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2021/12/10 20:05:37 木木说药方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排出脓血、黏液便或血便,里急后重,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发热、贫血,左下腹或小腹压痛,并伴见隐痛或绞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或见肝部增大等。
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脓,黏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本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
本病治疗应予病人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给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尽量避免含粗糙纤维食物,暂时不吃牛奶和乳制品。
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维生素E和钙。服铁制剂和叶酸治疗贫血。
病情严重,腹泻频繁,营养严重不良的病人,可给一时期胃肠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可采用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新霉素和酞磺噻唑等药物抗感染。
采用激素、免疫抑制药等改进全身状况,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使用止泻药,减少排粪次数,减轻腹痛。
此外,还可保留灌肠,促使溃疡愈合。

目录
一、内服方
二、外用方
一、内服方
1.温中实脾汤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2,10:441)。
主治:慢性结肠炎。
组成:熟附块(先煎),白术炭,煨木香各10g,肉桂(后下),黄连,炒枳壳,炮姜各5g,茯苓,山楂炭各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上下午分顿服,7天为1个疗程。
加减:水样便者,加煨肉豆蔻10g;黏冻便者,加马齿苋30g。
验案:慢性结肠炎。
《浙江中医杂志》(1992,10:441):治疗慢性结肠炎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在21~80岁,50~70岁者有14例;病程1年以内10例,1~5年11例,6~10年2例,11~20年5例,21~30年3例,30年以上2例。凡症状消失,大便每日1次成形,判为基本控制。
结果:服药1个疗程基本控制者22例,占66.67%;2个疗程者7例,占21.21%;3个疗程者4例,占12.12%;总有效率为100%。停药后随访3年,未见1例复发。

2.慢性结肠炎汤
来源:《现代中医》(1992,2:58)。
主治:慢性结肠炎。
组成:南沙参30g,茯苓12g,黄连1g,陈皮12g,泽泻10g,野菊花30g,桔梗10g,红花10g,川贝10g,泽兰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一般服1~2周。
验案:慢性结肠炎。
《现代中医》(1992,2:58):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20~50岁;病程1~10年。
结果:基本治愈36例,占60%;有效15例,占25%;无效9例,占15%;总有效率85%。

3.榆及汤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3:120)。
主治:结肠炎。
组成:地榆50g,白及50g,儿茶20g,元胡20g,灵脂20g,白术20g,焦三仙60g,鸡内金20g,茯苓20g,椿皮50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验案:结肠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3:120):治疗结肠炎108例,男56例,女52例;年龄24~56岁;病程2个月至20年。
结果:治愈78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6%。

二、外用方
1.紫艾煎剂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1991,5:26)。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组成:紫草30g,艾叶10g,黄柏30g,黄连15g,白及30g,当归15g,木香10g。
用法:上药水煎200ml,直肠滴入,每晚睡前1次,20天为1疗程。
验案:溃疡性结肠炎。
《北京中医杂志》(1991,5:26):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84例,男82例,女102例。另设对照西药组40例, 予SASP(柳氮磺吡啶)1.5g,每日4次口服;强的松30mg,晨1次口服;灭滴灵0.2g,每日3次口服。20天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
结果:
中药组治愈率为51%,缓解率为40%,部分缓解率为9%,总有效率为99.5%;
较西药对照组的5%、17%、53%和总有效率75%相比,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二黄白及汤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87,10:29)。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组成:黄连,黄柏,白及,生地榆,五味子。
用法:用药剂量根据病情而定。将上药浓煎至150ml备用,每日50ml,温度保持在37~38℃为宜。灌肠时,病人取肘膝卧位,将18号导尿管涂上凡士林油,插入肛门约30厘米,给药后,让病人平卧3~4小时。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