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京沪,这个城市的升学率全国第一!
2024/4/1 米宅

1
作为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妈妈,我最近经历了心态崩溃又黏合起来的过程。
你能想象到现在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压力有多大吗?
来,我给你描述描述。
每天7点55分进校园,5点30下学之后去晚托班,写作业写到晚上9点到10点。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作业,有时再外加科学等副课,做完作业再刷一套卷子。
周六有数学和书法各占半天,周日有英语大课占半天。
每天持续10个小时的学习,一周七天仅剩半天可以休息。
这是一个三年级孩子的生活。如果没有改变,预计比这更高强度的生活他还要持续10年。想想这样的生活节奏,一个大人都会感觉到窒息。
我很心疼孩子。但是一边心疼,一边不敢让孩子慢下来节奏。一个被动鸡娃的家长就是这么矛盾。
因为周边的孩子都是这样,或者比我们的学习强度还要强。大家都往前赶,你一慢下来孩子可能就要掉队。
因为我了解我们的升学规则,知道想要闯关中考和高考有多么不容易。
中考,越来越成为一场不亚于高考的分数竞赛。今年北京海淀区的中考分数分布图代表了现在中考的分数趋势。

满分660分,10%的孩子考了639分以上,20%的孩子考了633分以上,50%的孩子考了611分之上,跟前10%的孩子只相差20多分。
北京海淀的中考成绩蘑菇云分布只是全国中考成绩的一个缩影。你如果把全国其他城市的中考成绩分布图拉出来看看,就会发现和海淀的情况类似。
因为中考题目难度降低,导致大量的成绩向顶部堆积。中考是择优式录取,题目越是简单,成绩内卷越厉害。所以为了去争夺顶部多一两分,家长和孩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刷题,形成肌肉记忆,避免错题失分。
一分之差可能就是一个批次高中的差别,甚至是高中和中职中专的差别。根据统计,2023年共有1454万孩子参加中考,普通高中的录取率57.7%,剩余的42.3%的孩子都要被淘汰下来,走进中专职校。
闯过中考,三年之后还有高考,高考的升学竞争同样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来看看全国各省市的高考录取率醒醒脑。
全国2023年有1291万参加高考,其中大概一半能上本科,5%的孩子能上211,1.9%的孩子能上985。
当然,全国平均录取率之下,是地域之间的竞争失衡。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本科录取率83.8%,211录取率22.3%,985录取率7.1%。换算一下,等于100个北京孩子里,有将近83个能上本科,其中22个能上211,7个能上985。
能生在北京的孩子只是少数,很多生在像山河四省、江浙、广东省的孩子,竞争压力远超全国。
比如河南,本科录取率37.8%,211录取率4.4%,985录取率1.5%。换算一下,等于100个河南孩子,只有37个能上本科,4个能上211,1个能上985。
别忘了,上面这样的录取率是以高中生为统计基础的,是中考筛掉一部分孩子之后又一次的筛选。
有人做过一个升学路径的统计,研究了不同初中考上不同大学的概率。

只要孩子将来没挤进一个重点高中,基本上他与985和211无缘,甚至更极端一点,他连个本科都考不上去。
所以只要中考和高考这两场考试的游戏规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那么追求分数和成绩的竞赛就无法停下来。
身处规则之内,家长和孩子面临的根本不是选择加不加入内卷的问题,而是你要么选择加入内卷,要么最后被淘汰出局。
2
有没有突破内卷的方法,给孩子找一条更容易一点的路?
当然有啊!不仅有,而且不止一条,而且就跟救命锦囊一样,不同的捷径还能分出上中下三策。
这三策里,大家最熟知的是高考移民,特别是高考大省的家长们,基本上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都会动这个心思。
让孩子初高中时去天津、西安、海南、黑龙江……等高考优惠省份学习,然后参加当地的高考。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最优的选择吗?当然不是。
因为即使是高考优惠省份,依然还是在升学的竞赛规则范围内 。高考移民只是稍微减轻了孩子学习的压力,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高考移民还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风险,那就是政策变动的风险。因为今年夏天西安回流生事件发生之后,各个省份都收紧高考报名的政策条件。
3年户籍+3年学籍,有的省份比如青海,要求5年户籍+3年学籍。
有没有突破内卷的终极方法?有。
终极的答案,就是跳出现有升学竞赛规则,换另一条赛道。换赛道这事儿打个比喻,这就像一群人去爬山,人人都挤在又窄又陡的山路上忍饥挨饿,而你选择了一条近路,并且还坐上了缆车,一路赏着美景冲上了山顶。
在孩子升学路径上,就存在一条坐缆车考大学的路径,这个路径就是香港身份。很多家长都听说过香港身份,但是并不了解拥有香港身份后孩子考学的优势有多大,这个看看数据对比就知道了。

这是拿咱们内地最优惠城市的中考、高考录取率来和香港做对比之后的数据。
先来看中考。
北京和黑龙江是全国中考录取率最高的城市,中考录取率70%,香港的普高录取率是多少呢,100%!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100%的录取率。因为香港没有中考,人家是15年义务教育,高中可以直升。
再来看高考。
港籍生通过港澳华侨生联考考咱们内地大学,过线后本科率几乎100%,基本只要过了基准线,孩子都能上本科。
211及以上的录取率50%,是全国平均录取率的10倍,是北京的2倍,985的录取率14%,是全国的7倍,北京的2倍。凭借港澳华侨生联考,最低400分就能上211。
除了考内地大学,港籍生还可以通过香港DSE的成绩申请海外大学和香港的本地大学。
可以去申请耶鲁、牛津、剑桥、新加坡南洋理工等世界名校,也可以申请香港的港八大,港八大今年的录取率高达39.6%。
看完之后,你是不是惊呆了。
本来以为北京的录取率已经是顶级优惠模式,结果发现是自己太肤浅,香港才是高考的罗马之城。
3
今年很多中产朋友都铆足了劲要去办理香港身份,根据我跟这些朋友的沟通接触,这里面80%以上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规划。
毕竟有了香港身份,向上孩子可以无限突破。
去申请世界名校,耶鲁、牛津、剑桥……
去申请香港本地名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去考取内地的名校,清华、北大、复旦……
向下,可以给孩子保底211。
即使孩子学习很一般,只要考个300多分就能走个不错的大学,400分就能考取211院校。
向上冲刺世界名校,向下保底211,香港身份几乎是目前所有升学路径里的最优解。这也是今年众多家长都选择香港身份的原因。
今年香港身份很火爆。
自从2022年底港府大搞人才引进计划,宣布2023-2024年香港优才计划取消限额之后,截止到今年7月底,已经有12万人递交了申请,超过7.5万人获得审批。
这大大超出了港府的预料,因为港府的计划是打算三年内引进10万人,结果7个月完成了三年KPI的四分之三。
按照这种节奏下去,香港的人才引进政策一定会一点点收紧。
所以说2023-2024年是获取香港身份的最佳窗口期,更加确切一点的说,2023年的最后几个月是香港身份的最佳窗口期。因为2024年新的一年,根本无法预测政策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所以如果有考虑香港身份的朋友,一定要抓紧,这是我非常负责任的忠告。
往后每拖一天,申请难度加大的可能性就多一天。
所以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赶紧动起来,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找我们的同事做个评估,看看自己是否符合香港身份的条件和标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