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十年变局
2022/12/16 6:59:00 米筐投资

    

    

     作者:老船长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风云变幻的十年,船长之前已经回顾了人口和城市格局的变迁:

     中国人口,十年变局(点击查看)

     中国城市,十年变局(点击查看)

     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楼市这十年的起起伏伏。

     1

     英年早逝的伟大作家王小波,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著作,会拿来定义房地产。

     2012年的楼市,唯一留下的声音就是万科的王石,他作出预测:

     房地产行业正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

     2014年,万科再次发出预言般的公告:

     “我们相信,在白银时代中国住宅价格不会发生断崖式的下跌。住宅开发仍将是巨大而且可持续的产业。但房价单边高速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行业整体规模高速膨胀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白银时代的争论,从未停息过。

     至少2017年的孙宏斌,不相信:

     “万科提出房地产是白银时代,我说这太扯了。为什么呢?当时我说我要做利润100亿的时候,他们都说我疯了,现在随便一个公司的利润都超过100亿了,今年融创的利润三四百亿。所以你说这是白银时代,这不扯嘛。”

     那时的老孙,脚踏七彩祥云,身骑白马,现身于一个个大佬的危难时刻。

     2017年1月,融创战略入股乐视,收购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的股权总共花费了150亿元,成为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

     2017年7月,融创收购了万达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以及76个酒店项目,总代价高达631.7亿元。

     老王缺钱,老孙要地,一拍即合。

     3年前收购绿城失败的憋闷,终于一挥而散。

     “白衣骑士”、“收购王”、“融资的尽头是融创”,那时的老孙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至少,2013年的碧桂园杨主席不相信。

     开始于2008年的房企高周转模式,终于在2013年后被发扬光大。碧桂园就是最忠实的践行者。

     甚至在2018年,杨主席还嫌高周转的速度不够快。当年4月,专门召开高周转专题会,新开盘工期甚至被要求低于3个月。

     房地产,被彻底干成了快消行业。

     但成绩单却一场华丽:2012-2018年碧桂园的项目数量增速都超过35%,在2017年达到了102%的峰值。2010-2017年间,碧桂园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速达到了54%,并在2018年登顶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首。

     坐在第一位的杨主席,怎么会相信这是白银时代?

     至少,2015年的恒大许老板也不会相信。

     同样坚持高周转模式的恒大,房地产业务已经稳居全国前五,在这一年正式启动了多元化战略。

     足球、粮油、饮用水、保险、电影、新能源汽车……陆续上线,业务范围从文化旅游到健康养生,无不覆盖。

     此时的许老板还在VIP观众席和马先生谈笑风生,哪会相信什么“白银时代”。

     时代的转变,从来不会提前告知。

     2018年,万科又第一次喊出了“活下去”。拐点真正到来,调控收紧、疫情冲击,整个房地产行业陷入一片灰暗。

     孙老板、许老板、杨主席,先后陷入债务问题。恒大的2万亿负债,更是震惊全国。

     万科只能委屈巴巴地表示:我早说过了白银时代,怎么就没人信呢?

     2

     也难怪三位老板不相信“白银时代”,因为房价一直在涨啊。

    

     2012年,全国平均房价不到6000元/平,到了2021年峰值10139元/平,涨幅高达75%。

     但也并非每个城市都能达到如此涨幅,城市分化,是这十年来最明显的趋势。

    

     十年来,涨幅最高的十个城市都超过了150%,恰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而排在第一的东莞,涨幅甚至接近300%。依靠制造业、出口的产业基础,加上深圳的产业外溢、资金外溢,东莞的房价直接起飞。

     嘉兴则依靠上海的外溢,涨幅也能挤进前十名。

     厦门、深圳、合肥、广州的涨幅也都超过了200%。

     而除了连云港,前十名的城市非富即贵,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统统在列。

     这也告诉我们,核心城市的资产值得长期拥有。

     但有些城市,恐怕就没这么好运了。

    

     涨幅最低的10个城市,9个都在下跌。排在最后的,是网红鹤岗,十年间房价下跌了43%,白菜价名副其实。

     而这10个城市中,7个位于东北,2个位于西部,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或传统重工业城市,人口流失是最大的基本面,房价自然也无法支撑。

     温州,倒成了一个异类。

     身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温州的发家史众人皆知,温州模式红极一时。

     但也正是这种快速致富,让人们手里的资金开始大幅流向房地产,“温州炒房团”曾经横扫全国。自己的老家温州,当然是炒房的首选。

     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温州模式逐渐落寞,当地经济无法支撑如此高的房价,泡沫随机崩溃。温州房价,也一路下跌。

     炒房,终归不是发展经济的最终路径。

     十年的楼市发展,大城市房价香港化,小城市房价鹤岗化。

     未来十年,城市的分化还将继续。

     3

     而这十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调控。

     恰好,中国楼市这十年完整地走了一个周期。

     2012年的楼市,尚处于上一轮的全国调控之中。

     2010年4月,“国十条”横空出世,将飞涨的房价直接按在地上。

    

     除了2013年有一波销售高峰,2012-2015年4月,全国楼市的销售基本处于横盘状态。尤其是2012/2014年,销售增速几乎都是负值。

     将近3年半的冷却期,让人们对楼市的信仰开始动摇。

     但在根基动摇之前,新一波的暴涨又来了。

     2014年,已经有城市开始放松调控。到了2015年,“放松”已成共识,从中央的去库存到地方的破限购,各种政策相继出台。

     尤其是棚改货币化安置,直接引爆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大把大把的资金开始进场。

    

     于是,就有了2016/2017年的销售高峰。

     与此同时,调控又来了,熟悉的场景再次上演。“房住不炒”、“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口号出现,因城施策的调控遍地开花。

    

     加上疫情这只黑天鹅三年的冲击,2019-2022年,楼市的销售再次陷入横盘冷冻期。

     于是,又有了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放松调控大潮。金融“三支箭”、史上最低房贷利率、疯狂优惠补贴……不一而足。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这十年的楼市,周期路径就再明显不过了:

     2010-2014年,调控收紧,楼市横盘;

     2015-2017年,调控放松,房价起飞;

     2018-2020年,调控收紧,楼市横盘;

     2021-2022年,调控放松,但疫情冲击,房价横盘。

     所有事情都逃不过路径依赖的掣肘。

     拼了命地救市,效果究竟如何,2023便成为关键。

     2023年的楼市,能否重启?房价是否又要起飞?房子又该买哪个城市?今晚19:00 米筐投资视频号,来场直播详细聊聊。

     最后,我整理了一份【全国298个城市十年房价涨幅排名】,一次性看清楚哪些城市的资产能真正穿越周期,哪些城市的房价又无法抵御时代转变,但图片太长放不下,添加下面的企微,私发给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筐投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