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关键是“养阳”:教您3种治阳虚的方法
2018/8/3 9: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茶经

     春秋兰蕙幽香始

     千秋尽在一壶茶.

     关注

     炎炎夏日,很多人怕热,一整天不离空调,顿顿吃凉菜、喝冷饮,认为夏天阳气旺盛,殊不知,夏季是最容易伤害阳气的季节,如果生活中太贪凉,就会导致阳虚。

     阳虚的表现症状

     所谓阳虚,表现就是:夏季吹空调,别人只是感觉凉快,而你却感觉冷,手脚冰凉。

     食用冷饮时,经常出现腹痛、腹泻,感觉身体乏力等。

     中医讲“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阳病”,寒性凝滞,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人体的气血津液,依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通达。夏季养阳是为秋季养阴做准备,如若阳虚,秋冬季会加重,产生疾病。

     防治阳虚有三种方法

     1.要饮食有度,不宜过饱,慎吃生冷食物,可适当吃一些温性食物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例如大枣、胡桃仁等。

     2. 夏季外界阳气最旺,阳虚者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快走、游泳、跳舞等,以激发自身阳气运行,调畅气血,养护阳气。早上七八点钟阳光不弱也不强,为最佳锻炼时间。

     在此着重推荐大家多站桩,站桩是佛医堂提倡的实修内容之一,看似简单的站桩其实深不可测,也是提升阳气最快的方法。

     以下知识仅作为简单参考,各位师兄如想更好的实修,让自己有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大家可多来参加佛医堂实修功夫课,以便更好的学习体验。

     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

     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

     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在练习站桩前,应排空大小便,而且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习。

    

     站桩的八大要领图解

     1.脚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呈内“八字”形站立,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

     2.膝

     膝盖微屈,膝盖不能过足尖,大腿根部空虚,呈似坐非坐的状态。

     3.手

     两臂环抱于胸前,掌心相对胸部,双手十指相对,手指自然舒张,两腋想像夹着一个气球,既不能用力过大也不能不用力,手的位置开始时可以放低一点,以后再慢慢上升,但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

     4.头

     头要正,百会上领(想像头顶似有一线把头部悬吊起),下颏微收。口微微闭,舌抵上腭,神情平静。目光平视,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

    

     5.肩

     肩部放松,不能绷紧,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着,往下松。这时锁骨、胸部有点沉,所以肩下松时还要往两侧外撑。有的人站桩时间一长就身上流汗,两手冰凉,原因就是肩肘没放松,气运行受阻。因此,在练习站桩前要把肩膀抖搂抖搂,放松地前后转一转。

     6.身体

     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胯部往前翻,屁股微微往下坐(想像屁股后面有虚空的椅子,只做到椅子前沿的1/3),如果做到以上两点,腹部会自然放松微回收。

     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指向地面。会阴往上提,气就能往上升,配合着百会上领,这样上下气机连成了整体,气机平衡,内蕴充足,才能显现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内气浑厚的姿态。

     体内气机充足、通畅了,身形自己会往下矮。下矮时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桩既出功夫又长力气。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闾下垂,否则体内的气只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导致血压升高。

     保持这个姿势,尽量放松全身,什么都不要想,让气血自然流动。一般至少站 30 分钟。开始练习站桩时,会觉得很费力气,膝盖、大腿酸痛。有的人还会哆嗦,这是正常的反应,没有关系,哆嗦劲儿过去慢慢就好了。

     腿酸痛时一定要坚持,忍耐一会儿,酸痛是因为你的身体里气不足,无力支撑身体重量。这时你可以用意念去体会哪个部位酸怎么个酸法,气随着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气就会注入这个部位。等到这个部位的气慢慢充足之后,酸痛也就消失了,这时你的身体就会蹲得更低更稳了。

     站过桩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只要站上一会儿,你就能感觉到四肢发热这是因为你的气血开始旺盛起来了,再站一会儿,你会自然地感觉到体内气的运动,你的意念到了哪里,气就会跟到哪里,这是因为你身体内的经络开始连通了,经络连通之后,气血就会畅通无阻,身体的各种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苏东坡评价练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3. 按摩涌泉穴,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的涌泉穴,如源泉之水涌出,可灌溉全身四肢各处。

     点我

     ·END·

    

     — 审核:昌斌 —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