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压垮年轻人?这些不良习惯我们都中招了
2023/3/29 10:50:21 健康进行时

甲医院的老年病区,挤满了“卷过头”的年轻人。三高、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腱鞘炎、骨质疏松……这些大众印象里的“老年病”,渐成年轻化趋势。
“33岁,下肢动脉硬化了。”
“29岁,脂肪肝、白蛋白高、尿酸高、血糖高、心律不齐。”
“28岁已经腰椎间盘突出了。”
成年人的崩溃,常常是从看体检报告开始......
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等牵头发布的首部《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20~29岁的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
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数据,我国癌症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从50~80岁提早到35岁~55岁。
当“老年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上班族该如何保护自己?
『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年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其中25~34岁的年轻男性患病率已经超过20%,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不健康的生活、饮食和作息习惯,过大的心理压力等都是罪魁祸首。01 熬夜。熬夜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标配”。睡眠不充分,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血压升高,最终诱发高血压。
02 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与接受正常饮食、运动干预的年轻人相比,未接受正常饮食、运动干预的年轻人高血压率高达3成以上。
长期吃不健康外卖、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饮食结构严重失衡,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机会;烟草中的尼古丁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负担加重、血栓等的重要原因;酒精会导致动脉粥样血管硬化、 血管弹性降低,最终引发高血压。
03 压力山大。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也是高血压的诱因。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压力、购房买车等。 
『糖尿病』
2020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刊发了中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以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计75880名参与者为样本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18~2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30~39岁为6.3%。 糖尿病的年轻化与超重、不良饮食习惯、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等有关。
01 超重。体型肥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加大,胰岛β细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并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进一步加重代谢异常,促进脂肪堆积。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使病情加重。
02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用碳酸饮料、食用煎炸烧烤及膨化食品、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均会导致体内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胰岛素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
03 睡眠不足。有研究表明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风险最低。长期熬夜会使身体负担加重,免疫力降低,导致内分泌失调,升高患糖尿病的风险。
04 缺少运动。运动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已患病运动也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并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
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对脊椎既起连接和稳定作用,又有允许脊椎弯曲活动和缓冲脊柱压力的作用。但坐的时间越来越长、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让越来越多人过早出现腰肌劳损和腰椎老化,甚至出现“腰突症”。
01 久坐。椎间盘的压力会随人体的姿势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人在站立时脊柱负荷以100计算,那么,坐着时压力增加到150,站立前屈时为210,坐位前屈时为270,而在平卧时,椎间盘的压力只有30。
可见,人体保持前倾20度的坐姿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最大,而这正是我们在电脑前工作、上网、玩游戏时经常采用的姿势。
建议: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避免久坐,工作一个小时后起来活动一下腰身,可以经常做做“伸懒腰”的动作,或到办公室外走走。
02 穿高跟鞋。鞋跟超过4厘米,人体重心发生改变,为了稳定重心,腰背部肌肉要重新调整,腰椎后伸增强。这种过度的腰椎后伸会令椎间关节之间的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腰背肌过度收缩而致腰痛。
鞋跟高度增加1厘米,腰背肌的收缩和腰椎的后伸就会成倍地增加,这样,发生腰突症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
建议:较适合的鞋跟高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最好在办公室备一双舒适的鞋子,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
03 床垫不合适。过软的床垫在体重压迫下变成中间低、两头高,从而影响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造成腰部肌肉和韧带收缩、紧张及痉挛,久之会损伤腰肌和腰椎。太硬的床同样不利于顺应脊椎的生理曲度,不利于重力的均匀承托,身体与床面“硬碰硬”,进而不适及一些压迫症状。
建议:在硬板床上加上厚薄适中的海绵垫或棉被,这样既有足够的支撑硬度,保持床面的平坦,又有一定的弹性,顺应脊椎的生理曲度。
04 不当按摩。不少人喜欢到养生馆或沐足店按摩“松骨”。注意一定要找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过于粗暴的按摩手法(大幅旋转、不当踩背)不仅容易伤及软组织,也容易令椎间盘突出或导致腰椎、胸椎关节脱位。
建议:腰痛时,先请专业医生确定是否适合按摩治疗。

来源: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余杭疾控、济医附院健康管理中心、新浪网
编辑:邓佩洁
初审:凌 颖
复审:方正杰
终审:揭育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健康进行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