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刀自宫!欧盟去工业化再上台阶
2022/11/16 6:59:00 米筐投资


作者:老范?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1
最近,欧盟又整大活了。
三大机构——欧盟委员会、欧盟议会和成员国宣布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将从2035年起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
注意是禁止生产,不是禁售,这是釜底抽薪啊。
看到这新闻,咱也只能:呵呵呵!
这事儿2035年能成吗?难!
暂不说,协议还需要得到成员国的一致批准才能成为欧盟法律。
能源危机这档子事还没整明白呢!
现在玩“环保主义”又魔怔了,这是要挥刀自宫的节奏嘛!
欧盟也许有自己的算盘:
不搞燃油车,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确保能源安全?
眼馋,想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分一杯羹?
前阵子能源危机,又是烧煤烧炭,又是重启核电等等,之前的宣传脸都被打肿了,要重新树立碳中和生意中的“高大形象”?重拾话语权?
好吧!反正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2
要知道,传统汽车行业是欧洲工业体系的核心支撑,比如奔驰、宝马、大众、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布加迪等汽车品牌都是耳熟能详。
汽车工业在欧洲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约占欧盟GDP的7%,为该地区提供了1460万个就业岗位。
德法意三大国更是欧洲的汽车大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砍就砍,说转就转了?
欧盟可不得不好好掂量掂量。
而且这个事也有点蹊跷,这份文件从传出风声来博弈了至少五六年了,今年6月份的时候,德法意还对这份协议表达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尤其是德国更是强烈反对,毕竟汽车时人家的支柱产业,怎么没过几个月就变卦了?
欧盟内部本就各怀鬼胎,联想之前的北溪被炸,会不会有人想背刺德国呢?
朔尔茨似乎也开始反应过来了,这月初就带着“大团”来东方某大国了嘛!
3
电车不烧油,但要充电呀,有人已经做过了一个测算,如果欧盟全面提升电动车的占比,2035年的电力需求至少会增长到现在的160%,充电桩的配比需要提升700%......
就欧洲能源体系,现在工业都吃不消了,企业还是很现实的,停产的停产,跑路的跑路,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了。
这还不包括重建电力系统的成本,靠一纸协议来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似乎有点自欺欺人了。
我们都知道,欧洲在传统汽车上又有巨大的积累和优势,产业链非常完备,包括新车、二手车、租赁的销售模式在欧洲也非常有保障且成熟。
但新能源就不同了,近些年,整个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路线都走的不顺利。
大众的ID系列已经算是目前最成功的产品了,然而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依旧惨不忍睹。
而且,一般情况下,之前越是在某个行业牛逼的企业,面临技术转型的时候可能越难,比如之前的手机“大佬”诺基亚的陨落。
说实话,现在欧盟想要分新能源车这块蛋糕,似乎有点晚了。
中美新能源车已经抢占了先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且,目前电车市场上,说是给电池供应商打工也不为过,中国已经实现换道超车,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锂电池等有着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链,且非常有竞争力。
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被国产和特斯拉占领了,欧盟市场上电车买的最好的也还是特斯拉、比亚迪这些。
即便过几年,欧盟造出电车,本土卖不动,出口没门路,传统优势产业又被提前阉割了。
其实也不光是造车的问题,新能源车整个产业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全面更新,欧盟同样没有太大的优势。
4
欧盟这波“骚操作”,似乎在去工业化的“大道”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我们见过身不由己被人卡脖子的,见过霸权主义卡别人脖子的,但是还没见过主动把脖子伸过去让别人卡的。
再说,纵观历史上的工业升级或者重要产业转型都是在市场需求,技术突破的背景下逐步完成的,从来不是靠什么协议来推动的。
关键是,欧盟现在内部各国政治动荡、能源危机、通胀居高不下......自己一大堆问题还没等着解决呢,这又开始画大饼了。
有句话咱不知当讲不当讲,2035年欧盟这个组织还存不存在......
规矩都是他们定的,有利的就要求别人遵守,不利的就直接掀桌子。看看前面碳中和叫的比谁都欢,关键时候那不是说烧煤就烧煤嘛!
在2035年之前,技术、市场等等各方面如果没啥大的发展,如果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你猜欧洲人还会不会再度掀桌子,翻脸不认人呢?
我读过一本书《置身事内》,讲的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经济故事,非常通俗、真诚的一本书。
在我们国家,政府不仅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只有对这个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判断,才能指导我们的投资决策。
在这里我想把这本书(完整电子版)送给大家。
想要的朋友可以加下面的VX,同事会传给你完整电子版,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收获和启发,在宽阔的世界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筐投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