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泄泻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4/17 16:10:27 木木说药方

妊娠泄泻,是指以妊娠期间出现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变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情。
《妇人大全良方》:“凡妊娠泄泻,冷热不同。
水泻青白或黄白,或水谷不化,腹痛肠鸣,其脉弱而紧,此内伤冷也,谓之洞泄寒中。
若泄注如水,深黄色及有完谷,小便赤,腹胁胀满,烦躁喜饮,时时呕逆;
或下利清水,或小便不利,得热则极,脉虚大而数。
由乘虚热入于胃,凑渗下焦,津液不分,并于大肠,谓之协热痢。”

本病成因,
多为孕妇脾肾素虚,或外感风寒暑湿之邪,内伤饮食生冷;
或肾阳不足,不能温熙脾土,脾失健运;
或木横侮土,肝气乘脾而致腹痛泄泻。
伤于风寒者,临床伴见泄泻如水样,兼肠鸣腹痛,治宜散寒化浊;
伤暑湿者,临床伴见腹痛泻下粘滞不爽,烦渴不喜饮,小便赤涩,治宜清热利湿;
停食不化者,临床伴见泻下秽臭,腹痛肠鸣,吞酸胀饱,治宜消食导滞,佐以健脾助运;
脾肾阳虚者,临床伴见饮食少思,五更作泻,畏寒肢凉,治宜温补脾肾之阳;
肝气乘脾者,临床伴见胸胁痞闷,纳谷不馨,治宜抑肝扶脾。

目录
一、孕妇吐泻垂脱用方
二、妊娠泻久不止用方
三、妇人胎前血泻用方
四、妊娠饮食停滞,或吐或下用方
五、妊娠脾虚内伤泄泻用方
六、妊娠洞泄寒中用方
七、妊娠泄泻,内热烦渴用方
八、妊娠泄泻其他症状用方
一、孕妇吐泻垂脱用方
1.调胃升阳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孕妇吐泻垂脱,脉未脱者。
组成:大熟地五钱(炒松),粉葛根一两半,白芍药一两半,紫厚朴一钱半,冬白术一钱半(炒焦),广木香一钱,白云苓三钱,广藿香三钱。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方论:妊娠暑伏三焦,伤寒邪而吐泻并作,手足厥冷,势已垂危,胎孕难安矣。熟地补血以滋冲任,炒松兼去阴中之湿;白术健脾以护胎元,炒焦兼去肠胃之湿;葛根升阳以解阳明之邪;白芍敛阴以和厥阴之血;木香调气醒脾胃;厚朴散满通阳气,茯苓渗湿和脾;藿香快胃祛暑。水煎温服,俾寒暑并解,则脾胃调和而阳气通行,肢体无不温,吐泻无不止,何胎孕有不寒之患哉。

二、妊娠泻久不止用方
1.人参白术散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主治:妊娠泄泻者,由胃有宿冷,饮食不节;或下焦虚寒,命门火衰;或冷食停饮留滞肠胃;或脾土虚弱,不能运化,加以寒、风、暑、湿乘之,使水道不通,米谷不运,清气在下,浊气在上,肠鸣腹痛,泄泻不止。久则面黄,肌肉消瘦,食少,胎气不安。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苍术,陈皮,甘草,砂仁,当归,木香,香薷,厚朴。
加减:或加肉果,佐木香以理气而温三焦。
方论:是方四君补土以固本;陈、朴、香、砂行气温中;二术渗湿壮土;猪、泽、香薷行水止泻;少加当归之润以养血,不致太燥耳。土为万物之母,脏病则腑亦病,未有泻而胃仍旺者。况妊娠之胎,全赖血养。血者,水谷之精也。脾土受伤,不能生血养胎,必有腰酸腹痛,胎气急坠之患。初起一二剂,朴、陈、砂、藿或可为温中消食之助,至于猪、泽、香薷行水太过,则肾气走泄,胎元受伤矣。当用参、术大剂,助脾扶胃,则胎自安。

2.人参白术散
来源:《万氏女科》卷二。
主治:妊娠久泻大渴。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炙草各一钱,藿香五分,木香,干姜二钱五分。
用法:作大剂,水煎,频频与之,以代汤水。
3.三物胶艾汤
来源: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名见《张氏医通》卷十四。
主治:
1.《备急千金要方》:妊娠注下不止。
2.《张氏医通》:妊娠血痢。
组成:阿胶,艾叶,酸石榴皮各二两。
用法:上锉。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内胶令烊,分三服。
方论:《医略六书》:胎热内迫,阴血暗伤,故腹痛胎动,下利不止焉。阿胶益三阴之血以安胎,艾灰理下元之气以止血,石榴涩肠止痢,而胎自安也。

