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多城产业空心化警报已拉响!
2024/4/1 米宅

    

    

     1

     最近,24个万亿城市全部披露了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

     7城半年GDP过万亿元,分别是: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

     上海、北京突破2万亿元。

     同时上海还以9.7%的增速领跑万亿城市,GDP总量重回第一。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无锡、长沙齐齐反超郑州,合肥、泉州位置互换。

     至此,合肥成为上升位次最多的黑马城市!

     另外,还有4城非常值得注意!

     苏州和成都,以及天津和宁波。

     先看看上半年这4城主要经济数据: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津和宁波都是竞争“GDP十强城市”的强力选手。

     今年一季度,宁波GDP正式超越天津,后来又被天津反超。

     宁波曾高调官宣:

     奋力实现2025年GDP总量破2万亿、进入全国前10名的目标。

     而挡在宁波前面的,主要就是天津。

     天津上半年消费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销售较好。

     但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了16.0%,在万亿城市中可是垫底的。

     它身后的宁波这几年发展势头挺猛,不可小觑!

     苏州和成都也开始了追逐战。

     成都用15年超过了8个大城市,天津、南京、杭州、武汉、无锡、青岛、佛山和宁波。

     如今又向苏州发起冲击!

     苏州上半年虽然进出口下降10.5%,但好在投资、消费增速都不错,守住了全国第六的位置。

     成都这几年喊出“制造强市”的口号!

     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很多产业都分布在成都的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板块分布:

    

     再结合二十大明确要求: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还有“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的占比分量。

     可见,实体经济越来越重要,制造业越来越重要!

     2

     一般情况下,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下降,就有产业空心化风险了。

     知道产业空心化最典型的城市是谁吗?

     香港,因为过度追逐第三产业,几乎完全放弃制造业,逐渐陷入产业空心化困局。

     创新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香港也无法落地。

     金融、贸易等支柱产业固然能让城市迅速繁荣,但在面临全球性危机的时候,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过去10年,香港也多次提出“再工业化”,但始终都没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主要提供产品,第三产业主要提供服务。如果产品减少,服务就很容易饱和。

     所以,制造业很重要,第二产业很重要!

     比如青岛,2012-2022年,青岛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11.4%。

    

     其中有两个问题:

     一是青岛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不足。

     二是新兴产业起步晚。

     好在青岛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明确提出:

     突破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十大新兴产业链”!

     2022年以来,青岛的专业园区全面起势,为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提供重要载体。

     其中的京东方青岛基地是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投入19条生产线,日产中小尺寸显示模组5万片。

     希望青岛的经济增长动能越来越强!

     3

     作为北方工业城市的代表,天津这几年的增长脚步在放慢。

     过去10年,天津GDP已经接连被武汉、成都、杭州、南京超越。

     天津曾经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石化和汽车工业。

     但随着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天津对于石化的消费能力逐渐下降,石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同时对于汽车产业也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2016年,汽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

     随之两大经济支柱产业持续下降。

     2012-2022年,天津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6.4%。

    

     天津制造业占就业人口比重比较高,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制造业增长速度下降,就业人口也在下降。

     虽然天津的工业结构正在转换升级,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限,怕是不会有很大实质性的改变。

     其实北方大部分工业城市,都牵扯着经济转型的问题。

     就拿石家庄来说,在90年代,工业实力那可是高居全国前列。

     全亚洲最大的制药基地,全国最重要的纺织基地。

     现在呢,排名跌到全国30名开外了。

     究其原因,太缺新兴产业!

     还有大连,虽说软件园看着不少,但实际上都还是以拼人力成本的低端外包为主。

     产业的发展,不进则退!

     每个城市快速崛起的背后,都是一场产业转型、升级、迭代的折射。

     哪些城市转型成功?优势产业强?我专门做了盘点,资料太大,想要高清、完整版的直接扫描文末二维码,免费送!

     4

     最近几年,很多人都担心深圳产业空心化。

     真相究竟是什么?

     过去10年,深圳第二产业占比只下降了7.7个百分点,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目前房价最高的两个区域:

     福田靠的是金融业鼎盛;

     南山靠的是高科技和互联网大爆发。

     下面就是聚集在南山和福田的5大产业集群。

    

    


     有了高端产业,才有高收入人群,才有高房价。

     甚至,深圳的产业外溢直接让东莞大逆转!

     2016年,华为终端落户东莞松山湖后,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华勤通讯,华为软件服务商中软国际、易宝软件等上下游企业也都相继进驻松山湖。

     除此之外,深圳的蓝思科技、大疆、康佳、顺丰、欧菲光等一批行业巨头也纷纷在东莞建设基地。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5年深圳外溢产业中超40%都被东莞承接!

     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公布了每个城市的制造业从业人员。

     制造业从业人员最多的3大城市:深圳、苏州和东莞。

     分别是418万人、414万人和377万人。

     所以,凭借制造业起家的深圳,底子非常厚!

     就拿上半年的数据来说,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5681.98亿元,同比增长4.8%!

     而那些GDP规模还没有上去,但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已经不行的城市,才真的要有危机感!

     产业空心化风险越来越大,融资难度加剧,负债率飙升!

     作为地方财政主要收入来源,低税收城市会有风险。哪些城市税收拉跨?入不敷出?哪些还不错?你必须了然于心!

     税收背后是产业,城市分化的本质是产业分化!不同城市的重点产业是什么?怎么分布?高新产业在哪里?低端制造业在哪里?哪些有风险?

     文末福利,还有很多不能公开说的!比如大家最近都在关注的地方债解决方案,已经有5个清晰方向,很敏感!究竟是什么?

     还有当下总负债最多的不安全开发商,很敏感!有哪35个?

     来,想知道的朋友赶紧加个好友,扫描文末二维码告诉你:

     1、解决地方债的5个已知清晰方向!

     2、总负债最多的不安全房企TOP35!3、31省市区重点产业布局+100个城市风险版块!4、31省最新经济成绩单(含税收)及未来5年目标!5、非公开私密小课:如何选择价值城市?

     都是内部独家资料,直接、全部打包赠送!速速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免费领,限量200份,尽量不外传!

    

    

    推荐分享,点赞,安排一下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