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参考: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三焦经主一身之气)
2018/7/12 9: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茶经

     春秋兰蕙幽香始

     千秋尽在一壶茶.

     关注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经络不通百病生!人体经络遍布全身,如果这三焦经堵了,你可能就一辈子跟健康无缘。

     “三焦 ” 到底是什么东西?

     中医把它当做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个容器腔,肠也是一个腔,三焦就是把五脏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

     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故曰:“三焦者,人之三元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中藏经》)。

     2、疏通水道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能“通调水道”(《医学三字经》),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焦为水液的生成敷布、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

     3、运行水谷

     “三焦者,水谷之道”(《难经.三十一难》)。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肌,泽毛”(《灵枢.决气》),有输布精微之功;

     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灵枢.营卫生会》),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之用;

     下焦则“成糟粕而俱下人大肠,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灵枢.营卫生会》),有排泄粪便和尿液的作用。

     综上所述,三焦关系到饮食水谷受纳、消化吸收与输布排泄的全部气化过程,所以三焦为“五脏六腑之总司”(《类经附翼.求正录》)。

     三焦经:人体健康总指挥及调气的大通道

     《黄帝内经》中记载:“三焦经主一身之气。”百病从气生,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泄出。脾气暴躁的人,打通此经,不仅可以疏泄“火气”,“暴脾气”自然不见了,所以三焦经便成了身体的“出气筒”。

     现在西医所说的内分泌系统就相当于三焦经。有人经常说自己内分泌失调,但到底哪里失调,去医院查不出来,自己更说不清楚,吃药也不管用。这个时候,如果能调节一下三焦经就会有效果。像更年期综合征,就是由长期的气郁不疏造成的。心里有郁结之气,三焦经这个出气筒又堵住了,气发不出去,就会产生各种症状。

     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这时好好调一下三焦经,气调顺了,身体就能正常地运行了。

     用刮痧加艾灸打通三焦经很简单,但也非常重要。生活在这个压力颇大的社会当中,每个人每天都可能要生好多气,那就得及时消掉才行。有好多女士有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的毛病,都跟气郁有关,用三焦经来调最好.........三焦经通了,内分泌就永不失调。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双手托天理三焦

     梳理人体三焦,顺畅全身的气

     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它可有效梳理人体的三焦,顺畅全身的气血,加快各个脏腑的运化,减轻疲劳。

     「双手托天理三焦」预备姿势:立正,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方法如下:

     1、两臂由体两侧慢慢上举,至头顶上方时,十指交叉相握,掌心向下,目视上方。

     2、头向后仰,翻掌心向上,用力上托,臂肘挺直;同时两脚跟上提,离地约1寸。

     3、掌心翻向下,十指松开,两臂从左右两侧徐徐降下;两脚跟仍提起。

     4、两脚跟缓缓落下,还原至预备姿势。

     方法虽然看似很简单,但坚持做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哦!

     打通三焦经的简单方法

     手少阳三焦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肩颈头部。

    

     1、拍

     每晚睡觉前拍打,站着或坐着都可以。用左手从右边肩膀开始拍打,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行走路线,往下拍打。

     拍打速度及力道均匀,一直拍打到手腕。可以稍微用力达到震动经络的作用。每次拍打5至10分钟,拍打时最好找找三焦经上痛点,有痛点的地方多拍打。

     拍完一侧之后,再用食指按揉阳池穴约三分钟(阳池穴是三焦经的原穴,揉它可以将气血引到手上,只有这样,才可以疏通整条经络)。

     然后再按上述方法,交换右手拍打左侧肩膀,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完全打通。

     最佳拍打时间:

     每晚21点至23点拍打最佳,其它时间也可以。

     2、刮

     如果想要更深入的刺激三焦经,建议艾灸,每天3到10分钟,感觉到舒畅即可。

     三焦经,它的终止点叫丝竹空,整好在我们长鱼尾纹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很多女士最易长斑,所以刺激三焦经是可以防止长斑和减少鱼尾纹的。

     三焦经上的药穴

     人体就是一个大药房,每一个穴位就是一味药,下面列几个三焦经上的治病穴位。

     关冲穴:可治心里堵得慌、晕车、咽喉痛、急性咽喉炎。

     液门穴:可治眼干、嘴干、咽喉痛、嗓子干、身体发热、疲劳。

     中渚穴:可治眼疾、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痛、耳痛、中耳炎、上火引起的突发性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症状,肩膀痛、腰后面脊椎痛、膝盖痛、肩周炎、头痛、耳痛、牙痛、胃疼等痛症,手指蜷曲不能伸开。

     阳池穴:能激发身体的阳气。

     外关穴:打通胆经、缓解坐骨神经痛、腰痛、肋骨痛、肩膀痛、头痛、落枕。

     支沟穴:治便秘、肋间神经痛。

     天井穴:治淋巴结核。

     消泺穴:祛湿化痰。

     天牖穴:治耳聋、耳鸣、肩颈痛、落枕。

     ?此外,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打通三焦经。分享一个师兄的经历:

     个人的感觉,艾灸三焦的原穴阳池非常有效!我艾灸阳池两周,不仅手脚冰凉的状况有改善,而且心情舒畅,还明显瘦了,因为三焦主情绪,也主水液条达,并且改善末梢循环,和这三者都有关系。你也可以试试,阳池穴在手背一侧的腕横纹上。我是两边阳池各灸10分钟,再灸10分钟关元穴。另外,晚上9点-11点灸最好,因为亥时是三焦经当令,气血最为旺盛。

     点我

     ·END·

    

     — 审核:昌斌 —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