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补脾,你问过肝了吗?
2018/7/7 8: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茶经

     春秋兰蕙幽香始

     千秋尽在一壶茶.

     关注

     有多少脾虚,是因为肝郁

     肝主怒,是彪悍的;脾主思,是柔缓的。

     当肝气太急的时候,静下来客观地思考一下,肝气马上就缓和了;当脾思而气结的时候,肝气动了,一冲而散。

     所以说,肝和脾相克又相依。

     当一个人肝气不舒,疏泄能力就下降了。脾胃失去了肝气的帮助,好像失去了伴侣一样,变得呆呆的(如纳呆),没有劲头工作。

     这种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状态,我们叫它「肝郁脾虚」

     理论上来说,出现「肝郁脾虚」,问题既可能出在肝身上,也可能出在脾身上。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胡吃海喝,或者超负荷劳动累坏了身体,会由脾失健运、湿雍木郁而导致肝失疏泄。

     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肝在拖累脾。

     很多与脾相关的饮食、肌肉、二便问题,真正得以解决是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去找肝。

     因为肝郁一定影响脾。肝受邪气,又常常传给它最容易欺负的人——

     所以中医上的一句大白话:「调脾不调肝,等于瞎胡干!」

     那么,肝气为什么会郁呢?

     说到这个,我们不由得长叹一声:还不是因为压力大、心情差、生闷气嘛。

     用中医术语来讲就是「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想要的得不到,敢怒又不敢言。

     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太容易随时开心,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还有替别人操心的。尤其是职场上的人,有时还要压抑自己,导致肝郁脾虚。

     这个原因不会平白消失,它会继续存在。但我们能否通过一些中医的方法来调节呢?

     能否通过身体的、物质的方法来带动精神走出肝郁脾虚的怪圈呢?

     如何判别肝郁脾虚

     先看下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肝郁脾虚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

    

     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主症

     ①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②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次症

     两肋附近胀满、窜痛;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嗳气,泛酸;肠鸣,矢气;脉弦或缓;失眠,多梦。

     △主症①②③中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断定为肝郁脾虚。一般也会有次症相随。

     肝郁如何疏通

     肝郁的人,肝胆经的穴位一定有很多痛点,从以下几个穴位入手认真查找,找到后就敲起来吧。

    

     肝经上最容易瘀堵的穴位是太冲穴、阴包穴、期门穴,多敲打按揉这些穴位。当然除了这些穴位以外,我们每天还要敲打腋窝左右各2次,每次5分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疏肝理气的方法。

    

    

     胆经上最容易瘀堵的穴位是肩井穴、环跳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我们要保持胆经通畅,就要多按揉这些穴位;当然我们也可以每天上午敲打大腿外侧段的胆经,左右各5分钟。

     脾虚如何调补

     脾虚的人,脾胃经上一定有瘀堵的地方,查看以下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上最容易瘀堵的地方是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所以要多按揉这几个穴位。

    

     脾经上最容易瘀堵的穴位是:太白穴、公孙穴、三阴交、漏谷穴、地机穴,所以平时多按揉敲打这些穴位。

     再介绍一个很好的补脾方法:

    

     这个敲打脾经的动作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躺在床上或者趴在床上都可以敲打,日久必有大效!

     点我

     ·END·

    

     — 审核:昌斌 —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