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2022/3/12 21:25:44 木木说药方

    

     阴黄,多指黄疸之属寒湿者。

     临床常见身目黄色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少,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等。

     《景岳全书》:“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重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

    

     其成因多为外感寒湿,日久不解,困阻脾胃;

     或素体脾阳不足,外感湿邪,湿从寒化,困遏中土;

     或阳黄治疗不当,过用苦寒,使脾阳渐衰,湿从寒化。寒湿凝滞,瘀阻血脉,胆汁不能循常道而行,泛溢于肌肤则成阴黄。

     治宜调理脾胃,温化寒湿。

    

     目录

     一、心腹寒痛用方

     二、自汗用方

     三、四肢及遍身冷用方

     四、重舌用方

     五、其他症状用方

     一、心腹寒痛用方

     1.大建中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功用:

     1.《医方论》:补心脾,祛寒气。

     2.《中医方剂学讲义》:温中补虛,降逆止痛。

     主治:

     1.《金匮要略》: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2.《备急千金要方》: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

     3.《金匮要略心典》: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腹中虫物乘之而动。

     4.《医部全录》:阴黄。

     组成: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用法: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宜忌:《医方发挥》:实热内结,湿热积滞,阴虚血热等腹痛忌用。

    

     2.茵陈理中汤

     来源:《伤寒广要》卷八引《阴证略例》。

     主治:阴寒发黄,腹痛自利者。

     组成:理中汤加茵陈一钱。

    

     3.茵陈理中汤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主治:阴寒发黄,腹痛自利者及内伤寒发黄。

     组成:茵陈,白术,人参,干姜。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加减:

     小便不利,加五苓散合而用之;

     脉沉,寒甚冷者,必加附子半个;

     内伤生冷之物发黄,去人参,加枳实、青皮、草果、木香、砂仁。

     4.茵陈茱萸汤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主治:阴黄,腹痛或脉伏不出。

     组成:吴茱萸,当归,附子,木通,干姜,茵陈,人参。

     用法:加灯心,水煎服。

    

     二、自汗用方

     1.茵陈姜附汤

     来源:《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引《类证活人书》。

     别名:茵陈附子汤(《玉机微义》卷四十五)。

     主治:阴黄,冷汗不止。

     组成:茵陈,附子(炮),干姜(炮)各一钱。

    

     2.茵陈附子汤

     来源:《伤寒微旨论》卷下。

     主治:病人服茵陈四逆汤身冷汗出不止。

     组成:附子二个(破八片),干姜,茵陈蒿各一两半。

     用法:上为末。水二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放温,分作二服。

    

     3.茵陈四逆汤

     来源:《伤寒微旨论》卷下。

     别名:

     加味姜附汤(《寿世保远》卷三)、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

     主治:

     1.《伤寒微旨论》:阴黄。病人脉沉细迟,肢体逆冷,上自汗出。

     2.《卫生宝鉴·补遗》:阴黄。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冷,心下硬,按之痛,身体重,背恶寒,目不欲开,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脉紧细而发黄。

     组成:甘草,茵陈蒿各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个(破八片)。

     用法:上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放温,作四服。

     方论:《医方考》:此阴证发黄也。阴寒盛于下,则戴阳于上,故上体见阳证,下体见阴证;阴盛于下,故见阴脉之沉迟,兼阴证之四逆;阳戴于上,故见阳证之发黄,上体之自汗也。茵陈,治黄之要药,故无分寒热而用之;附子、干姜、炙甘草,回阳之要品也,故有阴寒即用之。然必冷服者,恐姜、附发于上焦阳盛之区,而下部阴寒之分反不及也。

     验案:胆道感染。《陕西中医》(1998、7:301):用本方加减:茵陈、白花蛇舌草、郁金、柴胡、枳实、白芍、黄芩、茯苓、半夏、延胡索、大黄、陈皮、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并随症加减。治疗胆道感染277例。

     结果:临床痊愈157例,好转79例,总有效率85%。其中胆结石及胆总管结石231例,1周内排石者131例,2周以后排石者72例,排石率达87.9%。

    

