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突然出手抢人!
2022/10/21 6:59:00 米筐投资

    

    

     作者:老船长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1

     香港,开始着急了。

     10月19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上任两个半月后的首份施政报告。

     最引人关注的,是香港推出了一系列的抢人政策。

    

     核心政策,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过去一年年薪达到或者超过250万港币(合人民币230万左右),或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内累积3年工作经验,就能拿到为期2年的香港通行证。

     如果你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但工作经验不足,也能拿到通行证,但每年只限额1万人。

     2年通行证到期后可以续签,在香港居住7年后就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有7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对这7所高校的毕业生来讲,选择范围有多了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

     港口大爷满脸疑惑:“这条件,我想去也达不到啊!”

     除了高端人才,香港抢人的范围,也包括其他人才。

     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如引入人才属人才清单所列13项本地人才短缺的专业,或有关职位年薪达200万港元或以上,雇主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可直接申请通行证。

     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长至两年,并以试行形式扩展至香港本地高校大湾区分校的毕业生,为期两年。

     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撤销科技公司在计划下输入外来人才时必须增聘本地雇员的规定,以加快输入人才的步伐。而在现有和新增的输入人才计划下的人才,到港获聘后可获发最长3年的工作签证。

     说的简单点,只要你从事的是13项人才短缺专业、年薪达到200万港币,或者是香港高校大湾区分校的毕业生,几乎都能拿到香港通行证。

     门槛降低,覆盖范围广,香港拿出了史无前例最有诚意的抢人方案。

     另外一个核心政策,便是买房可以退税。

     外来人才在香港居住7年,就能成为香港永久居民,还能在买房的时候申请退税。

     按照香港目前的规定,非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购买住宅,需要缴纳30%的印花税。

     假设购买1套100万港元的住宅,需要额外支付30万元的印花税。

     但如果外来人才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则可以申请退还额外印花税,只按照香港居民首次买房的税率,也就是3.75%缴纳印花税就行了。

     这对高端人才来讲,针对性十足。

     虽然香港是内地的房地产老师,但在救市这方面,香港也终于学会了。

     除了抢人,还要抢企业。

    

     香港从“未来基金”中拨出300亿,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共同投资模式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

     香港还成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专门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潜力、具代表性的重点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主动加入抢人大战,能看出香港真的着急了。

     2

     之所以着急,是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

     当下的香港,正面临三重压力的叠加影响。

     第一,人才在加速流失。

     2021年,香港人口740万人,与大连、无锡相当。

     但这两年的不安定环境,人口开始加速减少。

    

     2020年,香港人口还有743万人,2021年减少了3万人。

     但是到了今年8月份,香港人口又减少了11万人。两年下来,合计下降了14万人。

     14万只是总体数据,如果拆开人口数据仔细看,就能明白香港为何突然抢人。

    

     出生人口逐步下降,2020年4.3万人,2021年3.7万人,到了今年年中,只有3.5万人。

     死亡人口逐步上升,2020年5万人,今年年中增长到6.1万人。

     这使得香港的自然增长人口,连续3年负增长。

     更严重的是人口迁出越来越多。2020年人口流失8.6万人,今年年中已经流失9.5万人。

     加上自然变动减少的人口,年中香港人口的增长数据是:-12.1万人。

     尽管数字并不大,但下降的趋势必须阻止。

     第二,香港经济再度陷入负增长。

     过去的两年,全球经济大幅受挫,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香港,也不例外。

    

     2020年,香港经济增速下跌6.5%,创下历史最低,甚至超过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5.9%。

     经过2021年的反弹后,今年的数据再度陷入负值:一季度同比下跌3.9%,二季度下跌1.3%。

     支撑香港经济的消费、进出口,都表现不佳。

    

    

     如此形势,急需缓解。

     第三,楼市也比较低迷。

     人口的流失,经济的低迷,最终都要反应在房价上。

     今年前8个月,香港房价指数已累计下跌6.5%。反应二手房走势的指数,更是创下2019年来的新低。

    

     成交量上,前9个月二手房成交量只有2.5万多套,同比减少了40%。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香港不得不着急了。

     3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加重了香港的紧迫感。

     最直接的竞争者,便是新加坡。

     香港和新加坡,面积相近、经济模式相似,在亚洲是针锋相对的竞争者。

     8月份,新加坡也推出了一项抢人政策,为每月收入至少3万新元的外国人制定为期五年的工作签证计划,矛头直指香港。

     由于取消了大部分防疫限制,加上国家中立的性质,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在涌向新加坡。

     截至去年年底,将近有700多家家族办公室在新加坡成立。仅2020-2021年就新增200多家。

     包括达利欧、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这些巨头,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家族办公室。

     而限制等待审批的家办申请,估计还有600家。

     如果全部获批,能给新加坡引入资金至少120亿新元,也就是6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事态也真的在起变化。

     9月份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下滑到第四。

    

     这也是新加坡在该指数中第一次超越香港。

     如果失去亚洲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你说香港慌不慌?

     ?做客直播间啦!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今天下午19:00,#视频号:米筐投资,老A与你一起聊聊:放水难救楼市,可放水红包别错过!直播间不见不散!

     本文系【米筐投资】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15638843884(电话同微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筐投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