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吐血 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
2022/4/23 17:52:40 木木说药方

妊娠吐血,是妇人怀孕期间,出现以口吐鲜血,或夹有血块,或挟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见于《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诸候上》:“妊娠吐血候:吐血,皆由腑脏伤所为。忧思惊怒,皆伤脏腑,气逆,故吐血。吐血而心闷胸满,未欲止,心闷甚者死。妊娠病之,多堕胎也。”
本病成因多为孕妇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热伤胃络,气逆于上,血随气溢而发。
治宜清胃热、凉血止血。

目录
一、吐血不止用方
二、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用方
三、妊娠心虚挟热致妊娠吐衄用方
四、妊娠吐衄清肺用方
五、妊娠肝经怒火而致吐衄用方
六、妊娠吐衄其他症状用方

一、吐血不止用方
1.必胜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四四。
主治:妊娠吐血、衄血。亦治吐血不止。
组成:马勃。
用法:以生布擦为末。浓米饮调下。
2.生地制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孕妇吐血、衄血,脉软数者。
组成:生地三两,熟地三两,黄耆三两(蜜炙),麦冬三两(去心),白芍二两(炒),条芩两半,地骨皮二两,甘草五钱,枸杞三两。
用法:上为散。水煎六钱,去滓温服。
方论:妊娠血气两亏,挟热而络脉暗伤,营行失度,故吐血、衄血不止焉。生地滋阴壮水以凉血,黄耆补气生血以摄血,熟地补阴滋血,麦冬润肺清心,条芩清热安胎,白芍敛阴止血,地骨皮清肌退浮热,枸杞子补肾填精血,甘草缓中以泻火热也。水煎温服,使血气内充,则虚火自退,而经府肃清,何有吐血、衄血之患,胎孕无不自安矣。

二、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用方
1.六味地黄丸
来源:《证治准绳·女科》卷四。
别名:加味地黄丸(《济阴纲目》卷六)。
主治:
1.《证治准绳·女科》: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光景;纵使受之,亦不全美。
2.《竹林女科》: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

三、妊娠心虚挟热致妊娠吐衄用方
1.补心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妊娠心虚挟热,伤犯心包,心神烦热而咯出血星,脉虚微洪者。
组成:枣仁三钱,生地五钱,黄连一钱半,丹参一钱半,白芍一钱半,元参一钱半。
用法:水煎,冲藕汁一杯温服。
方论:生地壮肾水之不足;黄连降心火之有余;白芍敛阴收血以止血;枣仁养心宁神以安神,生新去宿;元参退热存阴。水煎以滋肾水,藕汁以清血络,使水升火降,则心肾交而坎离济。
四、妊娠吐衄清肺用方
1.黄芩清肺饮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二。
别名:黄芩清肺汤(《竹林女科》卷二)。
主治:妊娠吐衄。
组成:人参,天冬(去心),黄芩,地骨皮,陈皮,茯苓各八分,知母(酒炒),山栀仁(炒)各一钱,五味子二十粒,甘草(炙)五分,桑白皮(炒),当归身各一钱半。
用法:加姜三片,水煎服。

五、妊娠肝经怒火而致吐衄用方
1.加味柴胡汤
来源:《叶氏女科证治》卷二。
主治:妊娠肝经怒火而致吐血、衄血者。
组成:柴胡,人参各二钱,黄芩,山栀仁(炒),生地黄,半夏(姜制)各一钱,甘草五分。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2.龙腾饮
来源:《产论》卷一。
主治:妊娠盛怒而气暴逆,吐血衄血,或突然胸痛者。
组成:芎藭,黄芩,黄连各一钱,大黄五分。
用法:上以麻沸汤一合渍之,须臾绞去滓,顿服。

3.加减定血黑逍遥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孕妇吐血唾血,脉弦虚数者。
组成:生地八两(捣汁),柴胡五两(鳖血炒),白芍一两半(炒),当归三两,白术一两半,山栀二两(炒),茯神一两半(去木),丹皮一两半,麦冬三两(去心)。
用法:上为散。水煎五钱,去滓,冲地黄汁服。
方论:妊娠郁怒伤肝,肝血虚而肝火旺,以致虚阳上逆,营血妄行,故吐血呕血,潮热不止。生地滋阴壮水,以凉血室,捣汁力能散血生血;柴胡解郁升阳以疏肝胆,鳖血炒以引入血分;白芍敛阴收血溢;当归养血归经脉;白术健脾生血;茯神定志安神;山栀清三焦之火以定血;丹皮平相火之逆以止血;麦冬清心润肺以滋水之上源也。为散水煎,使肝血内充,则肝火自降,而郁解怒伸,血无妄行之患。

六、妊娠吐衄其他症状用方
1.养中饮
来源:《产科发蒙》。
主治:妊娠吐血。若因内伤气上逆者,其始胸背疼痛,或咳嗽连声不止。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白扁豆,当归,阿胶,艾叶。
用法:上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滓温服。

2.上清丸
来源:《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主治:妇人胎前嗽血。
组成:乌梅肉二两,薄荷四两。
用法:上为末,用黑砂糖炒熟为丸,再以白砂糖掺上。
3.三圣散
来源:《产科发蒙》卷一。
功用:止血。
主治:妊娠吐血。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木说药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