     4.术附汤

     来源:《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功用:

     1.《症因脉治》:温经散湿。

     2.《医宗金鉴》:除湿兼温里。

     主治:

     1.《症因脉治》;寒湿腹胀。

     2.《张氏医通》:寒湿体痛,自汗身寒。

     3.《伤寒大白》:阴症发黄,里有寒湿。

     组成:白术二两(锉如麦豆),附子一枚(以半两为率,炮裂,去皮脐,锉如麦豆粒)。

     用法:上如法事治了,一处于杵臼中,良时治之,勿令作末。每用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及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三次,不拘时候。凡言日进三服者,如疾势稍重,当促其数,服尽而未知,并当再作本汤剂。

    

     5.茵陈附子干姜汤

     来源:《卫生宝鉴》卷二十三。

     别名:

     附子茵陈汤(《证治宝鉴》卷十二)、茵陈附子汤(《杏苑生春》卷五)。

     主治:

     1.《卫生宝鉴》:因凉药过剂,变为阴证、身目俱黄,四肢皮肤冷,心下痞硬、眼涩不欲开,自利蜷卧。

     2.《医学纲目》:身目俱黄,肢体沉重、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痞硬,按之则痛,眼涩不欲开,目睛不了了,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脉紧细,按之空虚,寒湿相合之阴症发黄。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三钱,干姜(炮)二钱,茵陈一钱二分,白术四分,草豆蔻(面裹煨)一钱,白茯苓(去皮)三分,枳实(麸炒),半夏(汤泡七次),泽泻各半钱,陈皮三分(去白)。

     用法:上锉。为一服,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凉服,不拘时候。

     方论: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干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故以为主;半夏、草蔻辛热,白术、陈皮苦甘温,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积实苦微寒泄其痞满,茵陈苦微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祛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故为佐、使也。

    

     6.大黄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主治:阴黄,表和里实,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

     组成: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黄柏一两(锉),栀子仁一两,川朴消二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木通一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为度。

    

     三、四肢及遍身冷用方

     1.知母丸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广济方》。

     功用:《幼幼新书》引《婴孺方》:除热消饮,治寒热,和胃气,利小便。

     主治:

     1.《外台秘要》引《广济》:瘦病,及久阴黄等。

     2.《幼幼新书》引《婴儒方》:少小、大人胁下有疾,心下癖癥,头中苦痛,微眩面黄,小便赤色,往来寒热,手足厥冷,不能饮食,夏秋转甚,令人淋沥;或苦手足烦躁,或疟病之后,余疹不除,朝瘥夕增,乍寒乍热,心胸下有疹结,及连疟后疾不止;或是温疫,或欲作疟,头项苦强,或胸膈间痰热癖饮;小儿痞疹,胁下癥坚;及伤寒后七八日结热,痰积不除,久则寒热头痛,逆害食饮,胃中烦躁,夜卧苦烦,朝愈夕甚,有如温疟,此是热结不去,胸膈间痰热留饮,面黄,小儿壮热,诸癖。

     组成:知母,常山各三两,甘草(炙),大黄,麻黄(去节),黄芩,杏仁各二两(去尖皮、熬),蜀漆(洗),牡蛎各一两(熬)。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下。服后心闷即吐,是此病出候、不唾更渐加二丸。

     宜忌:忌猪肉及葱、酒、面、海藻、菘菜、生菜等。

    

     2.小茵陈汤

     来源:《伤寒微旨论》卷下。

     主治:阴黄证,脉沉细迟,四肢及遍身冷。

     组成:附子一个(破作八片),甘草一两,茵陈蒿二两。

     用法:上为细末。水二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放温,分作三服。

    