4.加减八珍汤
来源:《广嗣纪要》卷十二。
主治:妊娠泻久不止。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炙草,当归,生地,白芍,阿胶各等分。
用法:水二钟,煎一钟,入阿胶,煎八分,食前服。如不止,兼服三物桃花九。

5.苓术饮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主治:妊娠泄泻不止,久则伤胎。
组成:白术,白茯苓,香附各六分,黄连(酒炒),泽泻,陈皮各一钱,五味子,砂仁(炒),人参,山药各八分。
用法:加黑枣二个,水煎,空心服。

6.三物桃花丸
来源:《广嗣纪要》卷十二。
主治:妊娠泻久不止。
组成:赤石脂,白龙骨各等分,干姜(炒焦)减半。
用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米饮送下。
方论:本方为妊娠伤于瓜果生冷,或贪凉受寒而泻,用安胎和气饮和加减八珍汤后之兼服方。

7.烧枣丸
来源:《回生集》卷上。
主治:泄泻不止,虽至面黑气息奄奄者。
组成:沉香,木香,公丁香,胡椒,官桂,干姜,砂仁,赤小豆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煮红枣肉为丸,仍以枣肉包之,再以面裹煨熟,米汤送下。

8.如神丸
来源:《产科发蒙》卷二。
主治:妊娠赤白痢疾及泄泻不止。
组成:阿片一钱,黄柏,黄连,木香,面粉各五分,沉香,乳香各三分。
用法:上为细末,打米糊为丸,每丸重一分,辰砂为衣。

三、妇人胎前血泻用方
1.白术调中汤
来源:《良朋汇集》卷四。
主治:
1.《良朋汇集》:妇人胎前血泻。
2.《妇科胎前产后良方注评》:妊娠朗大便稀溏,腹痛肠鸣,或兼烦渴,少食,胸脘痞闷。
组成:白术,人参,黄连,厚朴各八分,白芍山药,陈皮,泽泻,山楂,茯苓各一钱,甘草三分,砂仁六分。
用法: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四、妊娠饮食停滞,或吐或下用方
1.第三和剂汤
来源:《产论》。
主治:妊娠饮食停滞,或吐或下。
组成:白术,黄耆各一钱,干姜五分,芍药一钱,桂枝一钱,半夏一钱,甘草一分,茯苓五分。
用法:上以水二合半,煮取一合半,去滓温服。

五、妊娠脾虚内伤泄泻用方
1.加味六君子汤
来源:《增订胎产心法》卷二。
主治:妊娠脾虚内伤泄泻。
组成:人参随宜,白术一钱或一钱五分(土炒),茯苓一钱,陈皮八分,制半夏一钱,炙草五分。
用法:生姜为引,水煎服。
加减:
米食所伤,加谷芽;
面食所伤,加麦芽;
肉食所伤,加山楂;
如肝木侮土,兼食热作呕,加柴胡、生姜;
若兼呕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加姜、桂;
若泄泻黄色,加木香、煨肉果;
若作呕不食,腹痛恶寒,乃脾土虚寒,加术、香、姜、桂;
命门火衰,加益智仁。

2.肉果饮
来源:《赤水玄珠全集》卷八。
主治:妊娠脏气本虚,脾胃衰弱,脏腑虚滑,脐腹疼痛,日夜无度。
组成:厚朴(姜制)二两,肉豆蔻一枚(面裹煨)。
用法:上锉。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3.安胎神应丸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别名:加味神应丸。
功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大补脾胃。
主治:妊娠每日五更之时必起泄一、二次者,命门火衰不能运化水谷所致。
组成:补骨脂(盐水炒)二两,肉果(面裹,煨)七钱,山茱萸三两(去核),扁豆(炒,去壳)二两,大熟地(砂仁酒煮)四两,当归(酒洗)三两,白术(土炒)四两,木香五钱,山药(炒)三两,杜仲(盐水炒)三两,生姜四两(切片),大枣八十枚(去皮核,同姜片煮一昼夜,去姜),神曲(炒)四两。
用法:神曲磨筛极细,同蜜炼,入前药,并枣肉为丸。每服七十丸,白天二次,夜间一次,米饮或酒送下。
方论:是方骨脂、肉果补命门之火为君;
归、地、甘苦温以养血,术、药苦温平涩以健脾为臣;
茱、仲酸盐以固肾,木香辛温以运气、扁豆甘淡以利水,姜、枣一辛一甘以和荣卫佐戊已以成功;
神曲糊丸消谷运脾以为使。
则火旺而上强、饮食进而血长胎安而泄止矣。

