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刻,实际去做,比打嘴炮更有用!
2024/4/1 米宅

1
最近看了一个上海目前对学渣儿子的人生规划,真的被震撼到了,我觉得应该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是个典型的四口之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是北大医学博士,父亲是硕士,上海也买了三套房。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高级中产家庭,也得每天为学渣儿子苦恼。
有多渣呢?长期在班级40名,年级600名。
这在政策规定中学毕业五成分流职高的时候,高中都上不了,想都不用想。就算现在高中录取放开了,也基本不可能上高中。
所以,这父母真是操碎了心,最开始也是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鸡娃,报补习班,买学区房,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最后弄得鸡飞狗跳、家庭消沉。
但是,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优势就在于,当一条路行不通时,会及时的转换赛道,走备用路线。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述一下这对父母学渣儿子的备用路线。
2
首先第一步,也是保底的路线,就是凭借学霸父母现在的资源,尽量为学渣儿子将来的底铺垫得厚一点。
比如说,国内鸡娃,除了最常用的学区房之外,一般有两个途径:
第一是换城市,这就是最近这些年比较流行的高考移民,从一个高考红海换到蓝海,这也是天津的学区房大受欢迎的核心原因。
第二是超前学习,比如说我在郑州,前几天亲眼见到的一个案例是,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但是已经开始学习初中三年级的数学和英语。
这导致,你超前我更超前,结果大家都超前了,依然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也是最近几年的中考成绩,高分学生暴增的原因,结果就是导致中考完全高考化,大家差的就是那一分两分的成绩。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这种鸡娃,只能鸡到高中,一上大学就全部失效了。
并且不管你的孩子是几年级,未来都会面临着就业压力。

这个数据意味着未来十五年,你的孩子只要大学毕业,基本都不会太轻松。并且随着中考职高分流的结束,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会直线上升。
也就是说将来的孩子会普遍的大学生化。
所以这对父母就想的特别开,与其鸡娃,不如做资源。
比如说,他俩是北大的学霸,如今也只是做到中产。
而中产之所以为中产,一个很大的核心就是无法传承,没有继承性。
就算是你做到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也不可能传给你的儿子的。
但有一个东西可以传承,也能穿透经济周期,就是不动产,特别是他们上海的不动产,更可以传承。
所以,这对父母手里一有闲钱就换成房子,现在已经在上海有了三套房子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很烂俗,说来说去又是房子。
但你肯定没有意识到,在你排斥这些,鄙夷这些的时候,在这对上海父母看来,这却是他们能给孩子做的,能留给孩子的最好的资产。
因为有了这些房子,他的孩子将来就算是学习很渣,就算是考不上大学,去学个理发,学个面点,也能活的很从容。
远胜过鸡娃十几年,大学毕业一切归零,还得从头再来。将父母走的打工买房负债的辛苦路重新走一遍。
最近一个两个名词特别流行,一个叫顶层设计,一个叫底线思维。
这个操作就是典型的底线思维,是给孩子保底的。
3
有了这个底线,然后就可以从容规划顶层设计了。

这对父母梳理了整个上海孩子的教育路径,大概就是这九种。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用边际价值递减的方式,做由高到低的排位,最后,香港的DSE成了第一选择。
因为他们都是高知,赶上香港从去年10年正好放开了人才计划,就申请了香港的优才,并且顺利通过了。
这样做的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
用这对父母的原话说,就是在上海,学渣儿子只是下马,但在香港,至少能算个中马。
因为拿到了香港身份,他的孩子至少有两种途径可以走。一种是港澳台华侨生联考,一种是DSE。

就拿最中意的DSE为例。
DSE考试是香港的高考,是全球唯一用中文作答的国际认可的文凭考试。
对大陆学生之所以友好,能让下马变成中马,就在于这个考试的难度相当于大陆的会考,简单至极。
孩子拿着DSE考试的成绩,可以申请内地的132所高校,按照2022和2023年的录取率,名校的录取率基本能达到50%。
等于将近一半的孩子都能上我们拼死拼活可能都考不上的高校。
DSE考试还能考港八大,港八大里面其中的5所都是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
并且香港有本地生生源保护,80%的港校本科学位必须留给本地生。
还有就是这个考试对内地生来说,有几个优势:
第一是考试周期长,从每年的3月份考到 5月份,是一科一科分散考试的。
第二是成绩保留时间长:DSE考试成绩有效期为2年;考生若失利选择复读再考,则可以结合第二年和第一年考试,选取两年内最高成绩。
第三就是允许偏科:多达二十几种选修课,根据兴趣随便选,可以选择成绩最好的科目升学。
除了DSE考试,孩子也可以选择参加港澳生联考考内地的名校。
试卷极简单,60-70%的题目都是初中知识范围。
分数低到发指,比平均高考低150分左右,400分就可上211院校。
所以一个拥有香港身份孩子的升学路径,最后是这样的:
他不用参加中考,因为香港是15年义务教育,高中直升。
考大学时,他可以通过DSE或者港澳生联考来考985和211院校,也可以凭借DSE考港八大和290多所海外高校。
只要300分以上,他基本都能在内地找到不错的高校。
如果孩子实在太菜,300分都没考过。他只要分数过了280分去暨南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参加预科招生。
如果这条路依然没走通,他依然可以参加院校的独立招生。
反正,到最后这个孩子总有一所不错的大学可上。
4
什么叫顶层设计,这就是顶层设计,将一切规划的有条有理。
上中下策全部考虑到了。
最最后再不济的,真的没有学校上,也能依靠上海户口+香港身份+上海房产托底。
而对于很多二线城市来说,香港身份可能在这里的比重会更高,因为没有值钱的上海户口,房产也没上海值钱。
但香港户口+本地核心区房产,也能成为不错的托底。
如果你有意愿香港身份,一定要抓住两个窗口期。
一个是政策窗口期。
香港放宽了人才引进计划。
2022年底开通高才通,2023-2024年香港优才计划取消了名额限制。
半年时间,香港优才获批人数7022人,接近2022年的2倍。
不用想,到2024年之后香港会收紧人才引进的政策。
二是孩子上学窗口期。
考港八大或世界名校时间不用那么急,但如果想让孩子通过香港身份考内地大学,必须要赶在孩子四年级下学期之前申请。
所以,如果考虑,尽量抓住这两个窗口期。
最后,如果你考虑为孩子做教育和成长规划,也考虑香港身份,想要详细了解,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尽快入群、了解,名额有限。
思考一万步,不如实际迈出一步,0和1的区别就是,100个还是0,但100个1就是100,所以走出这一步很重要,做永远比想更靠谱,眼下正是窗口期,一定要抓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米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