     3.茵陈茯苓汤

     来源:《伤寒微旨论》卷下。

     主治:阴黄。病人五六日,脉沉细微,身温四肢冷,小便不利,烦躁而渴。

     组成:茯苓,桂枝各一两,猪苓三分,滑石一两半,茵陈蒿二两。

     用法:上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放温,分作四服。

     加减:如脉未出,加当归半两。

     方论:《医方考》:实热在内,其热不得泄越,故发黄;小便涩者,热之所注也;烦躁者,热犯上焦,清阳之分也;渴者,邪热蒸灼,不能生津润喉也。是方也,茵陈主黄疽,佐以茯苓、猪苓则利水,佐以滑石则和热,佐以桂枝则同气相求,直达热邪之巢穴。内热既去,则津液自生,气自化,小便自利,烦渴自除,身黄自愈。

    

     4.茵陈附子汤

     来源:《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引《类证活人书》。

     主治:阴黄,遍身冷。

     组成:茵陈,附子(炮),甘草(炙)各一钱。

    

     5.茵陈吴茱萸汤

     来源:《古今医统大全》卷十四下。

     主治:阴黄,四肢厥冷。

     组成:茵陈汤加吴茱萸。

     用法:水煎服。

    

     6.茵陈术附汤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别名:茵陈姜附汤(《笔花医镜》卷一)。

     主治:阴黄。身冷,脉沉细,小便自利。

     组成:茵陈一钱,白术二钱,附子五分,干姜五分,甘草(炙)一钱,肉桂三分(去皮)。

     用法:水煎服。

    

     7.茵陈术附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三。

     主治:阴黄。面目发黄,身冷不渴,小便微黄而利。

     组成:茵陈三钱,白术二钱,附子一钱,茯苓二钱,当归二钱,广皮一钱,半夏一钱,砂仁一钱,苡仁八钱,姜皮八分。

    

     四、重舌用方

     1.石膏煎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主治:心脾积热,生重舌,及时行阴黄,丹石发动,一切热毒。

     组成:石膏,凝水石,滑石(并碎)各一斤,郁金(研),犀角(镑屑)各一两,黄芩(去黑心)五两,山栀子(去皮)二两,升麻三两,黄连(去须)三两,芒消(研)各一斤,马牙消(研)半两。

     用法:先以石膏、凝水石、滑石等,用水三斗,入金十两,无金入银十两亦得,先煎金石药汁至一斗五升澄清,次入犀角、郁金草药等,再煎至七升,去滓再煎;先下芒消,煎三二沸,次下马牙消,搅令化,不住手搅,良久,用一新瓦盆盛,一两日凝结。每服一钱匕,用蜜水调下。

    

     2.朴麝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主治:重舌,及天行阴黄,丹石发动,一切热毒。

     组成:朴消(研)五两,麝香(研)一分,甘草(炙)一分,淡竹叶一握,黄芩(去黑)半两,芦根(锉)一两,山栀子(去皮)一两。

     用法:上七味,锉五味如麻豆大,入研者二味,以新汲水三升,将药入铛中煎约半升,去滓澄清,取瓷瓶一个,倾药汁在内,以物盖定瓶口,用盐泥固济,慢火煅一复时,去火放冷却,将瓶安在水中,无令水至瓶口,浸经一宿,至明日打破瓶子,取药如金色,研为细散。每服半钱匕,冷水调服,绵裹咽津亦得。

    

     五、其他症状用方

     1.茵陈散

     来源:《外台秘要》卷四引《广济方》。

     主治:阴黄,身面眼俱黄,小便如豉汁色。

     组成:茵陈四两,白鲜皮三分,栝楼四分,黄芩三分,栀子四分,芍药三分,青木香三分,柴胡三分,枳实三分(炙),黄连三分,紫雪八分,土豆根三分,大青三分,大黄十分。

     方中紫雪,《太平圣惠方》作芒消。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匕,平旦空腹煮茅根饮待冷送下。一服少间,当一二行微利,利后煮稀葱豉粥食之,利多以意渐减,常取微泄,利通一二行为度,愈止。

     宜忌:忌猪肉、冷水、鱼、蒜、粘腻及诸热食。

    

     2.小半夏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别名:半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主治:阴黄,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而不利,腹满而喘者,必哕。

