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失业更可怕的是,你孩子即将失业
2017/12/18 咪蒙

    

     月初,我去乌镇参加了世界互联网大会。

     我完全像乡下人进城啊,看什么都很新鲜,大佬们讲什么我都听不懂……

     因为他们总是blahblahblah讲一大堆人工智能,还夹杂着大量英文啊摔。

     那几天,所有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改变。其中最可怕的改变就是,我们的很多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没错,全世界最牛逼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还预测——

     到2030年,也就是12年以后,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

     人工智能将使50%的工作岗位消失。

     是不是有点瑟瑟发抖?

     你一定想问,到底哪些职业最可能消失呢?

     银行职员

     我的一个同事,她有社交恐惧症,超怕和陌生人讲话。

     每次去银行办业务的时候,隔着柜台,工作人员飞快说话的时候她都压力简直大到想死。

     结果这次她去银行开卡,超爽。

     因为她全程都在机器上搞定,完全无需和任何人交流。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银行都出现了机器人服务员——虽然目前机器人还不能办理所有业务。

     但未来,机器人一定会取代银行柜员。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John Cryan就说:当机器人接管工作后,数量庞大的银行员工将失业。

     司机

     最近面试时,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个遗憾,就是以前读书的时候,没把驾照考了。

     工作以后,越来越没时间考驾照了。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以后可能不需要驾照了。

     今年7月,百度CEO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上开了一大圈!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在开发和完善中,但两年后,我们很可能真正坐上无人驾驶汽车了。

     不懂的人,总觉得机器开车很危险,其实人开车更危险。

     因为人会犯困、会走神、会喝醉、会情绪失控、会判断失误……人有各种不稳定因素,而机器不会。

     司机,将成为一个完全消失的职业。

     速记员

     上周看到一个朋友发了个朋友圈:

    

     他说,现在的速记员,培训学习一年后出师,3小时内报酬1000左右,但语音识别越来越发达,一旦语音识别准确率进一步提高,速记员这个职业就要消失了……

     翻译

     同声传译目前还是非常高大上的职业。

     牛逼的同传,一天能拿到8000元以上,可能比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但是,没错,我又要说“但是”了。

     现在很多科技公司,都在提高智能同传的精确度。

     有些同声翻译器,已经能同步提供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实时翻译,能瞬间同传……

     有网友说,还在学同传的人都好惶恐啊,根本不敢想以后。

     毕竟学了辣么久,又要专门训练一两年,到头来却不如个机器!

     会计

     以前会计想找工作很容易。

     现在会计想换工作很焦虑。

     因为在上海的一场财务分享沙龙上,一个叫“小勤人”的财务智能机器人,让所有会计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在沙龙现场,“小勤人”只花三四个小时,就把一个财务工作者一天的工作做完了。

     而且它完全不需要休息,能不间断地工作!

     这意味着,会计这个职业可能会被取代。

     从本质上说,会计主要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对严谨性有极高的要求。

     而严谨,恰恰是机器的强项哦。

     服务员

     这次去乌镇,我还体验了一下天猫无人超市,真的是全程自助哦——这是一个信号,将来,越来越多的零售业将实现智能服务。

     事实上,在国外,很多超市早就没有服务员和收银员了,顾客拎着购物篮,到收银处,直接通过机器识别,然后自动结账,一键完成,超级方便。

     餐厅服务员、酒店服务员也是,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住酒店,给前台打电话说想要两瓶矿泉水,然后,一个机器人服务员来给我送了水。

     它自己坐电梯上来,自己按门铃,还跟我对话,还说,谢谢我,它完成了这单工作,妈妈会给它糖吃。

    

    

    

     简直萌爆了。

     我跑去调戏它,摸它,跟它握手,它还说,“请不要打扰我,我正在工作……”

     显得我很不懂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批服务员要失业了……

     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快被未来吓哭了。

     先别急,看完再哭。

     因为,未来不只是这样,还有更多的职业会被机器人替代。

     比如资讯类记者——机器人已经会采访,梳理逻辑,写新闻稿了;

     比如接线员——现在很多公司的客服,都已经是机器完成了……

     不要以为这些改变,看上去还很遥远。

     科技发展的速度,比我们想象中要快,而且快很多……

     就像10年前,很多人拼命练习五笔打字,大家都特别羡慕那些会背字根的人,但现在几乎没人用五笔了……

     5年前,出门前大家一定会带钱包,但现在大家出门,只用带一个手机……

     1年前,共享单车的普及,让摩的师傅也提早退休了。

     所以,等到人工智能普及的那天,我们怎么办?

     可能你会说,我都中年了,有点资产,有点积蓄,人工智能对我影响不大。

     那我们的孩子呢?

     他们长大的时候,刚好面临和人工智能的竞争,你也能觉得没关系吗?

     千万不要用现在的经验去指导我们的孩子。

     因为时代变得太快,孩子未来所需要的能力,很可能完全不是现在所流行的。

     甚至连“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这样的问题,都不该再问孩子了。

     在全球9个行业的跨国公司,1300万员工的大数据调查中,人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有65%长大后会从事,现在还未诞生的职业。

     马云说: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认为不能只教知识,因为机器学知识更快。

     孩子现在要学的,其实是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和技能。

     这种思维方式和技能,不该是10年前的奥数,5年前的速记,而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基本能力。

     比如说编程,就是其中一种。

     编程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孩子指挥机器人做任务时,需要把任务拆解。

     编程还可以锻炼孩子用程序的方式把问题归类,换个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现在国外、香港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编程班,那些孩子天天玩编程、和机器人对话,太酷了!

     那我们的孩子呢?同样天天面对平板,却只是在看机器人电影。

     我们不该强迫孩子去学什么,但是起码要给他们看到更大世界的机会,要给他们选择更多学习方式的机会。

     最近唯唐就在西瓜创客学编程。

    

     西瓜创客就是利用设计游戏,来教会8-12岁的孩子编程思维和技能的。

     那里有懂行的老师,懂开发、懂应用、懂教学。

     比如肖恩老师,7岁开始做电子设计,12岁学编程,14岁发布共享软件,15岁做黑客,19岁组建Red Pill团队拿国际大奖,还研究过各种学术论文。

     那里还有先进的教学方式,西瓜创客会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孩子最喜欢看的学习视频,保证内容都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以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唯唐的学校最近放假两周(因为圣诞),他每天自己上课,自己完成作业,完全不要我催,惊呆了好吗。

     据说在这学习的孩子都是这个画风:

    

     此外因为学了编程,孩子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其他科的成绩也变好了。

    

    

     清华大学刘梦霏教授说:未来,游戏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游戏会成为经济、社会、制度重构的一种基本机制。

     游戏不仅是一群人沉迷其中的玩乐,游戏会成为我们新的生存方式。将游戏和编程结合起来,就是给孩子面向未来的学习机会。

     赶快点击“阅读原文”,或者长按下方优惠券,有咪蒙粉丝特别优惠哦!只要179元,让孩子尝试一下未来必需的技能。也许只是一次点击,孩子10年后就不会失业。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咪蒙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