉面馆。动了利益,自然就有人出来喊苦,各大券商首席,不反思自己过去糟糕的经济预判,反而站出来说自己焦虑的睡不着,说我们到了最艰难时刻。

     于是我们的政策开始结构调整。请问,那过去在去杠杆下付出的“代价”,都白牺牲了?那我们因环保关停的企业算什么?我们各种崩盘的理财平台算什么?就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不懂得嗷一嗓子,就没有等来黎明?

     我们再把时间推到过去几次放水。当时居民杠杆率低,房价落差小,人口结构合理,完全有更多的方法来应对危机。为何走上了最艰难的一条路?答案还是舆论,被资本把持的舆论口嗷嗷叫了两嗓子,影响了正确决策。

     而我们的群众,又太单纯,无法分辨舆论声音背后的博弈。

     当群众看病难,舆论给出了私有化方案,于是我们今天就成了看病贵,假药横行;

     当天才被高考埋没,舆论导向了自主招生,于是今天的高考自主招生成了利益输送;

     当动车事件,舆论导向了技术都是进口改造,于是我们的高铁被迫停滞了几年;

     ……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今天滴滴惨案,人们一片声讨。可谁曾记得16年的冬天,政策要对网约车进行监管时,舆论是怎样的?“妈的,就是不让老百姓方便,网约车多方便啊”“手伸的真长,什么都要管”。今天呢?人们又抱怨“怎么不管管?”

     朋友们,不要觉得忧国忧民的是真爱国,不要认为舆论自由就是可以什么都聊。舆论背后,有太多利益博弈,有太多夹私货。

     我们如果真要减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动上千万人的利益,到时候他们又会在互联网上说什么?怎么喊苦博取同情?甚至抨击改革?

     我们对此做好准备了么?舆论引导是一定要做的,我们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

     这条路,道阻且长。

     3

     刚兑

     第一步就艰难险阻,如果成功的话,就是第二步:坚决引导全社会接受打破刚兑

     可能你会想,现在不是已经打破刚兑了么?是的,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内形成,投资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是要自担的。

     我们看新闻,经常会看到“既要、又要”。大家都觉得很可笑,谁都不是神?怎么可能既要又要呢?甚至有不少人开始调侃说是假大空。但很少有人反思这背后的逻辑。

     别总嘲笑官话,谁都不是白莲花。有什么的种子,才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我们的老百姓,何尝不是“既要……又要”:

     做个投资、买个理财,既想要高收益,又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一个行业刚兴起时,如果政策来监管就骂政府手伸的太长,等泡沫破灭时又骂政府为什么不监管?

     不论股市还是楼市,赚钱了都是自己牛逼,敢下跌试试?分分钟骂死证监会、打砸售楼部。

     ……

     太多太多案例了。我们的管理者为什么既要又要。他们找到了原因,却担心改革的过程,害怕走向另一个结果。说直白点,就是某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又怕群众不满引起民愤。因此才有了既要又要。就像当家长的,总想面面俱到,最终结局就是哪个都得罪。

     而减税这么大的事,动了这么多人的利益,这个利益不是说远在天边,高高在上,也很可能是你我的同学,甚至朋友、家属。可能是你的公务员哥哥,也可能是隔壁家领养老金的刘老太,也可能是刚刚银行被降薪的二姐夫,也可能是等着修地铁的你。

     牵扯范围太广,这需要有一个极强的打破刚兑环境,这需要整个社会的认同。

     所有改革,都是硬骨头,是必须要下狠心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的。我们在过去一直担负着刚兑压力,从政府到企业,从银行到房地产。

     如果人人没有打破刚兑的意识,到头来,所有改革都会换成网上的一句话“凭什么动我的?让那XXX过得那么好”。唉……

     中国经济有问题,但是有问题的不仅仅是中国经济。我们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迫切需要拉动内需,我们的中小企业艰难的都快活不下去了。

     于是,所有人都在等那一个白衣骑士,只有减税降费,才能给经济增加新的活力,才能摆脱当下的困境。目前减税已经达成了共识,可人们还需要达成更多的共识,还需要更深入的觉醒。

     不然,人们只能期待着白衣骑士,却又阻挡着白衣骑士。

     于是,骑士终归是骑士,所有人都在等,在等……

     近日一大批文章集中被删,为防失联

     请务必关注备用号【米筐资本】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原 创 不 易,请 转 发 点 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筐投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