     组成: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人参二两(去芦头),葛根二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赤小豆散

     来源: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

     主治:阴黄。

     组成:赤小豆二七粒,丁香二七粒,麝香一钱(细研),瓜蒂二七枚,青布灰三钱。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以温水调下,一日四五次。若取少许吹鼻中,即出黄水,为效。

    

     4.茵陈茱萸汤

     来源:《伤寒微旨论》卷下。

     别名:茵陈吴茱萸汤(《证治准绳·伤寒》卷四)。

     主治:阴黄,服茵陈附子汤证未退及脉伏者。

     组成:吴茱萸,木通各一两,干姜,茵陈各一两半,当归三分,附子二个(作八片)。

     用法:上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放温,分作四服。

    

     5.龙胆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主治:阴黄。

     组成:龙胆,秦艽(去苗土)各一两半,升麻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浸药一宿,平旦煎至八分,加黄牛乳五合,再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一日二次。取利为度。

    

     6.桑螵蛸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主治:阴黄。病人色青,次却色赤,或经下后,头发自落,吃食渐少,吐逆心烦,睡则梦与鬼交,气力虚乏,或食物难消。

     组成:桑螵蛸(锉,炒),白术,黄耆(锉),赤茯苓(去黑皮),人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宜灸脐下百壮。得力者肉色渐变,如是小便赤涩,鼻中煤生,齿焦眼黑,不堪医也。若无此候,宜服本方。

    

     7.麻黄栀子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主治: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

     组成: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七枚,甘草(炙)三分。

     用法:上各锉细。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分二次温服。服药前宜先烙上脘穴,更灸二十壮,次烙气海、下廉、内乳等穴,不愈,灸气海、天窗百壮。

    

     8.理中加茵陈汤

     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

     主治:伤冷中寒,脉弱气虚,变为阴黄。

     组成:人参,白术,甘草,干姜,茵陈各二钱。

     用法: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服。

     验案:黄疸。《南雅堂医案》:一身面目俱黄,暗如熏黄,已食如饥,倦怠嗜卧,短气,小便色黄,自利,乃脾胃湿热内郁,膀胱之气不化、渐成黄疸,证属虚候,以炒白术三钱,人参一钱,干姜八分,炙甘草八分,绵茵陈二钱,自祯苓三钱治之。

    

     9.茵陈胃苓汤

     来源:《感证辑要》卷四。

     主治:阴黄。黄而晦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组成:杜苍术一钱,真川朴一钱,炒广皮一钱半,浙苓三钱,生晒术一钱半,川桂枝五分,建泽泻一钱半,猪苓一钱半,炙甘草五分。

     用法:先用西茵陈八钱煎汤代水。

    

     10.培肾元煎

     来源:《杂症会心录》卷下。

     功用:《证因方论集要》:大补肾元。

     主治:阴黄。

     组成:熟地二钱,当归二钱,山药一钱,枸杞一钱,附子一钱,白术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炮姜八分,黄耆一钱五分,人参一钱。

     用法:水煎服。

     方论:《证因方论集要》:参、苓、术、草能补五脏之气;熟地、归、杞分补肾经精血;黄耆、山药双补脾脏阴阳;肾中真阳大亏,姜、附可以回阳壮火。

    

     11.绛矾丸

     来源:《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别名:黄病绛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主治:

     1.《重订广温热论》: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2.《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湿热黄胖,脱力劳伤,腹胀肠红,食积痞块,腿足浮肿,小便不利。

     组成:皂矾五钱(面裹烧红),杜苍术五钱,真川朴八钱,广皮六钱,炒焦甘草三钱。

     用法: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一两为衣。每服一钱半或二钱,淡姜汤送下,每日两次。

     宜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南昌方):忌食茶面,孕妇忌服。

    

     12.除疸丸

     来源:《感证辑要》卷四。

     主治: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组成:倭硫黄三两,净青矾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姜半夏粉一两为衣。每服一钱,或一钱半。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