六、妊娠洞泄寒中用方
1.厚朴丸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
主治:妊娠洞泄寒中。
组成:干姜,厚朴(去粗皮,细锉)各等分。
用法:上药先杵令烂,水拌,同炒令干,再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2.加味三自散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二。
主治:妊娠泄泻不渴,小便清白者。
组成:白术(蜜炙),茯苓各三钱,白芍二钱,厚朴(姜制),苍术(米泔浸,炒),砂仁(炒去壳)各一钱,甘草五分。
用法: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3.诃术散
来源:方出《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名见《医部全录》卷三八七。
主治:妊娠泄泻,两胁虚鸣,脐下冷痛,食瓜果生冷等物及当风取凉所致。
组成:诃子皮(煨),白术各一钱,陈皮,良姜(炒),木香,白芍药(酒炒),炙甘草各半钱,肉豆蔻(面裹,煨)半钱。
用法:上细切。加生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3.草果散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
别名:草果饮(《保命集》卷下)。
主治:妊娠脏气本虚,宿夹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痛,日夜无度。
组成: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二两,肉豆蔻一个(面煨),草豆蔻一个(煨)。
用法: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七、妊娠泄泻,内热烦渴用方
1.加味黄芩汤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二。
主治:妊娠泄泻,内热烦渴,小便赤涩者。
组成:黄芩二钱,白芍一钱,甘草五分,白术(蜜炙)三钱,茯苓一钱二分,通草八分。
用法:水煎服。
加减:如腹痛,加砂仁、黄连(姜汁炒)各一钱。

八、妊娠泄泻其他症状用方
1.回生散
来源:《是斋百一选方》卷六。
主治:
1.《是斋百一选方》:霍乱吐泻,但存一点胃气。
2.《医略六书》:孕妇呕泻脉虚者。
组成: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各等分。
用法: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方论:《医略六书》:妊娠脾气不调,感冒暑邪,而胃气不化,故呕噁泄泻,胎孕不安焉。藿香快胃气以祛暑,陈皮调脾气以和中,为散水煎,使暑邪解散,则气化调和,而呕噁无不止,泄泻无不除,何胎孕之不安哉?

2.平安散
来源:《盘珠集》卷下。
主治:妊娠泄泻。气急筋挛骨节痛。
组成:熟地,甘草(炙),陈皮,砂仁,木香,川芎,生姜,煨盐。

3.术苓散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主治:胎前产后泄泻。
组成:木香,厚朴,甘草,川连,苍术,陈皮。

4.加味理中汤
来源:《证治准绳·女科》卷四。
主治:妊娠泄泻。
组成:人参,白术,白芍药,白茯苓,干姜,黄连,藿香叶,木香,诃子肉,肉果,甘草各一钱。
用法:水二钟,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一钟,饥时服。

5.加味四君子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四。
主治:妊妇泄泻。
组成:人参(少者,用山药四钱炒黄代之),白术二钱,茯苓钱半,炙草一钱,白芍一钱。
加减:
如脉实而热者,必烦躁、舌黄,加黄芩一钱;
如脉虚尿清,或腹痛喜按,谷食不甚化者,加炒干姜五七分,乌梅一个,或加肉豆蔻一钱;
如小便短少,口渴,属湿热者,加萆薢四钱、煨广香三分。
至于扁豆、藿香、诃子之类,俱可加用。

6.升阳除湿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孕妇泄泻,脉浮缓者。
组成:羌活一钱半,葛根一钱半,防风一钱半,藁本一钱半,柴胡一钱半,白芷一钱半,苍术一钱半(炒黑),甘草一钱半,葱白三枚。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方论:妊娠风干胃府,湿渍脾元,而大肠失传送之职,故肠鸣泄泻,胎孕因之不安焉。羌活散太阳之邪,而膀胱得操蓄泄之权;葛根散阳明之邪,而脾胃自雄健运之职;防风疏风于表、生用更能胜湿;苍术燥湿于里,炒黑不损胎元;藁本外透颠顶以疏风,白芷内达阳明以散湿;柴升少阳清气,则腠理可密;甘草缓阳明胃气、则中气自调;葱白通一身之阳以安胎气于泄泻之余也。水煎温服,使风邪外散,则湿气在内亦解,而肠鸣泄泻无不止,胎孕不安无不宁矣。

7.第四和剂汤
来源:《产论》。
主治:妊妇大便下利。
组成:附子,白术,黄耆,芍药各一钱,桂枝,干姜,茯苓,半夏各五分,甘草一分。
用法:上以水二合半,煮取一合半服。

8.甘连汤
来源:《宁坤秘籍》卷上。
主治:胎前泻痢。
组成:甘草五钱,川连一钱(炒),干姜一钱。
用法:水煎,温服。

9.青阳丸
来源:《产论》。
主治:妊娠大便下利。
组成:黄柏六两(熬二两,烧二两,生二两)。
用法:面糊为丸。每服一钱匕,一昼夜数服。以大便利黑为度。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